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最近的几次会议

其实最近热点有很多啊,不知道为啥好像除了几次有利于习的活动之外,几个重要事件都没有人出来讨论。
先说省部级领导干部大会,其实新华社在7点发布的通稿里并没有出现两个确立,在一个小时后才更新了两个确立,可见掌握笔杆子的红利还是有的,对核心决策层以下的会议还是可以一定程度修改报告造势。
说具体内容的话,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有人说是习近平的告别演出,我是不敢做此推断。就字面来看,这就是习在北戴河前表明自己立场,换句话说,习想要在北戴河提出自己要连任。
再说政治局会议,政治局会议没有出现两个确立,不过这不算是重点,因为自4月起就已经没有两个确立了。真正的重点是比起四月的第一季度政治局会议,这次政治局会议罕见的表示要坚持改革开放,要知道改革开放近几年一直是违禁词一般的存在,即使要说也必须分开成对外开放和全面深化改革。这一段的内容也非常有新意:
“会议指出,要以改革开放为经济发展增动力。要继续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要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对平台经济实施常态化监管,集中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要积极促进出口、扩大进口,做好技术、外资引进工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国企三年行动方案最早是李克强提出并尝试发扬光大的,但是由于去年的整治资本政策,这个方案被雪藏很久,直到今天才拿出来说话。后面这段表面上看说的是常态化监管,但是强调的明显是开绿灯,说明之后会大力支持平台经济,不大可能像去年这样对平台开刀,大搞共同富裕了。
但是说习派完全失败,也并非如此,习在这次政治局会议里还是有所得的,首先,动态清零最终还是被肯定了的,只不过以前还说是长远来看经济上合算,现在只敢说是算政治账了,看来包子也只能通过威逼利诱的方式逼迫他人同意动态清零政策了。即使如此,比起5月的政治局常委会,动态清零依然从会议纪要和事实上降调了。
关于工信部部长被抓的事。其实这事包已经策划已久了,为的就是北戴河前威慑一下反包势力。早在本月中旬他没进二十大代表就知道他出事了。不过这次他依然是同志,也不是严重违纪违法,多半只是降职处理,说明肖最终还是被强大的力量保住了,这样一来包能起到的威慑作用相当有限。但是依然需要注意到,即使肖无大碍,习也确确实实阻击了一位重要人士上位,算是一次有意义的胜利。
中美两国元首谈话,这个目前各种说法都有,新华社的通稿说,“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以及双方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坦率沟通和交流。”在外交辞令中,坦率交流=谈崩了。美国这方面,拜登属于对华温和派,真正的强硬派是共和党和佩洛西等人。目前来看大概率是双方希望能保持沟通,不要走到兵戎相向,互扔核弹的那一步,除此之外完全不指望双方能达成任何意见
最后说说修改通稿的争议,其实这些事也证明了掌握笔杆子的威力:只要不是核心决策层会议,通稿里有没有两个确立之类的话术是可以暗改的。因此非常不建议大家以后再盯着通稿看了。其实包子为什么在很多人脑海里都是无法抗衡的存在,很大程度也是因为他掌握了笔杆子,可以疯狂为他连任造势,同时也能很大程度阻断不利于他的信息的传播。比如说,去年六中全会他开崩了,主流媒体除了降调之外居然毫无反应。去年军方的那些事更是直接无法搜索。四月政治局会议对经济工作有质疑,导致四月的政治局会议几乎没有报到,反而是五月常委会翻了盘,被大肆传播。廖国勋自杀,应勇被逼退这事至今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很多非习派系的人被逼退却整的人尽皆知,甚至出现了陆昊被调调到刘鹤升任副总理之前的职位,明显是为了二十大进入副总理席位做准备,却被恶意解读为前途暗淡的情况。之后X派为了证明自己大权在握,势必会在通稿和风向上面做手脚,我的建议是:不可不信,不可全信,对大方向的判断不能迷信通稿,也不能全盘接受各路媒体的话,该自己判断还需要自己判断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