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找回密码
发布
时事热点
老1984存档
自由新闻社
开放社会资料室
雅典学院
国家局域网研究所
罗马假日公寓
时事热点
老1984存档
自由新闻社
开放社会资料室
雅典学院
国家局域网研究所
罗马假日公寓
登录
注册
找回密码
更多资料
搜索内容
wenzhaofans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有写...
关注
私信
文章
0
收藏
0
评论
3
版块
0
帖子
0
粉丝
0
22年2月13日 00:00
本人坐标陕西,离梁家河300km,我们这农村甚至还有越南来的女人,90年代来的最多,男人们毫不避讳,堂而皇之昭告全村老婆是买来的,村里人也不会觉得这么做有什么问题,报警?村里人不会觉得买老婆是犯罪,
评论于:
从梁家河至今依然是支国拐卖妇女儿童的重灾区 谈严歌苓“习近平tmd是人贩子”言论的正确性
19年11月21日 00:00
卖血换汇应该还不至于,我觉得是顺道采集了韭菜的DNA信息
评论于:
如何看待卫建委要促进无偿献血记入征信系统?
19年11月18日 00:00
这个问题文昭先生有提到过 附上链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plgpUXzghQ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fsYH2ViINs 以下摘录自视频内容: 1.沙特既不民主也不自由,为什么民主灯塔的美国跟它好得像穿一条裤子似的?那还用说吗,因为美国在中东有更要紧的敌人——伊朗。伊朗是激进的什叶派穆斯林掌权;沙特过去一直是安于现状的逊尼派穆斯林掌权,伊朗、沙特二者不能相容,伊朗还发展核武器,强烈反美,那当然美国在这一地区就要交好沙特了。这事有啥好奇怪吗?沙特二战的时候为了对付德国能和苏联穿一条裤子;今天为了对付伊朗怎么就不能和美国穿一条裤子。在某些人眼里有一种很奇特的非黑即白逻辑:因为美国是民主灯塔,所以不能基于现实的需要选择自己的盟友,否则就是虚伪市侩了。那美国、或其他民主国家和沙特这样的专制国交好,是不是证明了那句名言,国家间“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呢。也不是这样,国家间的交往总有价值观上的容忍底线,底线之一就是对事实有大致一致的认知,共同的反应模式。 2.说到这儿我想题外发挥,再说一下沙特记者卡舒吉被虐杀的事件,不少中国人认为这事充分证明了美国人的行为和价值观是分裂的,说一套做一套:沙特不残酷吗、不专制吗?可为啥美国不制裁它,还和它那么好。这不是双重标准吗,美国人讲的人权价值观是蒙人的,其实就重利益! 这显然是对国际关系领域的是非评判体系不了解,当然卡舒吉的遭遇非常令人震惊、也体现出有很强的私人恩怨在里面,同时沙特在政治结社自由、妇女地位很多人权指标方面都是落后的。但是我们从一个较长期的视角看,沙特虽然是一个体制上落后的君主专制国,但是对内并不是一个残忍嗜血的政权,它没有像萨达姆政权那样大规模地处决政治犯、用毒气杀戮库尔德人。对外也不是一个扩张性、攻击性强的政权,它没有像伊朗前总统内贾德那样多次威胁要毁灭以色列。2010年-2011年茉莉花革命席卷阿拉伯世界的时候,沙特也有一批人趁机要求民主,沙特国王阿卜杜拉采取的是怀柔的,安抚政策,和上万名公务员临时工签署长期固定合同,而且拨款260亿欧元搞社会福利。国王并没有把坦克开上街、并没有用机关枪对准要求民主的老百性、也没有做秋后算账式的社会大搜捕、大镇压。这个君主专制国仍然与民众保持着妥协的弹性。 同时沙特虽然在若干人权指标上落后,但是它仍然有一个不算糟糕透顶的压力反馈机制。这次卡舒吉案曝光之后,王储穆罕默德受到极大压力,我已经看到有评论说他能否顺利继位已经成了问题。很明显由于他在这起残酷事件里的责任,很多人产生疑虑,如此不仁之君、心狠手辣之人他要真当上国王怎么办啊?就是说社会舆论在这个体制里能够对政治上层建筑发挥作用,所以它还有一个起用的压力反馈机制。 所以它在美国的国际关系评判体系里,打个分的话,沙特还是个可交往的对象。除非沙特爆发大规模民主革命,有可能发生政权更迭,美国面临着选边站的情况。像茉莉花革命期间的埃及,反对派的主张更契合美国的价值观,一旦它形成广泛声势之后,美国面临选边站,就必须从自己的理念出发,和反对派站在一起,而不是支持穆巴拉克镇压革命。 因此在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中都有一个“必要之恶”的概念。你的伙伴不招人喜欢、又有恶习,但是你有更要紧的敌人,你要制止一个更严重的后果,这时和那个不招人喜欢的伙伴联合就成为一种“必要之恶”。中东有对美国更严重的威胁力量就是伊朗,它发展核武器、支持黎巴嫩真主党、输出激进的伊斯兰革命,你觉得比起沙特哪个是更大的恶呢? “必要之恶”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一个现实,关键在于你如何确定“必要”二字。如何确定“必要”关键又在于你有没有一个大致完善的观念体系,你的道德底线在哪里。当然有人会说,杀二十万人保二十年平安也是“必要”之恶、有人说为了统一台湾死掉几百万人也是“必要之恶”,那我只能说,您这个“必要”廉价了一点,我确实和您说不一起去。 对于沙特的评价,我的观念体系是:从较长一段时间衡量,它对内并非是一个残酷嗜血的政权,没有对本国民众群体性的迫害和处决;对外不是一个扩张和激进的政权;同时它还有一个还能发挥作用的压力反馈机制,使得这个政权对事实的认知、和反应模式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致,不事实曝光还抵死不认错。像某某广场开枪杀死了若干群众,就抵死不认,愣说一个人都没有死,它还没有到那一步。那为了制衡伊朗,沙特可以作为必要之恶的存在,尽管它现在不民主。伊朗是远为严重的恶。 2012年的电影《林肯》里有这样一段台词,林肯解释他为了宪法修正案的通过,为什么也采取了一些不太光明正大的政治手段。他说:「公平、自由就像是一个罗盘,指南针只会告诉你最后目的地的方向,它不会告诉你路上哪里有沼泽、哪里有流沙。所以在你坚定地朝向它给你指出的方向前进的同时,得自己想办法克服路上的障碍。」 民主、自由、人权这些概念也像是罗盘指出的方向,可你在向目标前进的过程中,需要绕开路上的沼泽和流沙,某些人会挑你的毛病:你怎么偏离了正确方向了?说好的民主和人权呢?
评论于:
为什么沙特人权严重受损,但是美国依然支持?
在手机上浏览此页面
登录
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用户名或邮箱
登录密码
记住登录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已有帐号,立即登录
设置用户名
设置密码
重复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