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找回密码
发布
时事热点
中共禁闻
中国人权
维权上访
老1984存档
自由新闻社
开放社会资料室
雅典学院
国家局域网研究所
罗马假日公寓
时事热点
中共禁闻
中国人权
维权上访
老1984存档
自由新闻社
开放社会资料室
雅典学院
国家局域网研究所
罗马假日公寓
登录
注册
找回密码
更多资料
搜索内容
菩菩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有写...
关注
私信
文章
0
收藏
0
评论
63
版块
0
帖子
0
粉丝
0
10年6月10日 23:07
可是我连 www.google.com都打不开
评论于:
殷德义:学会使用谷歌
10年5月24日 18:21
柴静:令我土崩瓦解的采访 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unicornblog/24741.html
评论于:
《环球时报》记者称卢安克有“恋童癖”倾向
10年5月17日 23:25
不就是酒后撒欢么,放过她吧
评论于:
内地女记者投诉香港政府 称接受“邓小平托梦”
10年5月6日 22:44
好好的一历史老师,愣是让你们给热捧成了泄愤明星
评论于:
左派网站声称袁腾飞涉危害国家罪被捕
10年4月25日 12:32
楼主今晚再放谁的消息出来?
评论于:
传,周强任湖南省委书记 李小鹏任湖南省长
10年4月24日 19:41
张书记不能在新疆只呆个一年半载吧
评论于:
中南海布局:2012——2027
10年4月12日 23:58
挨千刀的东西, 下辈子投胎出来不知是个啥东西
评论于:
宋祖德:许晴在日本做女体盛
10年4月12日 18:34
小红伞提示特洛伊木马
评论于:
puf最新f翻墙绿色免安装版 下载
10年4月11日 23:52
日本共产党可说是这个时代颇为奇特的一个政党。 最初注意到日本共产党的奇特之处,是发现它的广告越是贫穷的社区越常看到,在那些富人居住区,就基本绝迹了。经过向相熟的日本友人讨教,才知道日本共产党的信条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最经典的著作依然是《资本论》。虽然他们的路线也根据日本的状况作些调整,比如放弃了武装斗争,但原则上力争保持建党时理想的 “原汁原味”。 日本共产党这种固执十分明显,苏联解体后,许多国家的共产党纷纷改名,而日共却坚持不改,志位和夫曾说过:“日本共产党不想象更换衬衫一样改变自己的名称,放弃共产党的老招牌。”他们对其他国家共产党所作的大幅政策调整并不看好,曾表示“二十世纪的世界没有成功的社会主义模式,而日共所要做的就是去探索一个成功的模式出来。” 这种抱着百年前路线不放的做法,在外人看来多少有些不知变通。要知道,不要说政治领域,即便是商界,《幸福》杂志一个世界前排出的世界一百强公司,今天还能留在这个排名中的只剩不到1/10。可见如果一个公司始终按照老辈子传下来的方法做生意,再大,也会在新的竞争对手面前败下阵来。然而,令人惊奇的是,这个日本共产党在日本政界却活得颇为稳定。比如,苏联解体,很多国家的共产党一落千丈,而日本共产党的活动好像没受什么影响,那之前有30多万党员,今天还是30多万;这次“平成大政奉还”,堂堂自民党在众议院的席位一下缩水到原来的1/3,而共产党则一席未加,一席未减。 不过,日本共产党的席位,也一直没有多少变化,支持者的数量,也没有多少变化。在政坛风起云涌之际,在政治史上最有激情的共产党,在日本却是个超级稳定的政党,一直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坏,也坏不到哪里去,真是让人奇怪的事情。 后来做了些研究,才发现,看来奇怪的事情,其实一点也不奇怪。日本共产党虽然政策纲领涵盖从日美关系到和平宪法各个领域,但从本质上说,它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原教旨主义路线的政策,使日本共产党一直是一个代表穷人利益的政党。 日本共产党,为穷人说话,甚至达到穷就是理的地步,看来有些像古代的侠客。 说“穷人”而不说“无产阶级”是因为按照“无产阶级”的标准,今天日本大量的白领,金领和高收入蓝领阶层也是无产阶级,但是他们对于共产党的纲领并不是很热心,他们有较大的择业自由度和通过契约直接向雇主争取利益的能力,并不很需要共产党这样的组织帮助。日本共产党在日本政坛最大的价值是代表低收入阶层的民众争取他们的利益,比如反对无端解雇啦,进行“春斗”要求增加工资啦。日本共产党依靠这些穷人,代表这些穷人,也帮助这些穷人,倒是大有古风。这就是为什么越穷的社区共产党广告越多的原因。 由于低收入阶层总是存在的,所以日本共产党总是有自己的群众。这样,无论政局怎样变换,共产党总是不会彻底倒掉。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在任何一个社会,代表穷困阶层利益的政治团体,一定会存在。如果不能合法地存在,就会不合法地存在。 但是,日本共产党为什么又不是发展得很快呢?其原因也在它的固执。一方面,在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穷人”的比例是有限的,这限制了日共的群众基础(铁杆群众大约500~600万人);同时,另一方面日共也不想扩大自己的群众基础,认为如果自己的群众超出“穷人”的范畴,自己就不是共产党了,而变成社会民主党了。这是信奉正宗马克思主义的日共所绝不能接受的。 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日本共产党做得再好也不会增加太多群众。这是因为,如果日本共产党为穷人争利益的工作做得不好,穷人不信任它,它就难以发展;而如果做得好呢,得到利益的穷人如果变成了有钱人,又离开了日共给自己划定的群众范畴。 而这一点,日共亦找不到办法来改变。按照日本共产党的观点,如果代表穷人以外的阶层,那就不是共产党了,穷人们一定会找另一个挂着别的名字的党来代表自己的利益,那日共就要崩盘了。 可是,如果只代表穷人,显然又不可能代表整个国民的利益,这就是其他阶层的日本人对日共兴趣不高的原因。真是一个悖论啊。如此,也许共产党真要变成日本政坛的“万年在野党”了。 作为一个中国人,看看这样一个不是执政党的共产党怎样生存和发展,或许也是一件挺受启发的事情。
评论于:
遭遇日本共产党企图颠覆国家政权
10年4月9日 20:36
一心一意做孙子才有前途 zt回忆我的同学毛新宇 不是一般的胖,八十年代大家都没怎么见过世面,没吃过麦当劳也还没领教过美国肉山式的胖子,所以那时候毛新宇的体形在学校里还是相当惊人,当时常用的客气说法是做裤子费布,就像说脸大的女生费雪花膏。 人胖点儿在中国不见得是缺点,至少美国人这么认为。几年前总统大选,好像是《新闻周刊》一篇文章讲选举中非政治因素的重要性说总统候选人千万不能胖因为美国文化把瘦高和诚实等同,作为对比那篇文章又说东方文化正好相反,胖在中国是诚实可靠的象征。要是按这么推理,从我们新中国成立到现在的几代领导人的体重的升降变化就可以大概推测出我们“全盘西化”或者说是“与国际接轨”的程度——领袖是胖子的时代我们往东;瘦子掌了权我们往西。总的趋势是越变越瘦了,比如朱镕基比请勿讨论政治话题瘦比江核心瘦大家都比毛主席瘦,当然,不可避免地中间也发生过一些瘦得不合时宜的情况,比如少奇还有耀邦同志,不过他们都及时地离开了领导岗位,从而维护了这一“体重政治学”定理的正确性。作为一个右倾机会主义资产阶级自由化分子,我每次看见温总理竟然这么瘦就觉得中国大有希望。 话扯远了,我是想说人胖点儿没事儿,不幸的是毛新宇还是个傻子——注意这不是一个爱称,也没有贬义,只是北京方言用来描述生活中智障人士的通俗说法。 毛新宇高中住校,我们班的范之豪是他室友,好多段子都是范说的,你要是能找到他估计能写一本《毛新宇秘闻实录》了。我们平常看见他也就是白天上课还有课间,不过这两个概念对于毛来说好像直到高中毕业也没彻底区分清楚,他经常上着课突然就站起来走出去,老师也从来不管。每天在操场上上体育的应该都能看见,他总是在校园里走来走去,念念有词地拿着一个地上捡的树枝比划。 毛新宇高一刚来的时候到小卖部买东西不知道需要交钱,各取所需,感觉像是刚从共产主义社会发配过来的。关于他的身世一开始大家还颇有好奇心,一阵子之后新鲜劲儿过了也就没人当回事儿了——除了他自己。比如上课,如果那堂课讲的是毛主席诗词或者是《反对党八股》之类的跟drhsr沾边的课文,他就会一反常态在教室里坐上一整节课,而且从始至终带着一脸的光荣就像这堂课是他的颁奖仪式。课下他兴致来了喜欢以“我爷爷”的名义给同学们封官,都是一些古代朝廷里的官位夹杂一些《西游记》人物,应该说历史是毛最拿手的科目,经常能考五六十分,其他科目一概不及格或者干脆不考。据说当时在初中的孔冬梅跟毛新宇正相反,特别不爱听人提drhsr。要是为煽情,我好像有必要说现在想起来他那种想不断提醒你他的身世的着急劲儿其实有种傻子特有的简单和诚恳——可惜当年我们还没有学会这个套路,中学生对班里一个性格孤僻举止怪诞的胖子会是什么样的态度可想而知。 葛优回忆他的发家史的时候讲过一个故事,说他刚出道那会儿在一个小话剧团当演员演一个县长怎么着都觉得不像,特苦恼,后来一个老师跟他说其实这不赖你,一个人在台上看着像不像县长全靠周围演员的表演,要是他们不配合,你越演得到家就越别扭。谁要是觉得这个说法说服力不够,可以去找一张金正日视察基层的照片来琢磨琢磨。毛新宇没有小金命好,常有无聊的低年级的小孩儿课间围上来,说:毛新宇,给我们封个官儿吧~,毛一开口那帮孩子就哄笑。上课铃响大家满意地各自散开剩他一个人在操场上,那个场面中的残忍让人想起某一类鲁迅爱写的课文。 北大附中的三年还是给过毛一点温情的。范之豪说毛新宇饭量大可他妈要求学校食堂对他的伙食严格定量,饿了同宿舍的同学也不许给他东西吃。学校的一个门房从前当过兵对毛主席有感情,毛新宇总是在晚上跑到西门的小平房里吃看门老头给他买的蛋糕。 记得毛还闪光过一次。有一回《北京青年报》上赫然出现了一篇署名“新宇”的散文,在那之前不记得是什么纪念日毛跟着一代表团去了朝鲜给毛岸英扫墓,那篇文章大概就是他在朝鲜的见闻,其中当时被同学们广为传颂的一句话是:“我怎么也不能相信大伯就是眼前墓碑上这三个冰冷的字”——大家怎么也不能相信“新宇”就是面前这一位目光游移拿着树棍挥舞着的同学。让我对他的态度有所改变的倒是范之豪提起的一件小事,他说后来毛新宇一度在宿舍里偷偷喝减肥茶,被他看见了还不好意思地想藏起来。我想也许毛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傻,after all. 中学毕业毛新宇去了人大,据说他妈先到北大去游说过,招生办公室的头儿跟她好听的说了一大通最后表态说:欢迎毛新宇同学“报考”北京大学。 上大学以后的故事就都是道听途说了,比较可靠的一个是班里一个也上了人大的女生讲的。她说大一那年毛新宇看上了一个她们宿舍的同学,经常到宿舍来找(八九年夏天以前北京大部分高校的女生楼男生是可以自由进出的),通常一有人报信说毛新宇上楼了那个被追的女生要是在宿舍就赶紧到别的屋躲起来,问题是毛太执着,经常会表示要坐在房间里等她回来,于是她们想了一辙:一个人假装出去打水,门口转一圈回来说:“哎,我刚才在哪儿哪儿哪儿看见那谁谁了~”毛新宇一听就坐不住了,立刻抬屁股走人。据说这个拙劣的小品竟然屡试不爽。 后来我再没当面见过毛新宇,不过隔长不短的会在各色媒体里看到这个名字。令人替他高兴的是有了职业演员们的配合,他喜爱的“我爷爷的孙子”这一角色演起来比从前轻松多了,而且有越来越像那么回事儿的趋势。正如英国报纸离不开他们的女王,我们的新闻事业也离不开毛主席他老人家,他们有他们的两个小王子,呼而嘿呦我们有我们的一个毛新宇博士。千万不要低估我国市场经济中对“毛”字的内需,既然清朝皇帝一个冷门亲戚的野史都能拍成轰动全国的电视连续剧,《“神五”圆了爷爷的飞天梦》这样的报道怎么能不让神州人民激动不已呢?激动之余我常常很感激我们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质,比那帮无聊的英国小报记者简直强太多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 唯一让人放心不下的是毛新宇整天被媒体娱乐圈的人拉来推去的,万一被市场给腐蚀了失去“伟人之后”的本色那可就真是“亲者痛、仇者快”了。前一段在网上看到一个白岩松访谈毛新宇的视频链接,点过去的时候我还真替他捏了把汗。在他开口说了第一句话之后我放心了——看着他说“爷爷”两个字的样子,我知道这还是我认识的那个毛新宇,就像在上一堂普普通通的毛主席诗词课。 http://bbs.hoopchina.com/1182161 ... ;utm_medium=twitter
评论于:
传毛新宇恐非毛泽东孙子
加载更多
在手机上浏览此页面
登录
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用户名或邮箱
登录密码
记住登录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已有帐号,立即登录
设置用户名
设置密码
重复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