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侄文稿》目前并没有被毁掉,可以稍稍冷静下来讨论,或者了解一下了么?
[justify]第2篇梳理了《祭侄文稿》东京展览事件大致的来龙去脉。总结起来就是:[/justify]
[justify]2015年底,马英九政权末期签字,确认2019年初出借。2018年5月正式对外公告细节。[/justify]
[justify]2018年底,复苏的蓝营借机炒话题搞绿营,2019年初开展前一周,传播到大陆网络引爆情绪。[/justify]
[justify]而至于那些惊爆一时的“突然震惊、隐蔽暗箱、偷运出境”,甚至是“秘密外交、偷卖国宝、毁尸灭迹”的骇人行径,在东京都已经开展6天,众多中国人赶去参观见证之后,还有什么好说的?[/justify]
[justify]今年是9102年,不是1941年啊。不要搞笑了好不好。[/justify]
[justify]《祭侄文稿》目前并没有被毁掉,可以稍稍冷静下来讨论,或者了解一下了么?[/justify]
[justify]【先把沸反盈天的愤怒先收集一下】[/justify]
[justify]在讨论之前,我们还很有必要把前些天一片怒海枪火里的定性字眼收集一下:[/justify]
[justify]偷偷摸摸、秘而不宣、单向舔狗、讨好奉承、谄媚卖国、政治操作、丧尽天良、气得哽咽……大致以上这些吧。[/justify]
[justify]就在短短一周前,当时被带起来的惊恐、愤怒,也是油然而生的。现在我们知道,开头的是谣言,最后的是情绪。[/justify]
[justify]而中间的那些,就不好说是评价还是情绪了,哪怕是评价,也非常因人而异。边走边看吧。[/justify]
[justify]说到底,核心问题还是在于这文物,该不该借?合不合理?合不合法?如何看待台湾当局借展的行为?[/justify]
[justify]其实,这几个问题,反应的分别是态度、法条和道理,是三个不同层面的内涵分析。[/justify]
[justify]第一个,态度上,你认为该不该借?[/justify]
[justify]在我看来,绝对不应该外借,这是我自己早就说过的。[/justify]
[justify]为什么?因为这是顶级文物,在外借的过程中,运输、包装、保护,各环节的不可控因素增多。[/justify]
[justify]我当然赞成普通文物的馆际互借交换。馆际借展当然是各国博物馆工作的日常,这一点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justify]
[justify]但是孤品、绝品,正常应当是排除在馆际互借的清单之外的。因为搬动、运输、异地展出,存在意外发生的可能。[/justify]
[justify]尤其是对于如同《蒙娜丽莎》一般的顶级文物,减少不可控环节,减少风险,是必须的。[/justify]
[justify]当然,这也只是我的个人看法。至于别人的看法态度,就求同存异吧。[/justify]
[justify](有人就会说了,原来你也反对,那还废话这么多干啥啊?——我说的肯定不会是废话的,等着看吧)[/justify]
[justify]第二个,更关键一点的,法律上如何看待此事?[/justify]
[justify]愿意如此讨论的,自然是理性派了。[/justify]
[justify]我见到最多的,也就是这样的疑问——谁来告诉我,台湾当局这事情究竟办得合不合法?合不合规?有没有越线的地方?但又四处找不到答案,很迷茫。[/justify]
[justify]对于这个问题,最简洁的答案就是:[/justify]
[justify][i]你转个弯一想就知道了啊![/i][/justify]
[justify][i]蓝绿如此娴熟地恶斗了那么多年,这事真有一丁点的法条瑕疵,早就开干到不知什么程度,还会让你隔着海峡苦苦守问?[/i][/justify]
[justify](以上连标点符号共65个字)[/justify]
[justify]当然,具体而言,台北故宫博物院还真没有,具体限制那件国宝不能外展的规定、条文。[/justify]
[justify]唯一的限定是台北故宫从1984年开始,陆续精选出70件国宝级书画,作为限展品,规定每次仅能展出42天,展后须休息三年以上。[/justify]
[justify]至于有的人一直在说的“禁止出国展览文物”,拜托,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的规定。你这是拿本朝的剑去斩前朝的官——不是不可以,现在还斩不着啊。[/justify]
[justify]另外,台北故宫借展文物有两个条件:[/justify]
[justify]一是要展示单位全名“国立故宫博物院”。二是要通过“司法免扣押法案”。[/justify]
[justify]正是因为这个限定,台北故宫文物无法借展大陆。[/justify]
[justify]【蓝营绿营究竟在掐什么?】[/justify]
[justify]其实,这次在大陆网络上掀起的舆论狂潮。虽然根源是蓝营攻讦引发的,但在岛内、尤其在现实中的“战火中心”,却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猛烈。[/justify]
[justify]前文说了,核心焦点无非就是“要正名”、“反矮化”的台湾传统破事。也就是在掐“国立”二个字的展示与否、展示方式、展示大小。一句话,名分。[/justify]
[justify]“因為文化交流而傷害國家尊嚴,政府和全台灣人民都無法接受。”[/justify]
[justify]其次是蓝媒政论人瞎搞的,一些“反矮化”挑刺,比如嫌弃共展的书道馆,只是个“区立”单位等等。[/justify]
[justify]当然也有“如何防备大陆抢走国宝”这样无厘头的问题。所谓缺什么,就在意什么。[/justify]
[justify]至于其他的事情,那是台湾网络和大陆网络上,被各方各有意图的人,推波助澜,衍生编造出来的。[/justify]
[justify]但总体的脉络根源,还是蓝营借机攻讦。在1月13日,终于搞掉了上任仅仅180天的绿营故宫院长陈其南,使其成为史上任期最短的院长。但是,新院长是谁,又将是新的怼点……[/justify]
[justify]而也在同一天,随着蓝绿攻讦,《祭侄文稿》东京参展的消息也“终于传到”了大陆网络。然后,事态就变成了你我都看到的模样,而且比台湾还厉害多了。[/justify]
[justify]这里边,既有被蓝营当枪使的成分,也有某些人主动宣布,要带节奏(也就是造谣)搞事的成分,就这样混杂在一起。[/justify]
[justify]两岸的“怼点”,到最后其实完全不在一个时空里了。[/justify]
[justify]【蓝绿为啥这样掐?因为4年前就和东京掐过】[/justify]
[justify]其实,算上这次,台北故宫也仅仅去过日本参展两次。[/justify]
[justify]因为台北故宫的“司法免扣押”要求,直到2011年日本通过《海外美术品等公开促进法》,才打开台北故宫藏品出借的可能性。[/justify]
[justify]2014年,台北故宫终于敲定231组件文物,分别在6~9月、10~11月到日本东京和九州国立博物馆展出,其中包括镇馆之宝”翠玉白菜”和”肉形石”。[/justify]
[justify]但最后怎样与东京方面掐的?看图吧,然后今年也再次发生了。[/justify]
[justify]你会觉得,东京国立博物馆对这也够在意的啊……[/justify]
[justify]另外,你觉得双方策展时相当一大块的精力都在掐这个破事,会是“暗度陈仓”、“偷卖国宝”的干活?[/justify]
[justify]好,蓝绿互掐的破事就讲到这。最关键的“如何看待台湾当局(基本上是蓝营干的事啦)借展的行为?”[/justify]
知道我分析习惯的都知道,完整的看,是要得有个体系,对比参照的……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