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新清史”是什么都不知道,就敢攻击新清史?

1996年,美国历史学家Evelyn Rawski(中译为罗友枝)对华裔历史学家何炳棣的观点提出反驳,她认为满族人之所以能够统治中国,是因为能够能交替运用中华儒家文明及中亚游牧文明等不同统治模式精明地操纵他们的臣民。这一论辩开启了我们称为“新清史”的学术流派。这个名字听起来很像是中国人熟知的,性质与共产党党史大致相当的那24本断代史,然而它只是一个学术流派,它的主旨在于对清朝政治结构的探讨,仅此而已。

我当然没有对历史学术圈深入了解,并不清楚中国方面对于新清史的批评是不是也有真正遵守学术道德,依据理性批判的内容。但是至少在中文互联网上我能看到的部分都在攻击新清史是西方颠覆中国的工具。这种行为背后甚至都很难说是中共的操纵。因为
1.即使共产党真的有意对抗新清史,最合理的做法显然是禁止讨论,让人们不知道新清史的存在。反驳新清史只会让更多人了解新清史,比如我就是这知道新清史的。
2.很多中国奴才真的是先主子之忧而忧,后主子之乐而乐,但是他们不理解主子真的想要什么。
3.这帮罔顾学术道德,用政治帽子打压异见的玩意当中也包括了台湾国立中央大学教授汪荣祖。

举个例子:Peter Purdue将清朝定位为“统治了不同民族的殖民帝国”,他认为清帝国与大英帝国的统治方式相近,都尊重当地的习惯法(但是将其改为成文法)。你们可能看到“殖民帝国”这四个字就意识到问题所在了:“殖民”和“帝国”都是中性的,但是被中国人视为罪恶的行为。罗马帝国、大英帝国都是帝国,乃至今天的美国也被一部分人视为帝国。但是在中国党化语境下,“帝国”代表着邪恶,使用这个词汇就是对中国的粗暴攻击。“殖民”也是同理。而且更致命的问题是:如果你把清帝国视为一个类似大英帝国的政治实体,那么清政府的垮台就不能视为反对独裁或者“反对地主资产阶级”,而是解殖。同时由于中国的被殖民者身份,不能成为大清的政治继承者,就像英国人撤出澳大利亚之后,澳大利亚不能索取新西兰的土地一样。中国奴才攻击新清史“分裂中国”的逻辑就是这样的。

然而这终究只是一种间接推论,新清史学者的本意不过是对去探究历史上的政治现象并分析其原因,至于由此引发的结果他们没有义务负责。更何况这种结果并非必定会出现。我们可以做一个思想实验:假如共产党实现了自由民主,边疆民族拥有完整的人权且不会受到汉人的歧视(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他们有必要独立吗?是中共和汉人不仁在先,边疆民族独立在后。这个过程中新清史确实可能会被动的为独立提供理论支持,但是中国奴才们把地方独立的责任推卸给新清史,是非常无耻的。

但是如果光是中共奴才攻击新清史也还罢了,它竟然还能让皇汉和他们口中所谓的“满遗”(实为大一统爱好者或者中共奴才,因为他们对清朝的推崇完全源于明朝的土地不够大)团结起来。奇了怪了,新清史定义中的“内亚”又不包括汉族聚居区,干卿甚事?

如果说所谓的“满遗”们虽然罔顾学术道德,但至少还有具备基本逻辑能力的话,皇汉就是纯粹的不学无术。大秦歼星弩大唐斩舰刀大宋神臂电磁炮大明三眼加特林之类的老段子自不必多说,在皇汉的世界里,历史书就是用来给历史涂脂抹粉的(典型例子就是《明朝那些事儿》),美国竟然有了《新清史》,那还了得?赶紧批斗起来!

至于有人说什么汉族人不反对少数民族独立,我就呵呵,口口生生要“驱逐鞑虏”后来又改成“五族共和”的是哪个民族啊?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