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社奇文:连跳门是中国社会问题 与血汗工厂无关
富士康“八连跳”,“九连跳”的事件,惹来众多媒体的非议,称其为“血汗工厂”。言下之意,是富士康工厂的劳动强度大,工作超负荷,造成了员工心理的问题。因此自杀,猝死都是血汗工厂惹的祸。
真正血汗工厂最大的特点是不自由。例如,缅甸的血汗工厂,政府逼迫工人必须在环境恶劣的制造厂打工,这是一种自愿的,双向选择的劳资关系。可是,富士康并没有逼迫大家来为其打工,也没有规定必须加班。他们员工都是自愿要求加班的,只不过富士康提供了这样的机会。打工仔来这工作,无非是希望尽快地多点赚钱,在他们看来,加班多的厂才是“好厂”,因为“不加班,根本挣不到钱”。
《南周》记者调查发现,富士康员工多数是不希望公司放假的。因为花钱不挣钱的日子“很难熬”,什么节日不重要,重要的是收入和积攒财富。靠自己的双手积攒财富,才是他们最大的快乐。员工热爱加班,本身就说明了富士康建立了良好的绩效管理即薪酬激励制度。员工能在这里能多劳多得,公平竞争,不象吃大锅饭的国企,工人懒散,消极怠工。美国通用公司养了一堆不做事的,结果企业玩完了。
有竞争的地方必然有压力,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素质都不一样,富士康员工大都是年轻人,其中一部分人背井离乡后情绪低落,压力承受能力低是正常的。就算自杀和猝死和都富士康有关,也不能立刻得出富士康是血汗工厂,压榨工人这样片面的结论。
没有媒体批评日本有血汗工厂,但在日本照样有猝死,跳楼的。日本把“工作狂”的猝死称作Karoshi,每年日本Karoshi的至少75人,多则100人。
当人的作息不当,不会管理时间,承受压力的生理素质差,猝死就会发生。中国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生前应酬多,很少休息结果38岁就夭折了。爱立信的中国总裁杨迈因劳累猝死在跑步机上;而信奉“工作是使命感,也是享受”的英业达副董事长温世仁,最后也是操劳过度累死的。但这些人,包括富士康猝死的工人,都是自愿工作的,以工作为乐,没有人逼迫他们。员工猝死和这家企业是不是血汗工厂没有直接的关系。
再说自杀。众所周知,美国拉斯维加斯是“自杀之都”,2005年这个赌城所在州发生了400多起自杀事件,而拉斯维加斯包办了307件。但没有人说那里是“血汗工厂”,那里是享乐者的天堂。与之相邻的犹他州,人的寿命长,却鲜有自杀的事件发生。据说,犹他州的人爱过有信仰的生活,幸福感高,凡事节制,中规中矩。
说富士康员工自杀之前,我们先看中国的自杀数据。据factsanddetails.com的记录,中国平均每年有28.7万人自杀,平均每10万人中就有23人自杀。深圳富士康有40万人,8,9人自杀,在比例上并不算多。
说自杀比例,虽然显得很冷酷。但我要说明的是,竞争压力并不是富士康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问题。深圳富士康所在地广东省,平均每年有2万人自杀身亡,超过10万人自杀未遂,而深圳平均每年有2000人自杀。难道,广东全部都是血汗工厂?如果是这样,为什么单单拿台资企业说事?这么多人自杀,最近还有变态杀童案件,说明了中国社会出了问题。
到底是什么造成了社会上这么多人的焦虑感和异常的心理压力?现在的中国人在精神世界缺乏追求,这是普遍且不可忽视的状况。没有心灵上的安慰,人们对“穷困”的焦虑必然得不到缓解和释放。据factsanddetails.com的记录,中国自杀更多的是发生在农村,农村自杀的人数是城镇的3倍以上。据他们发现,农村人放弃生命大都因为穷困。穷困造成了幸福感缺失,而在心灵上又缺乏寄托,累积成的压力变成了定时的自杀炸弹。
农民工选择来城镇,来富士康工厂,是为了摆脱贫困。因为他们知道有收入,有一定的财富积累,忧患和焦虑,压抑感会逐渐化解。正是因为如此,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自杀高很多,而在经济危机下,轻生寻短见的人立刻会多起来。
我们可以假设,富士康在社会压力下,被迫关门,情况会怎样?那些底层工人怎么办?失业后回到农村,他们日子会好过么?下岗后自杀的人很多,只是在和谐社会,政府不愿意公布其中的数字罢了。
当然自杀还有其他很多因素。对于年轻人来说,其中感情因素通常是主要的。在富士康跳楼的员工当中,几位女性就是感情因素造成的,并不是血汗工厂压榨出来的。跳楼自杀的卢新对工厂待遇是满意的,他在日记中写到“为了钱,来到了公司……钱还算多”。
为什么富士康员工自杀多选择跳楼方式结束生命?而且是连二连三的跳?中间有没有关联性?
自杀的方式有很多种。一般在农村是喝农药、上吊、投河,在城市则跳楼、割腕、吃安眠药。富士康的员工选择了更便捷的跳楼,有新闻效应,死后可以引起整个社会关注。特别是媒体死盯的富士康,自杀升级更有轰动效果,死者亲友也很快得知,这算是死者最后给社会的一个遗憾的宣告。
在媒体和资讯高度发达的时代,自杀也会成为一种流行。精神世界穷途末路的人,很容易效仿别人自我毁灭的方式,类似羊群效应。所谓羊群效应,是指一种群体模仿心理。比如,香港、台湾、日本,都流行过一阵子烧炭自杀,美国很多人自杀选择去拉斯维加斯跳楼。滥杀幼童案媒体曝光后,类似的惨案一下就多了起来。
富士康员工跳楼不止,而且发生越来越密集,我认为媒体也有一部分责任。他们在散播负面消息,激化劳资矛盾,加剧恶化员工焦虑的情绪。媒体在做道德审判的时候,为“连跳”计数,累加自杀事件作为给企业施压的筹码,这完全没有尊重死者及其个体生命的价值。当富士康员工被这些炒作的舆论,被仇恨和悲观情绪感染后,更容易意志消沉,轻生的念头就像传染病一样泛滥,渗透到园区的每个角落。
富士康准备了一些预防自杀的机制,但更重要的是要抵制媒体的误导,给员工更多正面的精神激励,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咨询和培训,疏导和缓解园区内不安和低落的情绪。
- 最新
- 最热
只看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