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正出现自毛泽东以来最大的下降

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正出现自毛泽东以来最大的下降,这一历史转折可能会“重新排列世界”

鲁奇尔·夏尔马(Ruchir Sharma)在英国《金融时报》上写道,中国长达数十年的高速增长时期终于结束了。

图。1

毛泽东。盖蒂图片社

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现在在全球GDP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小。

“在历史性转折中,中国作为经济超级大国的崛起正在被逆转。过去半个世纪最大的全球故事可能已经结束,”洛克菲勒国际董事长表示。

以名义美元计算(夏尔马认为这是衡量一个经济体相对实力的最准确衡量标准),中国在全球 GDP 中所占的份额在 2022 年开始下降,因为严格的零新冠措施在这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仍然有效。

尽管预计将强劲复苏,但中国的份额将在 2023 年继续下降,达到 17%。他补充说,这使得中国经济将在两年内下降 1.4 个百分点,这是自 20 世纪 60 年代和 1970 年代毛泽东领导的经济疲弱以来从未出现过的下降。

当时,毛泽东发起的灾难性的大跃进仍在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末,新领导层采取市场改革后,经济才开始复苏。

1990年,中国占全球经济的比重还不到2%,但到2021年已飙升至18.4%。夏尔马指出,如此快速的增长是前所未有的。

但在当前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中国将无法对过去两年全球GDP增长负责,全球GDP增长总额预计为113万亿美元。

“中国的衰落可能会改变世界秩序,”夏尔马说。“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该国在全球 GDP 中所占份额的增长主要是以欧洲和日本为代价的,而这两个国家的份额在过去两年中基本保持稳定。中国留下的缺口主要由美国、日本等发展中国家填补。”

他后来补充道,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巴西和波兰将占新兴市场增长的一半,并称这是“未来可能发生权力转移的强烈迹象”。

就北京而言,全年经济增长目标维持在5%,并预计今年实现。这一预测得到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支持,该组织预测 2023 年经济增长为 5.4%。

但夏尔马拒绝使用实际GDP增长作为衡量标准,称这为中国当局调整数据以适应他们的预测留下了空间,并掩盖了经济放缓的可能性。他表示,以名义美元计算,今年该国GDP将出现自1994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关键因素包括政府对中国企业的干预力度加大、持续的债务危机、生产率下降、劳动力萎缩以及外国投资者的流失。

然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依然乐观,最近在与美国总统拜登会面时暗示政策将发生转变。

“但几乎无论习近平做什么,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都可能下降,”夏尔马总结道。“现在是后中国世界。”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