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对其的生平报导: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chinese-news-59358814
高医生的维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cn/%E9%AB%98%E8%80%80%E6%B4%81
高医生的百度百科(政府审核版本):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B%98%E8%80%80%E6%B4%81/1198104?fr=api_baidu_opex_festival
但即使是百度百科中,政府也不敢对其抹黑,并介绍了高医生的诸多功绩,例如“在6年多时间里,她走访了河南省100多个村庄,见过1000多个艾滋病患者;她自费出版《艾滋病、性病的防治》一书,免费发放30万册,仅此一项支出就达40多万元。由她主办编写的《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报已出版15期,印数达53万份。多年来共花费近百万元自费印刷防艾宣传资料、救助艾滋病患者和艾滋孤儿,被媒体誉为“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 。“
看完她的生平之后再补充一些关于高女士的事情:
1.高医生的家人因政府胁迫而与她决裂
【她的女儿郭炎光,因为高耀洁的“防艾”工作受到地方政府和工作单位的敌视和压制,最终失去工作,不得不于2000年底移民加拿大,母女关系也因此受到严重影响。】【河南当局迫使高耀洁的儿子参与拦阻母亲出国领奖。2月18日,高耀洁的儿子跪在母亲面前,一连磕了三个响头,求她不要去美国领奖。 “当时我的心就像碎了一样,”高耀洁描述道,“我儿子说‘就说你病了,不能去美国’。但是你怎么能对整个世界撒谎?我不愿意像这黑暗社会中的许多人那样撒谎。”高耀洁心志已定,即使儿子劝阻,她也不愿意放弃。】
高医生的儿子也(在政府的胁迫下)哀求“这是家丑”,并威逼利诱高医生不能去联合国艾滋病组织“生命之音”领奖
高医生难以忘怀赴美前,儿子曾跪求她顾及他的前程,不必为天下苍生远走他乡,但她依然狠心离开。
高医生女儿受她牵连失去医院的工作,不免怨念,修书一封说:”你将在孤独与寂寞中死去!”
2.一些河南民众的“不领情”
【一些村民也憎恨她的工作。正如高耀洁当初所想的那样,很多人认为艾滋病只能通过与妓女性交传播。另一些人认为它是一种外国病,不会感染中国人。有些人羞于阅读她汇编的教育读物。还有一些人担心,宣传艾滋病的蔓延会对生活和工作在河南的人带来坏影响。这是实际情况,随着河南艾滋病广泛传播消息的传开,河南人开始在全国受到排挤。政府怪罪“不道德的”艾滋病毒携带者,企图掩盖自己参与“血祸”丑闻的罪行。但高耀洁毅然为受害者辩护:“中国的农民现在很穷,他们甚至没钱吃饭,怎么可能有钱去嫖娼或吸毒呢?”“现代中国社会两极分化严重,穷人濒临死亡边缘,而富人为他们的财富而窒息。事实上,绝大多数的艾滋病患者是通过卖血或输血感染了艾滋病毒。我非常反对这种宣传。”】
3.生前的一些采访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161130/gao-yaojie-aids/
高耀洁2016年的一个采访:
在四个小时的访谈中,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高耀洁老人的“天使之怒”,甚至有一次她抹着眼睛指着窗外说:“我还真不如从这楼上跳下去,跳下去就看不到这些乌七八糟的事情了。”
在美国我也很忙,平时有不少人来看我,给我送吃的,白面和面条,他们都知道我生活困难,我又不接受任何捐赠,也不卖书。每天至少有6封信,这两天就光忙着接待了。“六四”的人也找过我很多次。我觉得他们有三个问题:一是20多年了,还是群龙无首;二是里面混进了坏人,总是在内斗;三是抓不住重点,重点不是“平反六四”,而是要揭共产党的黑幕,毛泽东很坏,是历史上最坏的一个人。文化大革命不是屠杀吗?大饥荒不是屠杀吗?抗战的时候,共产党不是在后方种大烟卖大烟吗?我对他们的看法就这三条。他们还帮我出过书,硬要加上“六四”,我书的文章和“六四”没有多大关系,我写的是毛泽东的罪恶,“六四”发生在毛泽东死后13年。我觉得要实事求是。共产党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实事求是,艾滋病问题上表现得很明显,说瞎话。
一些摘录:
**问:**您在美国生活怎么样?
**答:**我在美国由于言语不通,基本足不出户。我这个公寓包括水电之类要2000美金,都是哥伦比亚大学黎安友教授(Andrew J. Nathan)帮我找的钱。我年轻时候没给美国干过活,没纳税,现在也不好意思和美国政府说。虽然我不是混吃混喝的,但美国给我的待遇就是混吃混喝的,我的食品券每月只有87美元。我的稿费、奖金全部用在买书上,向外地赠送了。
“我年轻时候没给美国干过活,没纳税,现在也不好意思和美国政府说”
4.高医生晚年的生活令人心痛,但仍有一些光亮
高医生:“我这个穷光蛋,来美国之后深深体会到,来美国的华人,多么富有,多么会花钱,多么狡诈,一切一切,真一言难尽,我只好 ‘自我封闭’。”
高医生在美国的生活不宽裕,但基本能勉强维持(希拉里也在保她),还有很多人去看她,会送给她一些东西,她也会回赠自己的书。 统帅医疗全包(她也一直需要护工照顾),但是护工是高医生自费的,也不便宜。
高医生住在哈林区一百二十n街纽约市房屋管理局专门给中低收入人群的公租房里,每天由三个护工轮班倒照顾她的衣食起居,后期日常生活很难自理。其中有一个细节特别难受:老人家一直在攒钱,但是不知道自己领的救助金有一个规定:存款一旦超过2000美金就不再符合接收人的标准(美国的不少福利项目最令人诟病的地方就是这种按收入/存款划线的”福利陷阱”,置受益人的真实情况不顾,强行终止社会补助)。然后就因为老人家终于攒够了2000刀想继续投入抗艾事业而失去了救助金,后来通过哥大几个教授和学生帮忙才重新拿回资格。
高医生节衣缩食攒出2000美元捐赠,因而丧失救助资格……
同时虽然她的资金不太充裕,但仍然把钱用在研究上,为抗艾事业继续尽自己的力量:《纽约时报》曾报道说,当高耀洁因揭露艾滋病流行而被监视被软禁并受到警方和政府官员的压力时,她说这种经历要比她在20世纪50年代末所经受的毛泽东政策造成的饥荒,以及此后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的关押和殴打要糟糕得多。在发不出自己的声音、无法直接帮助艾滋病人,而且持续受到当局监视和软禁后,高耀洁选择了出走,带着有关艾滋病病例的第一手材料2009年流亡美国,之后大部分时间居住在纽约市。
来到美国后,自身体弱多病的高耀洁继续关注中国艾滋病病人的命运,先后著作了《高耀洁回忆与随想》、《高洁的灵魂》、《高耀洁忆往昔》、《镜头下的真相》、《疫症病案一百例》、《血灾:一万封信》、《悲惨时代》、《中国艾滋病祸》等八本书。
转一个周峰锁的推特:
在纽约拜访了流亡的高耀洁医生。她因为最早揭露河南卖血造成的艾滋病村落而遭打压。右侧是她的最新出版的中英对照《镜头下的真相》,有大量震撼的镜头。87岁高龄,头脑清楚,听力减退,难免有思乡之情。好在探望她的年轻人不断,常得安慰。
5.高医生祭奠李文亮医生的诗
6.高医生的前半生
家世
高耀洁祖上原居山东省曹县苏集镇张贡士楼村,较为富有,后曾祖迁建曹县苏集镇高新庄。
1938年春,高圣君中风,昏迷多日,经医生治疗后,仍是半身不遂,言语障碍,意识糊涂。1939年3月12日,八路军冀豫鲁边区支队(杨得志任司令员)崔田民部二大队将病中的高圣君、高圣坦等三人绑走,并进行严酷苦刑,半个多月后高家出巨额赎金(杨得志回忆录载七万块银元,曹县志载30万块银元),虽人放了,杨、崔率部队将高新庄洗劫后付之一炬。对于八路军抢劫高新庄的原因,中共认为高圣君是地主、汉奸,而根据曹县志,该地区到1939年夏季才首次遭到日军扫荡,此前系国军占区。
高新庄被毁灭后,高氏全家逃离曹县,迁到河南开封(土地、房屋、钱财尽失,当时高圣坦深感个人责任重大,他不仅带出了妻子儿女,也把病中的二哥、二嫂安置在开封,同住一所院内)。高圣君于1943年农历8月在开封病故,享年57岁。1949年农历9月,高圣坦病故。1954年,度过饱受日军轰炸之苦的战争年代后,高耀洁终于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院。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高耀洁的职业是产科医师。在1959-1961年中国连续遭受三年大饥荒期间,高耀洁曾将自己的粮票让与其他受饿的妇女。[10]1967年,高耀洁工作的医院受到红卫兵冲击。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尽折磨,因为她拒绝参加游行,遭到红卫兵殴打(现在她身上还存有多处伤痕),之后被间断关在太平间里。先后共计八个多月,高耀洁在太平间里,靠每天夜里由医院的一位厨房女工偷送的一点食物充饥。一次批斗时被打伤,令她的胃被切除了五分之四。1966年,不堪折磨的高试图服毒自尽,被发现后经抢救幸免,但罹获药物性肝硬化。她还患有心肌缺血、慢性结肠炎等疾病。病症给她带来很多痛苦和不便。
1968年,红卫兵将高家 (先人均系厚葬,随葬品丰富) 祖坟挖开,抢劫随葬的金、银、翠、玉等珍贵物品, 后焚毁尸体。
成功的妇科医生(1974-1995)
1974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混乱局面逐渐平息,高耀洁被调到河南省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工作。在那里,她把自己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折磨妇女的绒毛膜癌症的治疗。1978年开始以后,中国开始执行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大部分中国人的生活比较稳定。高耀洁领导的妇产科在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500多例”治愈率在90% 以上,1983年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年,63岁的高耀洁退休了。
高耀洁退休后,被许多单位邀请去讲座。她主讲妇女保健、防止性骚扰和性病预防等知识。她去过几十个单位、妇联、工会和近百个学校,很受欢迎,他们都用车接送。1995年“三八节”那天,高耀洁上午在郑州大学讲座,下午在工业大学讲座,晚上又去了农业大学,每次讲座均为3个小时。在这5至6年讲座时期,邀请单位很客气,不用谈讲课费,他们也会送上300至500元人民币。有些单位(包括县地市医院)请她会诊、手术,回程时,不但送满满的土产品,还要送上500到1000元会诊费。这是她一生最富裕的时期。
之后的故事就是退休后拥有美好生活的高医生面对河南血灾、面对艾滋在劣政下导致的泛滥,毅然决然告别平淡美好的生活,投入到无止境的抗艾工作中去,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纵使千难万险,纵使万壑高山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