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文章搬运)唐驳虎:关于《祭侄文稿》,《环球时报》编造了什么谣言?

《环球时报》的报道,究竟有没有编造煽动事实?
《祭侄文稿》东京展出的事实、态度与立场1
[justify]近期轰轰烈烈的《祭侄文稿》借展东京事件,想必大家都有耳闻了。[/justify]
[justify]随着展期临近,东京颜真卿展览的消息,先是在台湾发酵、爆炸,并终于在开展前一周,带着各种疯狂的传言,从台湾传到了大陆网络。[/justify]
[justify]以极快的速度,各种传言、愤怒立刻炸响了。其中,有合情合理的质疑,也有疯狂莫名的谣言。[/justify]
[justify]很快,一场在东京公告已久的展览,变成了偷卖国宝、毁尸灭迹、卖国献媚的骇人行径。[/justify]
当然,喧嚣之后,这场展览还是如期开展了。众多在东京的中国人纷纷赶去亲睹国宝,拥挤程度超过想象——排队一个半小时以上,边走边看10秒。
https://media.8ch.net/file_store/2f48578da12f56fab7acc94eec869b49c2b59656af4e75ad0e5a41d11c1b7b6a.jpeg

整个展览汇聚了177件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和日本各大博物馆的中华书画珍品,共向20家机构借用文物,主办方东京国立博物馆更是拿出了本馆多件压箱底的宝贝。
除了“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颜真卿早、中、晚期的书法代表作共有26组,以及同时代的多位唐朝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柳宗元等的代表作。
https://media.8ch.net/file_store/f6a6939ab14e27ee1d17fc3c95bf34b69b2217744427119ed2a0cb22946dee18.jpeg
怀素《自叙帖》
[justify]还有为真伪辩论了大半个世纪的“天下第一草书”怀素《自叙帖》。宋四家“苏黄米蔡”全都聚齐,也有宋、元、明、清以及日本受颜真卿影响的后世书家名作。[/justify]
[justify]更难得的是,八十年来,以为早已毁于二战战火的北宋扛鼎级名作《五马图》,突然重现人间,震动了书画文博界。[/justify]
但舆论喧嚣却一下从顶峰就静了下了来,因为都公开展示在所有人面前了,之前的很多惊恐传言就不攻自破了。

https://media.8ch.net/file_store/4674336ee72bcf966b752f25a4fb198b395a722fbbc966da1b579ae0429585d2.jpeg
这是允许有限摄影的媒体预展,公众场现在是排队一个半小时,看10秒
[justify]【没有保护?随便拍照?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基本惯例如何】[/justify]
[justify]但是,几天前炸裂般的声音还在。比如,这一条转发超过1.2万、点赞近1万的热门微博。[/justify]
[justify]它带来了开展前,在具体细节上最有争议的两点:没有保护?随便拍照?[/justify]
[justify]我们就先从常识说起,相信有点心智的人都不会相信“没有保护”。那么就直接进后一点,“随便拍照”吧。[/justify]
[justify]关于东京国立博物馆外来特展(一般都放在平成馆的二楼)的一贯措施,都是不让游客拍照,除非媒体特许。[/justify]
[justify]当然,日本自己的常设展区,有的是可以拍,有的是不能拍。在展柜说明上都有标识。只是工作人员稀少,全靠游客自觉。[/justify]
[justify]这一点,无数去过东京国立博物馆的中国人都可以见证。[/justify]
[justify]包括我本人的亲身经历,几年前有次去的时候,恰逢兵马俑特展,虽然早就去过好几次西安了,但还是想看看中国文物在海外展出是个什么模式。[/justify]
总体感觉就是虽然会场不大,但布设有着日式的精细,与中国不同。
https://media.8ch.net/file_store/b53e0caff178171d6a4e924ed2c874e1b4aa288138e45da1e60fe1cbaff37108.jpeg

而这些兵马俑,在陕博和原址都是可以随便拍的,颜料都没了只剩石头的兵马俑,在东京那里就是不让拍照的。场内游动看管的工作人员很多。
[justify]当然,也会考虑到游客观众的心情需求,在展厅结束的最后,会给出一个专门的仿制品区,任由游客与之合影。(这次展览,对应的就是一处大型碑文拓片,可供合影)[/justify]
[justify]这一点不难求证——是一点都不难求证,这也绝非“中国人群情激愤之后日本人被迫改的规定”。[/justify]
去过东京国立博物馆的中国人那么多,在身边找到一个问问很难么?
https://media.8ch.net/file_store/c0e6e9ca7e38038217eaec3a9194e5fdea946417918885796ae2b3c1f01aeb2d.jpeg

即使身边都没有去过日本的朋友,去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官网上看一眼规定,平成馆二楼(特展区),从来都是禁止游客对展品摄影的,这很难么?
只要有过最基本的查证,心智正常的人也就明白,所谓“最后几天迫于压力,才决定不允许自由拍照”的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
https://media.8ch.net/file_store/5895b6b9c3e26902fefffda0d8daf5fc374f2b70b03066f4211f8cfb689d808f.jpeg
【环球时报的采访如何】
事实上,最先煽动起来的《环球时报》仅仅是以游客身份,打了咨询电话,做了一次很不像样的采访。根据他们负责人公布的录音,过程总体大意如下:
https://media.8ch.net/file_store/5fb5a133e7f954fbeecd3d6f6deb8b9ab4c0aab5a5d6330df27d77fd89d62f8d.jpeg
https://media.8ch.net/file_store/530ca93da7cdfaa861dedc658e99538180451366aaad9706482d10a00dc18a49.jpeg
记者:关于交换展品一事,请问东京国立博物馆有计划拿什么展品进行交换吗?
[justify]咨询处:关于这一点,我们咨询这边没有相关的信息,您可以电话咨询博物馆方面。[/justify]
[justify]记者:请问在颜真卿特别展中能够拍照么?[/justify]
[justify]咨询处:在展示厅内,展示展品的展厅里,只有一处地方能够拍照,但是不可以使用闪光灯,其他地方都不能拍照。[/justify]
[justify]记者:请问是哪一处可以拍照呢?[/justify]
[justify]咨询处:请稍等……关于您咨询的能够照相的场地,我们这边也没有相应的信息,也需要您电话咨询博物馆方面。[/justify]
[justify]记者:请问展会方面是如何保护颜真卿的展品的呢?[/justify]
咨询处:关于保护方式我们这边也没有相应信息。
记者:请问东京国立博物馆方面,有同台北故宫博物院交换展品一事吗?
[justify]东博:并没有交换展品。请问您说如何得知这一信息的呢?您所说的“交换”是某件展品换取另一件展品的意思,对吧?并没有交换。[/justify]
[justify]请问您知道“借出”吧?展品是“借出”的。[/justify]
[justify]记者:那么东京国立博物馆有没有向台北借出什么展品呢?[/justify]
[justify]东博:并没有交换展品一事。[/justify]
[justify]记者:那么就只是台湾借出了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是吗?[/justify]
[justify]东博:是的。[/justify]
[justify]记者:请问是如何保护展品的呢?[/justify]
[justify]东博:balabala,玻璃罩罩住……[/justify]
但是,如果仅仅严格按采访记录写稿的话,也不至于出现最后如此离谱的谣言
【环球时报的采写如何】
[justify]从采访录音当中,我们可以提炼得到的信息有:[/justify]
[justify]1、展厅里,只有一处地方能够拍照,但是不可以使用闪光灯,其他地方都不能拍照。[/justify]
[justify]2、台北故宫博物院对东京,不是“交换”,而是“借出”。并没有交换展品一事。[/justify]
[justify]3、按常规对待书画作品的办法保护。[/justify]
[justify]我想这些信息,小学高年级学生都不难归纳总结出来。[/justify]
[justify]但他们发出来的最终稿件,变成了什么样子呢?[/justify]
[justify]他们的提要是这样写的:[/justify]
[justify]日本对《祭侄文稿》没啥特别的保护措施,大家还可以对它拍照……呢![/justify]
见下图↓
https://media.8ch.net/file_store/75ea4a49db291743b8ce835f0f0730940e579738e0555d5a5d9b05f79dac7b2b.jpeg

他们的核心正文是这样写的
[justify]1、东京没有和台湾交换什么展品,就是台湾单方面送过来的![/justify]
[justify]2、没有对《祭侄文稿》有啥特别保护措施![/justify]
[justify]3、大家还可以对着它拍照!不开闪光灯就行。[/justify]
见下图↓
https://media.8ch.net/file_store/ceff24abb7714ccce3afcfcf4c3ba571500d6e1c476a0024486416eaffdbd64e.jpeg

为了便于大家对照电话采访信息与实际写成稿件的区别,特做图一张,以便对比
https://media.8ch.net/file_store/20d9cec7cdd8cf73e03a0540a8082bc7cec2fef671d5720b6b10cfae7b46b312.jpeg
我觉得,任何不是丧失心智的人都能判断,这三条之间的信息差距、语气差异、情感差异有多大?
[justify]无知瞎起哄的小网民倒也罢了,有意歪曲采访录音,传播煽动信息,欺骗无知之人,而且还是一家正规媒体,难道不应该道个歉么?[/justify]
[justify]不要说什么大媒体、小媒体、自媒体,任何独立负责的成年人,都该为自己恶意传播的谣言负责吧?对不对?[/justify]
这其实不是一两个工作人员的失误,应该是整个采编过程中的集体过失
https://media.8ch.net/file_store/d1e058590f3fbcfc76537bdc1c4985fe0a08cc382b3b6f2fa4488678cce97d02.jpeg

但不管怎样,与采访录音、与客观事实迥然不同,而且充满了煽动性的报道——《环球时报》,请出来道歉。
[justify]尤其仅仅在微博上就有1.2万以上的转发,阅读量数百万,在全部相关事件讨论微博中,排名第二,造成了极强的误导,你们必须为此而道歉。[/justify]
[justify]【待续】[/justify]
[justify]以上,是目前最引爆争议的主要误导性谣言。当然,这个事件里,编撰谣言的远不止《环球时报》一家。从台湾、从大陆,许许多多的谣言都在纷至沓来、应接不暇。[/justify]
下一篇,将主要讲述这场展览、这次争议——或者说抗议的来源起点,究竟是那里?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