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11月22日 00:00
事实与结论:
1、中国有超乎其他地方的农耕环境,特别适合农业。面积:沃土千里,良田万倾,气候与水利:亚洲季风,按时布雨,大江大河,水利资源充沛。
2、以农业为生的民族军事资源明显弱于游牧民族。首先是军事机动差,除了防御外,其他军事资源均弱于游牧族群。其次,农业生活使人贪图安逸,缺少武德和武略。经过历史迭代,中国农民特别顺从和适合被奴役
3、历史上除了汉武帝倾举国之力打败过游牧民族外,其他朝代均被游牧民族南下屠杀并奴役。
上述事实可以看出:
1、在冷兵器时代,农业国家的军事资源和实力不如游牧国家,基本上是十战九输。输的本质是因为农业觅食模式天生的不适合武装抗暴,就象食草动物没有坚牙利爪。
2、农业国家如果规模小,就会被灭绝或淘汰掉。如果规模足够大,就会被奴役,以被奴役的形态,靠数量规模获得生存机会。
3、中国农业人口特别多,因此象食草动物一样,靠数量生存,并演化出一整套食草动物的无神论意识形态。相对于游牧民族的有神论意识形态,无神论意识形态进一步弱化军事实力,崇尚有奶便是娘,有枪便是王,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数量生存哲学。
4、靠数量生存就象非洲的角马一样,狮群捕猎的时候不反抗,而是依靠角马群数量大,个体被吃的机会只有万分之一,幸存下来的机率其实要大于狮子捕食受伤(比如快速奔跑时的拉伤、扭伤)的概率。角马作为物种能够生存下来的唯一条件就是要有足够大的草场,只要草场足够大,这种四不象的物种就不会淘汰,那怕前有鳄鱼,后有狮子豹子猎狗。而这个物种一旦存在,就必然会有一套生存策略。即不反抗哲学。儒老佛皆是。越不反抗,世道越两极化,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形成奴役与被奴役的社会关系。
5、游牧、海洋、商贸民族之间势均力敌的社会关系会产生出强者之间的对抗性平衡,在平衡的基础上才会形成契约,共和,民主,分权的社会形态。
结论:天赋的优质的农业资源培养了角马一般的农民,并拥有一整套安于奴役的意识形态。同时由于基数庞大,杀不光,吃不完。只要其数量百分之几的游牧民族,比如女真族就能奴役他们几百年。
共产党先锋队也是一群边缘人组织成的杀手集团,很少一部分就能奴役整个中华族群几百年,现在才刚开始呢。
乐观地看,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进展,中国农业人口大幅减少,以农业奴役为基础的意识形态也趋于土崩瓦解状态。也许再过100-200年,自由、公义、法治社会才会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