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台海軍事常識普及化(轉載)

翠大大二十大確定登基,美國最近也在警示中共有很大概率進攻台灣,讓台海戰爭的關注度高了起來。
但非常可惜的是,在各討論中出現了大量常識性錯誤,料敵從寬變了料敵從外星人等問題。
在此轉載一篇文章科普一下

作者:王立第二戰研所
連結,全文分10部分:https://vocus.cc/article/5f3f3579fd89780001271934

以下為關於常見謠言的部分節錄:

—>”無人機海”

這個問題在哪?問題在於,這是把人海戰術直接套用在空戰的版本。
用簡單點的說法,我們就先不管「怎麼遙控」的好了,假設真的一次可以飛個500架舊款改造的無人機,還能攜帶武器好了。請問這些飛機要怎麼飛?直到今天,地球上還是沒有子母機的設計,想要用遙控或是無人機自動駕駛,達到完全擬真飛行員的程度,實在做不到。
意思就是,大概只能直直控制著飛過來,對著確定的目標發動攻擊。
這裡衍生的問題跟答案就兩個,直直飛過來,嚴格說不需要耗費昂貴空對空飛彈,地面防空武力就可以處理了。而遙控機種只能針對確定的目標打擊,已經開出去部署的車輛、船隻,是沒辦法在進入戰爭狀態時,提前得知位置的。換言之,不是這些遙控機很好對付,就是我們需要防守的目標明確。
這還有攻擊角度問題,使用飛彈或是火箭、機砲等,有低空跟高空的條件。想使用精密飛彈導引攻擊固定目標,筆者比較想要知道,為何要把這麼貴的東西,放在很容易被擊落的無人遙控機上。使用其他武器則需要看得到目標,都飛到低空了,反過來說陸軍的防空武器要打下來也不難。
這是比較軍事上的,技術上的筆者用點比較生活化的方式來說。
遙控飛機不是有遙控範圍嗎?你的訊號不夠強,距離太遠,就會控制不了。那麼,中國要在哪裡設立這個遙控基地?請注意地球曲率的問題,超過150公里就當成看不到比較好。所以為何這種戰術中國始終沒有採用,因為根本做不到同時控制數百台,還得先在中國上空盤旋,等到數量夠多再一同進發。
作戰還有空域限制,你真的確定,僅靠地面遙控的程度,要讓飛行速度超過0.5馬赫(音速一半)的飛機,在上空塞到幾百架?會撞成一團吧。這也代表你數量太多,光是控制到可以直直飛來台灣上百公里,都不會摔機就是大問題了。如果覺得這一點都不是問題,麻煩找同好到河濱公園玩遙控飛機,只要十台就好,限定大家都在同一個範圍,差不多的高度飛來飛去。

—>"飛彈洗地"

「千彈攻台」的效果到底怎樣?

這個傳言,從中國擁有東風型彈道飛彈開始就有,基本上就是人海戰術、萬炮轟金門(823砲戰)的衍生物,說是同人展也可以。其內容不外乎是,數百枚無法被攔截的彈道飛彈,開戰不到數小時,就把台灣所有空軍基地、防空陣地等等,全部都打爛了,所以沒有什麼戰機可以上空。緊接著數百台解放軍空優戰機就順順的開過來奪得制空權,接著制海權然後登陸……就贏了。
一句話:根本鬼扯。
上一篇已經讓讀者有個概念了,現代化兵器不是一次大戰那種人海衝鋒戰術,電子化武器的協調問題很大,但為何這個謠言可以一直傳,那麼多人寫文反駁,還是可以傳個不停?
跟所有的謠言一樣,都有部分的事實在,而這個謠言的最基本核心,叫做「料敵必須從寬」。
筆者先把這個謠言以及變種的理論核心講一下,大體上來說,東風型彈道飛彈,如果攜帶500公斤炸藥,直擊飛機機堡,就是堡毀機亡。任何重要的設備,大概得要加固很厚的鋼筋水泥掩體才能夠防止被「直擊」以及「震波」的破壞。
近年來看維基百科的變化,有很明顯的差異就是,早期台灣人還大量在編篡的時候,中國的各式飛彈都有兩個數據「CEP」以及「TNT當量」。近年不管中文還英文版,CEP都沒有了,剩下「核彈頭當量」。這其中的意涵看不出來,就不需要講太多,但為何大外宣要弄到所有的中國彈道飛彈,都是用裝核彈頭當基準?
恐嚇而已,這十年來筆者見過大部分想討論的,都是查維基百科,或是搜尋引擎首頁常出現的中國農場網站,內容都是這類「極端情況」,坦白說沒討論價值,都用核武了還要說什麼。
但用核武標準,替換掉常規武器的運作,則是這類謠言的核心根本,換句話說就是不使用核武,常規武器的效能極差,差到根本不能見人。

—>"封鎖台灣"

封鎖台灣也是數十年來沒有消退過的謠言,主要內容大致分為兩方向:
台灣是海島,被封鎖就會完蛋
中國可以輕易的封鎖台灣
然後就死了。
是的,就這樣,沒有任何技術討論,大談此類謠言者,絕大多數都是用國關(國際關係)角度切入,理由不外乎是「其他國家不會出手幫助」、「台灣撐不了幾天」,至於怎樣封鎖,如何封鎖,大概就是出動解放軍帳面上很多的艦艇、武裝船隻,或是潛艇跑到港口施放水雷等等。
當然,就我們長年關心軍事的人來說,腦中大概會想到一打以上的困難要解決,但對一般民眾而言很具有說服力。因為謠言會流傳就是有部分的事實,這個謠言的事實大致有三項:
台灣禁不起被封鎖太久
中國的確有封鎖台灣的能力
潛艇也的確可以施放水雷
呃,好像不就代表做得到嗎?是的,「大致上」做得到,但「嚴格說」做不到。筆者後面的專欄會有講類似的海軍戰略問題,以後碰到再說。
首先,這三個謠言中的事實,關鍵處同樣在「時間」與「空間」,台灣禁不起被封鎖,但問題是「封鎖會持續多久」。討債集團要去堵人,保證要堵到就必須派越多人,用越多時間監視,更何況大海茫茫,要做到封鎖需要持續多久,解放軍有此資源嗎?
中國具有封鎖台灣的能力,純粹是就技術上來說,還真的做得到,但就實務上的運作,可是完全做不到,這跟第三點是本質上相同。然後讀者一定覺得筆者到底在講什麼有字天書,完全看不懂,筆者也這麼認為,多數軍事愛好者都沒有講清楚,或是不知道怎樣解釋。
這篇筆者不提台灣被封鎖幾天會出事、以及軍需跟民生用品的自產能力,等等封鎖後會出現的狀況,因為講下去恐怕更多匪粉會崩潰,以下就只談怎樣封鎖;而這謠言的部分事實可以先補充如下:
中國的確有封鎖台灣的能力──馬上得罪眾多國家、沒有能力處理海上航行的他國船隻。
潛艇也的確可以施放水雷──但會被反潛追殺。
所以,這個封鎖台灣就讓台灣垮掉的謠言,之所以叫做謠言,是必須設定許多條件才行得通。因為:
承平時期你不能封鎖,更不能突襲封鎖,會被國際公幹;光只有封鎖,頂多就幾天除雷,之後怎麼面對國際譴責。
接近衝突緊張時刻,封鎖等同宣戰,若沒有事前準備大軍來真的,採取封鎖的意義不大。
封鎖有物理限制,最大的限制就是空間,在台灣攻擊範圍封鎖太過危險,離太遠的地方則海域太過廣大,所需成本會等比級數攀升。
你不能用和平時期的布雷環境,類比開戰時的狀態。這用膝蓋想也知道,在無人的草原上布雷,跟在充滿敵火下去布雷,條件天差地遠。以下慢慢解釋一些狀態跟理由,沒有相關概念的讀者,應該可以稍微理解一下困難在哪。

有一種說法是解放軍不需要攔檢所有船隻,只要攔截油輪跟運氣船就好,台灣的能源就要被截斷了。坦白說,這種建議還是不要講比較好,因為油輪就不是全部都在台灣註冊,這樣是要拿什麼理由在南海海域上威脅一艘油輪不准往北開。船長拿資料說是運去南韓的,解放軍艦長是要選擇相信還是不相信,會不會跟上段講的一樣,開到一半轉去台灣了?

—>"萬船齊發"

如何讓百萬大軍登船進發?
在物理上不可迴避的問題有幾個:
第一個叫做載重量,假設一艘中型漁船可以載重10噸,那麼就不可能載主戰坦克,只能輕裝車輛跟武裝士兵。
第二個叫做體積,你不能用一個武裝士兵算100公斤重,所以10噸載重量就是100個人,這得要把士兵當漁獲層層疊放到船艙裡才能成立。
第三個叫做材料強度,想要採用更高等的漁船防護裝備,材料強度就要提升,重量跟經費通常也會等比上升,中國不會有那個金錢,更沒有那麼多時間,把所有要強攻的漁船,全數裝上厚重鋼板、強化玻璃纖維、抗雷達塗裝。
第四個叫做天候與海洋,台灣海峽的風力跟海象就是那樣,只要大自然因素不好,你同樣的船隻可以載運的量就會變少,士兵渡海後的身體負擔就越重。
第五個叫做時間,渡海一趟需要多少時間,就代表回程的船隻需要兩倍的時間送第二波士兵,第一波上岸的就得要支撐這麼久。

———————————————————————————————————————

"老共成功的難易度”

故認真的說,中國對台作戰,要成功的可能性,除了挑選風浪小的那兩個月,還真沒其他選擇。
在可攻擊時間到之前一兩個月,準備一定數量但也不能是動員程度的軍隊,讓台灣保持一定的警戒,但又不會大舉出動避損,然後採取大量彈道飛彈突襲攻擊,同時發起第五縱隊的島內神風特攻,讓政府儘量混亂的狀況下,已經出航的部分艦隊開始轉頭進攻,儘可能把還沒出航的台灣海軍在港內就破壞。
同時,空軍也大舉出動,趁台灣還沒修復跑道與空防混亂的間隙,迅速奪下暫時的制空權,並隨後出動大量的攻擊機,不計損失的儘量對台灣的重型裝備,重要橋樑與軍用設施打擊,並在半天後讓發起攻擊時,一同出航的登陸艦隊,迅速的衝向目標區域。
期待台灣陸軍處在震撼中還沒恢復,在最小抵抗下奪下港口,讓後續的登陸艦下第一舟波的重裝甲。接著登陸艦隊趕快回航,期望第一波登陸部隊在這12小時內可以順利奪下港口附近的重要防禦據點,並成功抵抗台灣軍隊的逆襲。然後在這半日內,還要不計耗損的投入大量空優與對地攻擊機,持續保持登陸部隊的損失在最小。
若一切順利,建立了灘頭堡,並送上第二波部隊,登陸艦隊還是要趕快回去接第三波,並希望這幾波登陸艦都沒有多大損失。同時,把港口整備到可以讓一般的運兵船、客船都能使用的狀況,再讓速度很慢的薄皮船隻,不計損失的衝向港口,放下每艘數百計的解放軍,並祈禱港口數十公里附近沒有殘存的台灣部隊,把載滿增援的薄皮船隻擊沉在港口外。
在上述都成功進行的狀況下,持續打擊台灣後備部隊的召集與圍堵,希望最好可以用每天增員 5,000 到 10,000 人的速度,緩慢擴大控制區,並打開台灣陸軍的封鎖防禦線。同時,空軍一樣要不計損耗的繼續攻擊,讓台灣陸軍擁有的所有裝甲、對空車輛都耗盡。
各位看看用了多少希望同時,這種超精密協同作戰外加預測未來發展要成功,現在應該只有外星人可以辦到。
咳,在這些作戰下,雖說不計耗損,還是最好不要損失太多。
因為只要登陸船艦損失到一半以下,攻擊機或是制空戰機掉了3成,幾乎就可以肯定後續無力了。台灣的軍隊只要沒有在這之前被徹底殲滅,空軍就有足夠的時間空隙,可以凌空打擊登陸部隊,陸軍還是有重裝備可以擋住輕裝為主的解放軍,而登陸艦損失太多,重坦克上不了岸,作戰就是失敗。
而以上前提,完全建立在,此時西太平洋已經有三隻美軍航母群,陸戰隊遠征軍已經做好作戰準備,隨時可以來補刀的狀態。
你以為不會?拜登上台後敢這樣嗎?任憑台灣被中國打好幾天,新聞到處都是軍民的死傷影片,叫美軍全部不准動,連作戰準備都不許動,乖乖看中國在西太平洋動武表演?美軍連歐巴馬在的時候都會捅他刀了,在沒有總統令下,不違法的狀況下直接調動軍隊跟作戰準備,歐巴馬還不是得吞下去,希拉蕊一聲都不敢吭。

———————————————————————————————————

說實話,台灣確實是要準備打仗的,畢竟打不打的主動權握在小學生手上,但只要老共沒發明傳送門或躍遷技術,那後勤問題和黑水溝就永遠都會卡在那,

絕對不存在任何迴避/取巧的可能性

所以,中共想打閃擊?發夢吧,集結+積載+航程所需時間就是那麼多,攻台難度就是這麼大。
當然,台灣人也必須有保家衛國的決心,如果打都不打就投降那一切都是廢話。(但投降之後有87%會被中共徵召去打美國,這算甚麼花式自殺?沒種打中共有種打老美?)

P.S.:我絕不承認發這篇文是因為看到一堆常識錯誤的文弄得我超級煩躁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