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下我对中华文明的看法

这些看法大概形成于2011年前后,然后一直没怎么改变,希望和大家交流探讨下。

基本公理

公理一:交流是文明发展的最重要属性;
公理二:文明多样化是文明进步的前提;
公理三:山川河流大海会影响文明交流;
公理四:盆地平原文明同一性更强,多样性更弱;

推论:中华文明落后的核心原因是地缘政治

人类几次从非洲出走,在亚非欧十字路口,耶路撒冷附近,文明不断碰撞融合,城池变废墟,废墟再变城池,几次轮回,血与火的交融,无数战争无数生命,换来了文明的进步。

地中海地区离着耶路撒冷也不远,互相之间的交流也很快,这点从希伯来语、古希腊语、拉丁语的一些演变能大概看出隐隐约约的脉络,亚伯拉罕三教最初也是同源的。

欧洲因为地缘政治因素,非常难大一统,由此产生很多独立的城邦实体,独立的城邦文化多样性更强,和平的交流,不和平的战争,使得各方不得不急于获取先进文明技术, 互相无法统一,文明多样性也更强。

东亚地区,地理环境相对封闭,东部南部是大海,北部是大面积的草原冻土,西部是沙漠高原,西南高原山川, 这种隔绝使得亚欧大陆东西交流极为困难, 好处是除了通过北部草原,外敌很难入侵, 坏处是和外界交流少,进步慢。

用游戏类比,以耶路撒冷为中心的亚非欧那一片是世界服,以华北平原为中心的东亚地区是亚服,世界服本来就是高手如云。

用码农的思维来解释的话,就是每个人类都是committer, 也都可以fork自己建一个repo。人类文明在亚非欧交界处诞生了最早的一个repo,欧洲人不断的fork,并加入了自己的东西,什么爱琴文明 古希腊 罗马, 版本号突飞猛进。 亚洲也在这个repo最早的时候fork了一份,但是已经是老版本了, 一开始committer也很多,但是始皇帝有一天删光了所有其他人repo,只留一个,至此版本号稳定了。。。。。

姨学的观点大概看过,大体上感觉还算可以,不过不太同意的是,姨学有点过分的人为把文明文化分个高低, 然后借此引申出鄙视链,这种歧视链有点类似地域歧视,不太可取。有的文明喜欢吃面包,有的文明喜欢吃包子,哪个高,哪个低,各有千秋,没法判断的其实。

有一些人,会进而引申出,中华文明全是糟粕,完全没有可取之处,更有甚者引申成中国人毫无可取之处。 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比如说,美食算不算在中华文明之内,是否也要摈弃, 方言是否也是中华文明的糟粕,是否应该消灭, 同理还有中式建筑、汉服、古籍、诗歌等等等等。

文明一元化,消灭其他文化不是真正客观促进文明交流的方式。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2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