从现有的证据来看,我认为胡鑫宇自杀基本可以逻辑自洽。唯一有疑点的一百多天找不到尸体的确有问题,但问题没有很玄乎。对中国人和中国的部门对待问题的惯例完全可以理解,总结一下就是人们爱闹事,部门怕担责。
我个人觉得在搜寻的时候,尸体其实就已经找到了,但是找到尸体的消息被瞒了下来。
为什么?按照家长和网友的尿性,如果你立马把消息公布出去,他们肯定会闹学校为什么管理不严没看好孩子,为什么给孩子那么大压力(参考那么多起学生自杀的新闻,家长100%是会闹的),肯定会责怪警方为什么破案不力,为什么人死了才找到等等,这样子事情就会变得很麻烦很下不来台了。
所以警方会选择在找到尸体之后将消息瞒下来。凭借公信力,警方完全不担心会有人再去搜寻。然后各方开始搅混水,这不一定是部门亲自发动的,但媒体人是完全是可以被诱导的。案件被渲染成扑朔迷离的悬案,矛头就被转移到那个根本不存在却穷凶极恶手眼通天乃至忌谈名讳的“罪犯”头上,这样警方和校方的责任就被冲淡,变得合情合理了。说句不好听的话,包括品葱的各位和任何对此有阴谋论的人可能都中了套。另外,搅混水还给大家营造了一个很糟糕的心理预期,然后警方在适时将真相宣布,既营造了“突破万难终于破案”的好形象,又利用了中国人特有的拆屋效应,让人们觉得结局似可接受,也没有太糟糕。于是警方和校方通过这一百多天的操作,其实就是什么都不做任由舆论发酵,就能将一件本来怎么做都不可能讨好的案子完美地转了型。然后就是惯例的自罚三杯,校方承诺严格管理学生,警方破案立了功,社会反思学生心理健康,再也没有人去在意谁应该担责了,不信就去看看国内现在的舆论方向是不是这样。然后校方再给家长一点人道关怀,皆大欢喜。
胡鑫宇本来只是想不给人带来麻烦而选了一个安静的地方离开这个世界,但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即使这样他的死仍然会给某些人或部门造成麻烦,而各部门又是怎样因为他的死而展开了一场自保的狂欢。如果从一开始就不存在有人闹事的担忧,这些繁文缛节本来都是可以省略的,结果也还是那个结果。本来就是一件稀松平常见怪不怪的学生不堪重负自杀的事件,只要看过衡水中学防止学生跳楼装的铁栏杆就明白这种事在中国有多么不稀奇。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