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再无续一秒:简评江泽民与膜蛤文化

江泽民在今日中午逝世,享年96岁。

这是一位鲜有被恶搞或是崇拜的领导人,也是一位在诸多评价里争议很大的政治人物。今日的逝世,势必应是“膜蛤文化”的最后爆发。

1989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江泽民是最早支持邓以暴力驱散学潮的,一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成为他替代赵紫阳担任总书记的资本。

江以后,共产党总书记、国家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默认从之前的“三权分立”集为一身,与其说包子当皇帝破坏了党的规则,不如江时期的潜规则早已埋下了祸根。

江执政时期是改革后经济膨胀的一个时代,全民开始在“闷声发大财”的欢乐中让中国加入WTO,巧妙实施邓的遗嘱欺骗英国、葡萄牙交出了香港和澳门的主权,似乎中国崛起成为世界工厂已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车轮。

但也是在这一时代,共党的审查和压制开始继六四后的阴影急速扩散,防火长城开始阻隔中国网络与国际接轨,1999年大力镇压法轮功促成了海外最大群体的反共意识。

怀念江时代是当下苦难国人的无奈

其实,无论是江还是胡,他们都谈不上给中国带来了多大贡献,经济发展的红利主要归功为文革结束后官僚体制下默认的改革开放,他们碰巧搭载上了这趟车。只是习的乱搞间接衬托了两个领导人“不折腾”的国内共识,这才是根本。

膜蛤文化兴起是国人勇于对抗网络审查的重要一步

膜蛤的最早出现已不可考究,兴盛时期是网络管制还不那么严的2015-2017年,当时包子正急于整肃党内反对势力,给了网民一个短暂的自由间歇期,江的举止和名言开始不断被网民恶搞和二次创作,渗透游戏、电影各个文化界丝毫不少,2016年江90岁生日当天,蛤丝在百度贴吧“赛艇吧”大肆膜拜可见一斑,第二天赛艇吧便被封禁,此前该吧其实并不是一个膜蛤基地,而真的就是赛艇而已。

膜蛤是真的对江泽民崇拜吗?我认为并非如此,从众多二次创作的作品上看,恶搞意味显然更浓,两年后的辱包文化其实也就是一个衍生作品,难不成恶搞习是为了膜拜习?这显然说不通。

不知谁盛传“江会八门外语”云云,与华莱士的谈笑风生视频上显示江也不过是偶尔说了几句英语,英语应谈不上精通。只不过在小学博士的衬托下,显得完全高大上。

江对香港记者的怒斥,我认为是压制香港言论自由的起始,至少人人都知道香港特首从董建华开始一定都是钦定的,但若是张记者能在当年问出这样的问题,似乎可以证明香港成功实施“一国两制”了。

无论如何,网民恶搞江都是对抗审查的一大进步。甚至当年不乏有习被恶搞的照片摆上百度论坛,放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

最近有很多江、胡的老视频被搬出,反应其多么“亲民、随和”,但我认为,这其实只是包子这方面过于摆拍和造假促成了他们治理得好的假象,如果中国继续江湖时期的韬光养晦,也许未来真会渗透到民主国家的方方面面,那时更不好收场。

不过,如果仅仅谈论屁民的生活,大家渴望那个时候想出国就出国的时代必然是真理。他改变了中国,但他又改回去了,至少,我们很难去否认。

未来如果出现一个比习更倒车的领导,说不准习也会成为下一个回光返照被崇拜的对象。(会有吗?)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