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政治报道”转自《外交事务》杂志,作者杨建利
中国共产党 (CCP) 领导人习近平近几个月高调的外交行动,特别是他 3 月份对莫斯科的三天访问,揭示了他对俄乌冲突乃至全球的地缘战略考量和目标。命令。试图破解跨大西洋联盟是中国实现这些目标的战略之一,杨建利写道。
习近平坚信,中国与美国展开了一场无止境的竞争,其结果将塑造未来的世界秩序,并决定他自己的政治遗产。习近平的主要目标,从打俄罗斯牌开始,是建立并巩固一个全球反美联盟,以及一个从欧亚大陆延伸到中东乃至更远地区的基于“新规则”的世界秩序。尽管中共声称习近平的莫斯科之行是一次缔造和平之旅,但这位中国领导人表现出更多兴趣是展示中国与俄罗斯日益增长的友谊,而不是缔造和平。与此同时,在惊人地促成沙特与伊朗的缓和之后,中国正在努力创造合适的条件,按照中共的意愿调解俄乌战争。
尽管北京公开表示亲俄立场,但中国已将自己定位为俄乌战争中潜在的关键调解人。了解到冲突双方之间的分歧现在太大而无法解决,并且意识到乌克兰及其西方盟友对中国的不信任,北京并不急于试图让俄罗斯和乌克兰一起进行谈判。事实上,到目前为止,习近平没有表现出有兴趣前往基辅会见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甚至没有兴趣与他通电话。习近平的目标是以保护弗拉基米尔普京政权的方式结束战争,为中国确保战后乌克兰重建和俄罗斯复苏的经济机会,并削弱美国领导的民主世界。即使这些目标被证明超出了它的范围,
对习近平来说,俄罗斯在这场冲突中失败是不可接受的——不仅因为这会鼓舞美国及其盟友,还因为它可能导致普京政权垮台,而这反过来又可能成为一个更亲西方的克里姆林宫的出现。在那种情况下,北京不仅会失去与华盛顿在新冷战中的堡垒,而且后者会试图打俄罗斯牌来影响中国,这与 1970 年代美中苏战略三角的镜像相似。
北京将其成功寄托在乌克兰迟早要回到谈判桌上的预期上 。乌克兰不应该接受一个不中立的中国作为调解人,否则会促使中国完全站在俄罗斯一边并向其提供致命武器——这对乌克兰来说是一场噩梦。此外,在 2022 年 2 月 24 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前, 中乌经济关系 非常牢固。乌克兰明白,与俄罗斯作战和为经济复苏做准备必须齐头并进,除了美国之外,没有任何国家能比得上中国对重建的帮助。泽伦斯基不太可能拒绝北京的财政援助。
为实现这些目标,中国最重要的战略之一将是分裂跨大西洋联盟,不仅为了战争,而且为了更远的地方。对普京来说,中国帮助分裂跨大西洋联盟从长远来看可能比其 提供 致命武器和弹药更为重要。
中国毫不掩饰其在美国与其欧洲盟友之间挑拨离间的意图。在 2 月份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 ,中国最高外交官王毅严厉批评了美国。但他温和地谈到了欧洲,敦促欧洲人自己采取行动,支持中国对乌克兰的和平计划。此外,习近平和普京最近在莫斯科会晤时发表的联合声明既放过欧盟,又严厉谴责美国、英国和日本。
就在习近平开始访问俄罗斯的前五天,《环球时报》(中共的旗舰喉舌) 发表了一篇 题为“未来十年脆弱?”的社论。社论称,“中国近期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最有可能是欧洲,尤其是西欧发达国家,其次是中东欧国家。” 关于结束乌克兰战争的主题, 专栏 补充说,“如果中国能够与欧洲(尤其是德国和法国)一道,在俄乌战争的冲突后谈判中发挥核心作用,或许能够化危机为机遇,赢得欧洲的尊重,促进中欧关系稳定。” 至于乌克兰以外的长期战略,文章称,“只要欧洲继续与中国保持密切的经济联系,不加入以美国为首的对华‘统一战线’,中国就有更大的回旋余地”
欧洲领导人继续排队访京。可以理解的是,欧洲列强,尤其是德国,不能太疏远中共,因为中国是它们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此外,尽管西欧国家支持乌克兰,但它们比美国更有可能寻求通过外交途径结束战争。与美国不同的是,欧盟抱着微弱的希望,希望中国能在乌克兰发挥和平缔造者的关键作用。
欧洲必须了解中国关于乌克兰战争的战略目标,以及世界上最危险的政治、战略和军事挑战者之间日益结盟对民主价值观和基于规则的现行世界秩序构成的威胁。
在北京斡旋下结束乌克兰战争将显着改变战后全球格局,使民主世界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这不符合欧洲的最佳利益。访问北京的欧洲官员应该注意到,中国正面临几十年来最糟糕的经济前景。为了维持政权,中国政府和习近平本人需要中国经济迅速复苏。中国在帮助俄罗斯的同时也着眼于自身的经济利益。例如,来自俄罗斯的廉价而丰富的能源已成为一个关键因素。
但中国与欧洲的经贸关系远比与俄罗斯重要。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市场之一,而俄罗斯的经济规模远小于欧盟。(例如,2022 年,俄罗斯的 GDP 约为 4.7 万亿美元,而 欧盟约为16.6 万亿美元。)
中国是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是中国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相比之下,中俄贸易规模要小得多,因此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也不大。中共寻求与欧盟国家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以获取他们的创新和先进技术,这使俄罗斯黯然失色。访华的欧洲官员应提醒习主席这一事实,并警告他,中国支撑俄罗斯经济将面临严重后果。
冷战期间(1947-1991),西方与苏联之间的贸易非常有限。今天,包括欧盟在内的世界民主国家高度依赖北京,这使中国有能力在未来的冲突中,除了乌克兰战争之外,在经济上胁迫这些国家。
为了克服这些经济弱点,对抗中国的分而治之战略,欧洲大国和美国应该通过组建一个以价值观为基础的经济“北约”,进一步加强政治和经济上的联盟——从跨大西洋盟友 扩大 到整个民主世界。
这个以价值观为基础的经济区不会是像北约这样的军事组织,也不会是像四方安全对话 (QUAD)或 AUKUS这样的美国主导的安全组织 。
它也不会像世界贸易组织 (WTO) 这样促进全球贸易和仲裁贸易争端的贸易组织,但未能像 20 年前中国加入 WTO 的倡导者所预测的那样激励中国改善人权。一个以价值观为基础的经济共同体可以帮助促进中国的人权进步,但也可以协调其强大的经济集团,以便在成员与中国就人权、民主规范或基于规则的自由国际秩序发生经济冲突时作出集体反应。
这个经济共同体也将成为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不可或缺的补充,并最终成为它的保护伞, 在特朗普总统离开其前身后,美国应该加入该协定;印太经济框架(IPEF);以及拜登总统和其他七国集团领导人于 2022 年 6 月宣布的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 (PGII) 计划, 以对抗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从短期来看,这样一个经济共同体可以帮助应对欧洲-大西洋地区民主治理和基于规则的秩序日益增加的压力——不仅来自俄罗斯,而且来自更强大的中国。
英文原文:China Shares Russia’s Aim to Divide Transatlantic Allies: Time for an “Economic NATO”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