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波动速读」广告。(网路)
节录自BBC
中国教育:「量子波动速读」 折射出父母望子成龙的焦虑
王哲珺
一目十行,过目成诵是莘莘学子都想拥有的本领。「量子波动速读」近期在中国网络走红,相关培训机构宣称能让学生十分钟内閲读完十万字,并凖确複述80%以上内容,如此「神功」让不少中国家长和学生趋之若鹜。事件引起社会热议。许多网友质疑该课程是伪科学骗局,随后有地方教育监管机构明文喊停该类培训,并展开调查。
事件源于一段号称为北京某量子波动速读比赛的网络视频,当中一排排学生快速翻閲手中的书本如同扑克牌洗牌,旁边还有老师现场监督。据称,这就是量子波动速读法,只需高速翻书,就能「直接以心灵感应的方式高速获取信息」。有培训机构老师在视频採访中,解释课程原理为「物理学的量子纠缠和光的波粒二像性」,结果忍不住自己都笑了。
据中国多家媒体调查,北京、深圳、广州、杭州等地都有类似机构,此类培训价格不菲,一期课程动辄几万元人民币。据「封面新闻」採访成都某量子波动速读培训班负责人,「整个成都量子波动速读法价格在3万元至6万元之间,贵一点可达到10来万元。」
深圳市教育局本月初发文禁止中小学生参加「量子波动速读」培训,指相关宣传内容涉嫌违法,表示正在调查涉嫌违规的培训机构,并要求中小学校劝导学生家长切勿听信此类误导宣传。
BBC中文採访学生家长与教育专家,分析有违科学规律的培训宣传如何得以招摇过市。专家指出,公民科学素养较低,家长望子成龙的焦虑情绪,监管不足以及教育评价标凖单一等因素,让此类培训有可乘之机。
「量子波动速读」引发网友群嘲:「遇事不决, 量子力学」,意思是解释不清的事情就用量子力学来蒙溷过关。许多网友还调侃报名参加培训的家长都交了「智商税」。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这一类培训和之前出现过的「蒙眼识字」、「右脑开发」等课程一样,缺乏科学依据,违反基本教育常识,却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是因为「家长被『神童情结』和焦虑情绪支配,希望能找到一条捷径,快速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某一培训机构宣称可以创造奇蹟,让孩子拥有超能力,这些家长是会蠢蠢欲动的。」
(详细全文见连结)
被群嘲一种「智商税」的「量子波动速读」,为何风靡中国网路?
改良现有的教育评价体制,能够有效杜绝这类培训专班的市场吗?
你认为现在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方式?
如果要让小孩上兴趣班和补习班,你会选择哪类课程?(如果还是单身的葱友,你认为这类补习班有效吗?)
- 最新
- 最热
只看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