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共產主義及資本主義的本質差異

前言

本文由
读《共产党宣言》有感
市场经济必然导致严重贫富分化和马太效应吗?

的討論延伸,嘗試提出一種解構式的方式來分析人類社會的政治經濟運作方式,並指明共產主義及資本主義的差異,以及其所面臨的問題。

文字定義

首先,「政治」即是「兩個以上的智人,決定生存所需的資源該如何分配」的過程,「生存所需的資源」包含了原始資料、生產資料及生產過程產生的新資源。

當數以萬計的智人,建立了一種組織,這個組織的主要目的是決定集體的資源該如何分配,那就是「政權」或者「國家」。而這個組織運行的規則稱為「政治制度」。

主要論述

由於資源的初始狀態是分散的,因此資源該如何分配,可拆解為「集中」和「再分配」兩個議題。對於資本主義及共產主義的差異分析,也分為兩者討論。

在集中方面
資本主義的核心主張:資源默認是私有的,因此集中的過程需要擁有資源者同意。
共產主義的核心主張:資源默認是公有的,集中的過程不需要「形式上擁有資源者」的同意。

在再分配方面
資本主義的核心主張:由市場機制進行資源的再分配,國家管制市場使其順利運轉。
共產主義的核心主張:由國家收集了大量的資訊後作出適切的判斷,進行按需分配。

請注意這點:無論是資本主義或者共產主義,在涉及再分配時,都不討論實際上如何運作,而只討論理想上如何運作。因為無論是資本主義或者共產主義,由於個體的能力有限,集中以及再分配都需要透過科層體制(Bureaucracy)來進行。科層體制如何運作的規範,可以有議會民主制、民主集中制、封建等級制…等各種制度,但這其實與資本主義及共產主義的核心主張無關

比方說,某國的民主集中制既可以實施按需分配,也可以實施市場分配。由按需分配轉為市場分配的專有名詞叫「改革開放」。

…寫到這裡我發現要寫的實在太多很累,品蔥上這麼多有能之士,不如我列幾個子題請大家幫忙寫吧:

1、科層體制的「按權分配」傾向:
議會民主制為何形成金權政治?
民主集中制為何形成獨裁政治?
科層體制的行政權力究竟該如何監管?

2、智人所形成的社會究竟適合私有制或者公有制
智人個體的自利衝動與利他衝動是如何產生的?
完全的私有制智人社會可能存在嗎?
完全的公有制智人社會可能存在嗎?
社會制度設計如何才能具有彈性,以適應社會組成的變化?
是否應透過教育來創造適應制度的個體,以避免社會組成的變動衝擊制度?

3、中國面臨的問題
「集中」採用共產主義的公有制,「再分配」採用資本主義的市場機制,理論縫合是否可行?
國家資本主義的制度,有可能建立權力分立的政治體制嗎?
民主集中制的所面臨的獨裁問題,與共產主義或者資本主義的核心主張有關嗎?

4、人類文明的未來
如果科層體制由不具備自利衝動的人工智能執行,可以實現完美的按需分配嗎?
如果基因編程去除智人的自利衝動,文明會如何發展?
如果基因編程去除智人的利他衝動,文明會如何發展?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