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民國108年雙十國慶,很多台灣民眾和海外僑胞一早就去參加了升旗典禮,面對各界舉辦國慶活動,希望各位能想起,這面旗幟代表的不只是中華民國,更是一份傳承百年,追求民主自由、公平正義的價值理念。
不知道有誰記得,1911年的10月10日清晨,彭楚藩、劉復基、楊宏勝3位義士被押到大清國湖廣總督府的東猿門外,斬首處決—3人都在前一天起義事跡敗露後的大搜捕中落網;走到人生終點的這天,也才都20多歲。
他們的死,迫使革命黨人提前在當晚發動兵變。兩天內,4千多人犧牲,攻下武漢三鎮,吹起辛亥革命的號角。隔年一月,中華民國正式成立;二月,溥儀頒布退位詔書。至此,大清分崩離析,更終結了自秦朝以來兩千多年的帝制。
今天慶祝雙十,不只是在紀念108年前中華民國的誕生,更是追緬那代人以生命拼搏的價值——追尋一種能落實民主自由、人權憲政,以及經濟機會平等的新秩序。從創建之始,「民國」就不只是一個新朝代,而是一種新典範;是對「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的夢。
然而一如所悉,這個夢追得艱辛。中華民國誕生後,前方等著的,是近四十年的戰亂。戰後遷台的國民政府又困於戰爭威脅,把憲法允諾的民主人權,再耽擱了四十多年。
對岸中共創建的政權雖然也高舉「民主」招牌,但70年來,仍維持著以黨領政的集權體制。連當年最早吸納西方思潮,給予國父孫中山先生觀念養分的香港,到今天,仍為了爭取基本的普選,承擔沈重代價。
2019年的今天,目睹全球民主頓挫、經濟不均,更能領略百多年前那份願景的艱難,與那一代革命者的前瞻勇氣。而回顧過往,也才能時刻自省:有那些理念還未落實?有哪些改革仍須努力?對比今昔,又有哪些觀念已不合時宜,需要創新?
希望各位今天參加國慶升旗的台灣民眾和海外僑胞能夠想起,這面旗幟代表的不只是中華民國,更是一份傳承百年,追求民主自由、公平正義的價值理念。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