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长篇报道:汽车出口中亚、俄罗斯:要用木材抵车款、不存在暴富故事

从市场突然爆发,到回归理性,俄罗斯、中亚两大汽车市场的变化只有两年,这或许也是中国车企出海全球的预演。

“经销商不是靠卖车赚钱,而是靠保险和售后服务。现在车企将大量汽车压给经销商,但经销商短时间内很难消化,只能出口。”一位二手车出口商告诉36氪。他表示,广汽也曾联系他,将旗下车型出口海外。

国内市场声量不大的车企,也寄希望于出口提升销量。

一位汽车出口商表示,其已得到黄海汽车的官方授权,将在俄罗斯完成汽车进口认证,一旦车型认证通过,他们便能召集大量小型汽车出口商采购,或者寻找俄罗斯当地经销商合作。

复杂的国际环境,让汽车出口的收付款并不容易。大额货款往往不能直接由俄罗斯汇至中国,而是先转账至出口商的中亚分公司,再转至国内。

一位奇瑞人士告诉36氪,奇瑞海外销量约70%销量由俄罗斯市场贡献,但由于受到经济制裁,俄罗斯经销商手头没有足额货款,只能用等价木材付款。考虑到运费高昂,奇瑞会将一部分木材在当地制作成家具出售,剩余木材则运回国内。

对汽车出口商而言,2023年意味着什么?几乎每个出口商的答案都是出口高峰。他们举出的共同例子是,2023年全国二手车出口试点资质开放后,大量汽车被运往喀什、霍尔果斯,再经过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转运至莫斯科。由于出口量迅速增加,甚至出现了拥堵的情况。

“装运的笼车堵在口岸,又不断有新车运来,但是口岸的承载能力有限,当时喀什、比什凯克的停车场全是车。公司去年10月运至比什凯克的车,直到今年春节前才全部运到莫斯科。”世极星联海外市场拓展负责人高磊告诉36氪。

所有汽车出口商都期待着能在2024年大展拳脚,但是变故很快到来。

免关税的漏洞被补上,“淘金热”冷下
与2023年相比,如今新疆边境的停车场已不复往日热闹。

一位物流商告诉36氪,去年平均每月至少运输800辆汽车到中亚、俄罗斯,但现在,每月最多只能运200辆车。

改变发生于今年4月1日,俄罗斯联邦政府第152号法令生效。该法令要求,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亚美尼亚或白俄罗斯)以低关税进口的汽车,必须在俄罗斯补缴关税。

换句话说,低关税漏洞已经被俄罗斯补上,汽车从中亚转出口至俄罗斯的成本,将上涨约三分之一。

在此之前,汽车出口商已知晓出口门槛即将提高。去年10月1日,俄罗斯就禁止平行进口十余个在俄经营的中国汽车品牌。

然而由于此前比什凯克的汽车拥堵,上述物流商估计,大约仍有三万辆汽车滞留比什凯克,来不及在关税提高前转移至俄罗斯。

新的法令出台,堵住了出口商以低关税出口俄罗斯的道路。为了确保仍有利润,出口商只能不断寻找低价货源,挤出更多利润。多位出口商表示,2022年汽车出口的单车利润至少为2万元,而在今年,利润甚至能压缩至2000元左右,“只能赚个服务费”。

此外,越来越多汽车出口商在俄罗斯建设仓库,既能停放汽车,也能充当展厅。客户在现场参观后下订,几天后就能收到货物。而没有海外仓的出口商,将车运输至俄罗斯往往需要三周左右。

尽管理想、哪吒等主机厂在俄罗斯并未铺设销售渠道,但其部分海外销量来自俄罗斯。法令生效后,综合关税就高达40%左右,一辆在俄罗斯售价65万元的理想L9,价格将猛增至约90万元。

“过去平均每月运400台理想汽车到莫斯科,但最近一个月没运过新能源汽车了。”一位物流商表示。

无论如何,俄罗斯、中亚地区仍然是当下中国汽车出口最受关注的市场。

俄罗斯汽车市场分析机构Autostat数据显示,2022年11月,中国品牌汽车在俄罗斯只有1000家经销商,但2023年10月,这一数字变成了3550家。

更多中国汽车品牌也开始进入市场规模更小的中亚国家。2023年,比亚迪宣布计划在乌兹别克斯坦建设工厂,将于2024年投产;极氪汽车已进入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两国;理想汽车曾宣布,将在2025年布局中亚市场。

36氪接触的主机厂与出口商,没有退出的计划,全国各地线下举办的汽车出口培训课依旧如火如荼,参会的大多数是外贸员、二手车商和汽车经销商。

机会不会平等地降临在每个人的头顶,但对于前往俄罗斯、中亚淘金的中国人来说,古老的丝绸之路上,或许就隐藏着他们苦寻的财富希望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