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摩根士丹利亚洲区前主席、耶鲁大学资深研究员罗奇(Stephen Roach)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表示,在本土政治、中国经济和美中关系转差等因素夹击下,“香港已经玩完”(Hong Kong is over)。
当然,港共政府马上反驳了罗奇的言论,并坚称“香港经济增长正稳健上扬”。
而罗奇又在6月4日刊登的专访中,为自己提出的“香港玩完”观点辩护,认为中国经济不振,香港难以独善其身, 而“一国两制”在2019年后已变成“更有中国特色”,并重申,自治被削弱是香港面临的重大挑战。
那么谁说得对呢?很显然罗奇说得对,香港确实已经玩完了。港共政府分明就是死鸭子,嘴壳硬。
不过,考虑到罗奇的观点大家都能看到,这里再重复一遍没意义,所以,我这里讲点别的,以证明罗奇的观点。主要分为两类:
1、罗奇没有讲到的内容。
2、罗奇讲到了,但是讲得不够深入的内容。
要说为什么香港确实已经玩完了,那就需要从香港的历史讲起。
一、1997年前的香港
香港的起源,我想大家都清楚,所以我就不多说了。而在经历了九龙和新界的两次扩张之后,香港形成了现今的版图。
二战后,英国的实力衰退严重,所以在远东的主要据点很快就只剩下两个:香港和新加坡(海峡殖民地)。
到后来,新加坡也保不住,独立了。于是,英国人在远东的主要据点就只剩下孤零零的香港了。
英国人的实力虽然衰退严重,但在治理上还是很有水平的。
早期的香港是兼具军事据点和贸易据点双重职能的。
贸易据点很容易理解。英国人不远万里跑远东来,很显然不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的,而是来获取贸易利益的。所以,英国人很聪明地将香港建设成了自由港,经济高度繁荣。
而之所以香港当初会兼具军事据点职能,主要是因为当时远东的国家都比较弱,而当时的英国皇家海军又很强,所以小小的香港也能撑起军事职能。
但随着远东国家的发展壮大,皇家海军实力的不断萎缩,香港面积小,纵深浅的缺点暴露出来。日军已经在二战中证明过了。
既然最终在军事上无用,那么港英政府反而可以放开手脚,大胆地在贸易上做文章了。因为不用再考虑防御问题,自然城市建设就很自由了。于是,香港得以非常自由地发展,逐渐发展成为远东的金融中心之一。香港变得更加有活力,也更加自由,当然,也更加繁荣了。
说到香港的繁荣,其实毛泽东也是多少有一点功劳的。
我是真不想提起毛泽东这个人的。因为直接或间接的原因,毛泽东导致了7000万中国人非正常死亡。有人甚至认为有一个亿。我估计是把对外战争和对外输出革命造成的死亡人数给误算进中国死亡人数当中了,比如波尔布特在柬埔寨搞的大屠杀。
但不管如何,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不能以个人好恶来看待问题。
在1949年建政的时候,毛泽东其实是有机会打下香港的,因为香港太小。但毛泽东并没有那么做,不是因为他有什么英明的决断,纯粹就是觉得香港太小,看不上。而开战还要得罪英国,不划算。
既然不打香港,自然就更加没必要打更小的澳门了。
当后来跟赫鲁晓夫闹翻之后,毛泽东突然发现自己是多么地英明,因为需要一个跟西方国家沟通的渠道。虽然中共当时跟法国的关系也不错,但法国确实太远,而香港就在旁边。
于是,中共需要的先进设备和精密仪器,就通过香港走私进大陆。而中共的外派间谍,很多也是通过香港离境的。然后,大陆的农、副产品也大量出口给香港,甚至转口给其他国家。虽然目的非常可疑,但毛泽东此举确实繁荣了香港的经济。
所以说,毛泽东对香港繁荣的贡献确实是存在的,虽然并不多。
毛泽东死后,大陆开始改革开放,彻底倒向西方。虽然中共和西方国家的关系大为改善,但因为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缘故,西方对中共其实还是有所警惕的。所以,存在禁运,存在较高的关税。
于是,香港就派上更大的用场了。西方国家的关税高,那么中国商品就从香港“拐个弯”去西方。西方国家搞禁运,那么西方先进设备和精密仪器也从香港“拐个弯”,进大陆。而更多的中共间谍也涌入香港,于是各国间谍也增多了,搞得香港都快变成间谍之都了。
当然,得利的显然不可能只有中共。天下没有那么便宜的事情。
随着的收入的提高,中国人总算是摆脱了过去那种为了活命而活着的窘境,开始考虑生活质量了。于是,对非生活必须品的需求开始急剧增长。
但大陆在这方面的生产能力很有限,质量也差。更重要的是,很多此类商品中国大陆根本没有那个生产能力。所以只能进口。
但中共不乐意,因为那样不仅容易形成外贸逆差,更重要的是中共本身就没有多少外汇。于是,大规模的走私出现了,从香港走私到深圳。
虽然很不高兴,但考虑到走私不需要消耗中共那不多的外汇,而走私数据也不可能显示在中共的进出口数据上,更重要的是香港这个口子不可能封闭,因此,看在自身也从中获取好处的分上,中共勉强捏着鼻子认了这个既成事实。到后来,干脆有很多官二代,甚至是军队、武警、警察也卷入了走私。
这样一来,香港就不再仅仅是远东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了,更成为了远东的转口贸易港之一。而由于背靠中国大陆,其转口贸易额必然是节节攀升。
于是,香港更加繁荣了。
其实,澳门也非常类似。只不过澳门面积太小,人口太少,大量的转口贸易过于扎眼了,所以只能进行有限的转口贸易。另外,紧靠着香港的澳门也不可能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所以干脆走了另外的一条道路,搞博彩业。
然后,时间渐渐地接近1997年,香港的企业家们开始慌了。
可能有人要说,香港企业家们慌什么呢?
实际上,虽然邓小平说过要坚持一国两制,要50年不变,但大家还知道邓小平说过要韬光养晦。外国人不懂韬光养晦的意思,难道中国人也不懂?再加上从历史来看,中共历来是不守信用的,甚至经常干出“一切权力归工农苏维埃”,“一切财产归工农苏维埃”的事情。“工农”当然是假的,“苏维埃”却是真的。你说,香港企业家能不慌吗?
香港企业家们慌了,自然是要跑的。产业、资产往外转移是一方面,很多人甚至全家都跑了。即使是不跑的,也都弄了个护身符——外国国籍。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等。总之,不仅产业、资产跑了无数,甚至在那段时间还冒出了很多外国人来,堪称奇观。
当然,企业家能跑,精英自然也能。于是,在时间接近1997年的时候,香港经济经历了一个较明显的低迷阶段。
(因篇幅过长,所以只能分成四部分发表。以上是第一部分。所有四部分是同时发表的。请接着看第二部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