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前有多少隊關愛隊?
答:2023年4至5月成立南區與荃灣「關愛隊」。其餘16區「關愛隊」將於同年第三季成立。
2. 關愛隊收多少政府資助?
答:翻閱民政及青年事務局網站,目前荃灣「關愛隊」19隊與南區17隊。若每一小隊可獲最低資助額為80萬資助,單是荃灣一區的「關愛隊」兩年至少可獲1520萬資助。如果其餘16區以荃灣19小隊為基數,1520萬X18區,將於今年第三季成立的18區「關愛隊」,估計合共花2億7千萬公帑。
民青局局長麥美娟曾指「資源不足」,其他區要積極動員找資金。踏入2023年,目前至少6區已舉辦籌款晚會。
3. 目前哪個區舉辦了籌款晚會?
答:記者翻查報道,各區響應麥美娟的建議,過去半年至少6區以「各界關愛及發展基金」的名目進行籌款,其中南區、大埔、西貢、元朗、黃大仙及港島東區籌得合共不少於6200萬的捐款。(統合傳媒報道:南區籌733萬元;大埔籌650萬 ;西貢 籌800萬;元朗籌1200萬; 黃大仙籌1000萬。)
在水災前5天,港島東於9月3日成立了「各界關愛及發展基金」,當日籌得善款1865萬元,是多區之冠,背後出資的全是同鄉社團與中資企業。
「關愛隊」網站指顯示,「關愛隊」須定期提交工作及財務報告,由民政局轄下的地區民政處負責審核,欠缺第三方監督財政狀況。
4. 如何成為「關愛隊」?
答:據民青局網站資料,在「關愛隊」第一遴選,局方需確保申請單位「愛國愛港,能支持和配合政府領導」。據社區人仕透露,成功申請者大多曾舉辦回歸愛國活動,或支持完善選舉等活動。例如已成立的南區「關愛隊」,曾表示小隊曾舉辦多場「七一重要精神講話」、「二十大精神」及「兩會精神」座談會。
5. 「關愛隊」的KPI?
答:民青局給每個小隊的KPI大致相同,例如在服務長者的人數、服務人次與巡查「三無大廈」設限。以荃灣楊屋道小組為例,小組需向最少600名長者提供服務。民青局曾發新聞稿,南區所有隊將在兩年內探訪及接觸共約10,000長者戶,並為他們提供近3,000次支援服務。
6. 「關愛隊」的緣起?
答:特首李家超2022年參選政綱建議設立18區「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關愛隊),同年施政報告宣布推行18區「關愛隊」,並依時間表落實。2023年首季先行兩區,其餘16區「關愛隊」將於第三季成立。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