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非洲学生决定把中国作为留学目的地 中共崇洋媚外 打压自己国内大学生

8月15日,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越来越多的非洲学生决定把中国作为留学目的地,因为中国的学费和生活成本都负担得起,也容易获得奖学金。他们可能在未来成为一群有影响力的人,支持中国及其活动。
https://telegra.ph/file/341689d04ffdf6c820e2f.jpg?width=1290&height=2284

中国近年跃升全球第三大留学目的国,中国教育部近三年耗费近百亿公帑资助外籍留华学生,希望增加国家软实力。 然而,中国学生享受的教育资源却相形见绌,民间舆论批留华学生获超国民待遇,网上充斥「洋大爷」、「黑鬼」等歧视字眼。 疫情后针对非裔人士的歧视再加剧。 有中国评论人认为,排外情绪与中国近年冒起的种族优越感有关。

2010年,中国展开《留学中国计划》,大力推动中国教育国际化,务求2020年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目标将一年接收的留华学生人数,由约26万倍升至50万。 然而,之后留华学生在中国的争议有增无减。

2017年,一篇名为《老外不用考试上清华? 十年寒窗不如一纸国籍,清华新政让中国考生欲哭无泪》的文章疯传,文中反映中国学生千辛万苦想考入的清华大学,对中国学生及外籍学生的收生标准,比较之下有重大差距,反映中国学生遭受不公平对待。

「超国民待遇」骂声四起

「民间反感过度优待留学生这件事,已经不是甚么新闻了」、「最歧视中国人的是中国政府自己」…… 网上批评优待留华学生的声音,禁之不绝。

同年,一则《一个国家两种宿舍》访谈纪录片被疯传。 纪录片访问12名来自兰州和北京两所大学的留学生和中国学生,发现中国学生宿舍残旧,要4至6人住一间房,且有门禁、用电限制等; 相反留学生可获1至2人房,以酒店式管理,额外有独立浴室和Wifi等。

其后,多所高校陆续被揭对待中外学生「天差地别」。 例如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被揭发以暴力迫使中国学生搬走让位予留学生; 吉林大学为留学生提供「叫醒服务」;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一名津巴布韦留学生因车祸入院,校方提供全额医保外,招募多达25名学生全天候陪诊。

社会上的舆论愈来愈关注外籍留学生问题,但官方却减少公开相关数据。 中国教育部原本每年都公开的留华学生概况及数据,自2018年后,学生来源国数据等细项,未有再于网上公布。

至2019年7月山东大学学伴制度,最刺激中国网民神经。 有网民披露,山东大学为留华学生配对异性学伴,而且属「一对三」,又称外籍留学生以非洲裔男学生为主。 之后网上流传出多张非洲裔男学生与中国女学生亲密照,不少中国网上舆论以贬低女性的字眼「Easy Girl」、「慰安妇」及歧视黑人字眼,批评涉事男女。

批评留学生获优待的言论又助长中国网民的排外情绪,中国网上充斥种族歧视用语,部分留华学生被批评是洋垃圾、洋学渣。 而过去10年,留学生人数增长速度最快的非洲裔学生,被中国民间谩骂程度最甚,不少中国人以极歧视性字眼「黑鬼」、「尼哥」形容他们。

21年6月「宁波工程学院黑人外教奸杀女学生」事件,进一步加剧国内对非裔的排斥,加上学校冷处理,不允许受害者家属收拾遗物,令排「非」情绪升至高点。

来自上海的大学生林同学向本台说,现在国内的民间舆论从早年「欢迎非洲兄弟」转变为「反对非洲裔」。 他指出中国民间普遍认为,黑人同学「学习能力较低」。 他们在校方优待下,「不用很努力学习就可以拿高分」,故他们学习更为懒惰,加上频有负面新闻,对他们更反感。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