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社记者-1984bbs
路边社记者的头像-1984bbs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有写...

10年7月5日 11:52
2010-07-03 中国警方在1983年第一次开展“严打”,此后在1996和2001年有两次。今年六月中国公安部要部署了第四次为期7个月的第四次“严打”。本台记者闻剑为此邀请在中国的黑龙江律师韦良玥和中国天网人权事务中心主任蒲飞进行讨论 记者:“因为严打涉及到是法律问题,我首先问一下韦律师,韦律师你认为这一次为期七个月的全国第四次严打能和过去不一样吗?” 韦良玥:“本身的‘严打’这个词可能是在国外都不会这么去做。正像有的学者所谈到的这种严打确实违背法治精神。应该说我们国家最根本的法律还是《宪法》,《宪法》也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但是这种严打它往往是在法治、法律规定以外的,甚至可能突破法律规定的一个界限进行对犯罪的一种打击。从我们律师来看呢,无论是在任何时候作为司法行政机关包括公检法在执法过程当中都不应该离开法律的严格的这种规定的界限。但是往往在严打过程当中,特别是法律规定这个程序、标准掌握得不好。” 记者:“那接你的话我再问一下蒲飞浦先生,观察1983年,1996年和 2001年的三次严打。就像有人所说的‘这三次严打都是运动式的严打,都摆脱不了一阵风的结局’。严打过后一段时间社会环境又会回到以前,并没有本质上得到改善,社会矛盾并没有得到多少缓解,老百姓的安全感也没有得到多少提高,因为这一次全国第四次严打的主要原因根据官方公布的消息是因为老百姓的安全感下降。这次严打的期限是七个月。那刚刚韦律师的评论这个严打期间会影响到法律应该的公正、公平、公开和它的恒久性。那你看这次全国第四次严打能与过去的三次严打不一样吗?” 蒲飞:“从现在看到的迹象来看,它与过去的严打有些不一样的地方,而且历次运动式的严打它最后并没有对社会的和谐或者社会的稳定起到任何的帮助,反而促进了很多恶性案件的发生。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当年白宝山案件,白宝山最早就是在83年严打的时候被抓入监狱被判徒刑的,从此产生了对社会的报复心理,然后来犯下很有名的白宝山的系列枪案,就是枪杀军警的枪案。它这个严打,它当时有很多判决的严打的整个抓捕过程都是非法治的,甚至还是非理性的。在严打时曾经有人因为偷窥而被枪毙,这在全世界任何国家都不会存在这种现象。它这个严打还导致了大量的冤假错案,就是过度惩戒案件的发生,到最后会出现庞大的上访群体。在北京很多上访的人员岁数比较大的往往就是83年严打的受害者。而且它这个运动式的严打不以法治为准绳,而是以长官意志为准绳,这种严打它到底能维护法律还是维护长官的个人意志?这应该是结果很明确了。” 记者:“但是有的专家分析这一次严打与过去的三次不一样,因为前三次都是由各地的党委牵头,公检法一起上阵,更多的是体现国家暴力实施的专政行为。针对的是一切治安犯罪案件贯穿着整个刑事司法活动。但这次不一样的地方是在‘是公安部一家的执法行动,是出于加强治安保卫工作的需要’。他们这种解释有没有道理呢,蒲先生?” 蒲飞:“我认为他们这种解释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他们还是忽略了一些实际的情况。在很多地区公安局的局长就是当地的政法委书记,中国的司法体系是由政法委管理所有的司法机关,也就是说这个公安局长仍然可以在严打期间很正常地指挥检察院的检察长和法院的院长。这种政法体系的存在它不可能让这个严打变成只公安部的严打,它仍然还是一个政法系统的严打。” 记者:“好,那我问一下韦律师,那韦律师你同意吗?” 韦良玥:“我认可他这个观点,而且在我们这个国家,公检法的这种相对独立性根本体现不出来。也就是说,作为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在检察机关很难不起诉。那么作为检察机关起诉的案件法院很难不判决。所以说在法律形成这种互相制约的机制在实践当中是无法落实,无法实现的。从我这个角度来讲,我倒是认为这种严打很难甚至达不到作为严打最终确定的一个目的,因为从现在这个严打也好,在之前的几次严打也好,它可能最终的目的是想形成一种社会安定的环境。但是据我所知,在严打的期间老百姓也好,从我们这个法律研究人员的角度也好,感觉不到这种安全。严打本身,严打期间感觉不到这种安全;另外一个呢我认为解决社会矛盾的方法、方式不是通过严打这种方式能解决的。那么它需要一种社会的疏导、梳理,需要确立一种社会能得到社会公平的这么一种机制,我认为现在社会矛盾发生的根本的原因并不是我们国家的司法机关没有对真正的犯罪者依法进行惩治,而是因为现在这个社会的公平取得或者获得公平的渠道并不是很畅通。” 记者:“好,那蒲飞你怎么看呢?” 蒲飞:“从严打这个态势来看,我认为老百姓的不安全是一部分,从另外一部分来讲,他们也认为社会的整体稳定程度是不是到了一个临界点?是不是到了一个比方说危险系数较高的一个程度了?我个人认为老百姓的不安全感并不是来源于所谓社会上的犯罪分子,它是来源于这样一个权力不受制约的政府。老百姓对自己财产的安全感往往是由于城管队、拆迁办来搞出来的,他并不是黑社会的欺行霸市搞出来的,这是很少的一个现象。” 以上是本台记者闻剑与中国黑龙江律师韦良玥和中国天网人权事务中心主任蒲飞讨论中国正在进行的第四次严打。
10年6月24日 10:35
美国之音 原定6月22日由香港一家出版社出版的前总理李鹏的六四日记,在最后一刻因“版权问题”被迫喊停。据消息人士透露,出版搁 浅是因为中共高层的政治压力。 计划出版《李鹏六四日记》的香港新世纪出版社的出版人、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政治秘书鲍彤之子鲍朴,6月 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几个月的验证和排查,他以及相关人士都确信李鹏日记的原稿是真确的。目前由于“版权问题”,鲍朴在蒙受巨大经济损失的情况 下,在此书出版的前3天被迫停止出版。据认为,这更加印证了李鹏日记的真实性。 *消息人士:中共高层极为关注* 北京一位 了解鲍朴出书过程和北京高层一些情况、要求记者不透露其姓名的消息人士说,前总理李鹏坚决不授权给鲍朴出版他的日记,认为是个政治事件,高层有批示,为此 专门成立了李鹏日记的泄密专案组,查得很严,作为一个政治案件在抓。 这位消息人透露,目前李鹏本人成了这件事的督办者,一天几次过问此 事,询问调查得如何。不过,现在书不出了,可能稍微松口气。 这位消息人士还透露,出版人鲍朴本人以及他的父亲、目前仍被中国政府软禁在北 京的鲍彤都承受了沉重的压力,鲍彤本人目前连电话都不接了。所以,鲍朴只能以不出书作为牺牲,平息事态,一来避免因此触犯香港的版权法,二来也是要保护给 他材料的中间人。 *李鹏六四日记具重大史实意义* 这位消息人士说,由于李鹏在中共内部的政治地位,可以随意调阅党内机密 文件和中央文献,因此,虽然他的手稿是以日记的形式,但其作为史料的价值是很大的,远远高于鲍朴的香港新世纪出版社去年出版的、曾引起轰动的赵紫阳口述回 忆录《改革历程》。而更由于李鹏日记所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尤其是以邓小平为首的几位中共老人背着总书记赵紫阳和常委胡启立,在邓小平家里就将政治局颠覆 了,给六四定性和下令镇压的史实,触动了中共的敏感神经,因此, 此书的出版问题非同小可。 这位消息人士说,虽然鲍朴说,新世纪永远不会 出版此书,但目前至少搞清楚李鹏日记的真实性,而且网上也流传开,因此意义还是很重大的。 鲍朴星期三在接受美国之音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不 愿再谈论《李鹏六四日记》的出版问题,既然现在书不出了,以后也不会出。 据报导,洛杉矶民运社团通过美国西点出版社在近日内出版了《李鹏 六四日记》。鲍朴表示,他不了解洛杉矶版本李鹏日记的事情,也不愿发表评论。 他说:“确实是不知道,也没有上网看。洛杉矶的情况我也不太 清楚。我没有感觉,我没有任何感觉,也不会那什么,现在不会有感觉,以后也不会有感觉。” 李鹏日记透露了当年中南海高层对如何处理八九民 运存在明显分歧,1989年5月20日凌晨北京实施戒严和调动军队进入北京,是邓小平5月17日拍板决定,除了赵紫阳,所有人都支持邓小平的决定。记者采 访的消息人士认为,李鹏在表明自己的政治正确,认为他自己在六四事件中的作为正确的过程中,透露了许多关键史实。
10年6月23日 09:52
2010-06-23 香港蘋果日報 “外参”月刊惊爆,胡锦涛的韩文翻译张留成向韩方泄漏胡锦涛与金正日会晤机密被判死刑。图为胡锦涛今年5月与到访的金正日会晤。 中共内部又爆间谍案。据“外参”月刊昨爆料指,曾任胡锦涛翻译的中共对外联络部(简称中联部)处长张留成,被南韩情报机关收买,充当南韩间谍,出卖胡锦涛与北韩最高领导人金正日会谈机密,在近期遭处决。 报道指,张留成身为中联部二局(即亚洲局)韩朝处(负责南韩和北韩事务)处长,曾2005年跟随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出访北韩,以及在北韩领导人金正日在2006年来华访问期间,担任胡的翻译,但他涉嫌向南韩当局出卖胡与金两人会晤的机密内容,令中国和北韩两国顶级机密外泄。 禁朝鲜族人任敏感职位 据悉,事件令胡锦涛大为震怒,更引起中共高层对间谍活动渗透到党政中枢而担忧。但因朝鲜半岛问题十分敏感,为免影响与南韩关系,中方惟有秘密处决张留成。事后,中共内部作出决定,今后凡涉及朝鲜半岛敏感部门的核心主管人员,不再安排朝鲜族人士出任。据透露,张与中共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一样曾留学北韩。但张的具体身世不详。 据报道,中国国家安全部早前曾部署一次名为“春晖行动”,专门针对日本,南韩和北韩的反间谍行动,落网者包括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前副所长金熙德,传他充当南韩间谍;另一落网者是社科院韩国研究中心前研究员,国务院朝鲜半岛专家李敦球,他涉向北韩出卖情报。据悉,金,李均属朝鲜族人。 2007年2月,中国驻南韩大使李滨遭中共当局拘捕。传他因为喜欢喝酒,在酒席间向南韩情报机构泄露国家机密,后来他被开除党籍和公职。2007年11月,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理事,解放军大校王庆前因向日本人泄密,被军事法庭判死刑。同年底,新华社外事局原局长虞家复,因涉向美国和南韩情报机构出卖情报,与夫人一起被安全部门逮捕。 江泽民智囊妻成日目标 报道指,针对外国情报机构渗透,中共反间谍机构相当紧张。曾是江泽民首席智囊的现任中共书记处书记王沪宁,早年秘密再婚,新娘是小他12岁的复旦大学外交关系博士萧佳灵。婚后,萧到日本东京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原定为期一年,但不到八个月即匆匆回国,原来是国家安全部门获悉,萧在日本已被日本情报机构关注,有可能会被策反,遂报告有关部门,将她紧急召回国。 “外参”明镜集团属下月刊,创办人是何频。他曾因创办多维新闻和出版多种中共政坛内幕书籍而受外界关注。 本报记者 近年中共揭发间谍事件 •中联部韩朝处处长,胡锦涛翻译张留成,充当韩国间谍近期遭处死。 •社科院日本所前副所长金熙德(图),涉嫌替韩国当间谍,去年初遭拘捕。 •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理事,军方大校王庆前,向日本人泄露军事机密,07年被判死刑。 •新华社外事局原局长虞家复(图),涉嫌向美国及韩国情报机构出卖情报,在07年底被国家安全部间逮捕。 •社科院办公厅处长陈辉,将中国对日外交政策文件交日本外交官,05年被判囚13年。 •中共解放军少将,空军指挥学院院长刘广智(图),因为替台湾当局出任间谍,在04年被中共处死。 资料来源:“苹果”资料室 朝鲜半岛火药库掀间谍战 中共的东亚问题智囊沦为间谍,给东亚地区近年频发的国际危机增添另类诠释。有专家指,因朝鲜半岛已成为东半球的“火药库”,各国都利用中国刺探情报,日本,南韩等国媒体近年纷纷增派记者,驻中国与北韩邻接的辽宁驻点采访,可见一斑。 中共智囊成收买目标 专家指,外国情报机构将中共智库研究人员作为收买对象,皆因这些人能接触到不少内部文件,了解机密,通过他们可间接了解中共对东亚局势的决策内幕。境外情报机构大多以“学术交流”名义,向中国智库埋手,这样既便于掩饰,也容易让被收买者上钩。 此外,北韩也在中国大搞谍战,以30万至50万美元(约233万至389万元)一人的高价,在与中国接壤的延边发展间谍,如近年延边国家安全局三名朝鲜族间谍,包括一名处长,一名科长和一名科员,被北韩间谍重金延揽,至使中国派驻北韩的数十名特工神秘失踪。 三名叛谍最后被中共处决,延边国安局大换血。 本报记者 中联部掩饰情报收集工作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简称中联部)成立于1951年,是中共中央负责对外工作的职能部门。官方宣称,它的工作性质主要是研究国际形势和重大国际问题发展变化,向中共提供有关情况和对策性建议;处理中共与外国政党,政治组织的交往联络等。 向外国“输出革命” 过去几十年,中联部一直被视为中共神秘部门,皆因在毛泽东时代,中联部还负有向外国“输出革命”的使命,特别是一些国家的激进共党组织,多透过中联部获得中共精神甚至物质支持,令这些国家政府备感头痛。 冷战结束后,中共渐放弃输出革命,中联部也渐回归正路,担当中共与外国政党联络的机构。但由于中联部本身负有收集外国政党情报功能,于是成为中共情报机构对外工作的掩护,军方和国安等部门不时会借此平台,开展对外情报收集工作。亦因如此,中联部工作人员往往容易成为外国情报机构青睐的目标。 本报记者
10年4月27日 11:51
来源: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网传南京6月将有大地震,谣言!   本报讯(朱姝) “美国宇航局、美国国家地震台网预测:中国南京大地震将于2010年6月13日降临。震中为江苏省南京市,震级为7—8级左右。”近段时间,网上热传一个名为《南京6月13日将有7—8级大地震》的帖子,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并扩散到市民社会生活之中,产生了消极影响。   昨天,记者发现,南京市地震局网站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南京近期发生7级地震是谣言》的文章,公开回应:有关我市要发生7级地震的谣言纯属无稽之谈,请广大市民不要相信,更不要传播,以免对本人和他人的生活产生影响。   不光南京 多个地区被传有大地震   “据江苏地质勘测局发布消息:南京江宁区有超过76%的温泉出现水温上升、水色变黑等现象。有关专家已于4月20日上午10时许抵达南京市,经相关勘测仪器探测表明:地下轰鸣声增强,相比以往"提高"了五十五个分贝。预计此次6月13日南京大地震,其相连县市如镇江、常州、无锡、滁州等都会受波及。”记者昨天一打开QQ,就有这样的链接出现。不光记者,周围的好多人都曾经收到过这样的消息。   而在网上输入“6月13日地震”,就立即弹出了200多万个帖子。记者注意到,在这些帖子中,不光有预测南京要大地震的,还有预测佛山、陕西、河南等好几个地方“有地震”。“光从这一点说,也肯定就是谣言。”省地震局副局长张振亚表示。   时间地点太具体肯定是谣言   其实,地震谣言已经“盛行”了很长时间。从今年年初开始,网上不断出现哪里要发生大地震,或是哪天某个时刻要出现几级地震的传言。   “其实目前地震谣言的主要内容也很雷同。”南京市地震局专家说,比如把一些自然现象,如由于气候返暖果树二次开花,春季大地复苏解冻而引起的翻砂、冒水等现象,误认为是地震异常,这也最易成为地震谣言的“依据”。   “其实判断地震谣言很简单。”张振亚说,超过目前预报的实际水平,时间、地点等要素十分“精确”的所谓地震预报意见,如传闻中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非常具体,甚至发震时间精确到“上午”、“晚上”,就是地震谣言。“目前,人类对于地震认识还很少,能预报出哪天在哪发生几级地震是不可能的事。”   据悉,《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二十九条已明确规定:国家对地震预报意见实行统一发布制度。全国范围内的地震长期和中期预报意见,由国务院发布;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地震预报意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程序发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报意见及其评审结果。   为什么会产生谣言?   ① 把一些自然现象,如由于气候返暖果树二次开花,春季大地复苏解冻而引起的翻砂、冒水等现象,误认为是地震异常。   ② 地震部门正常的业务活动,如野外观测、地震考察、对某种前兆异常的落实、防震减灾宣传等,引起猜疑。   ③ 来自海外蛊惑人心的宣传,或别有用心的造谣。   ④ 受封建迷信思想的蒙蔽而上当受骗。   怎样识别地震谣言?   ① 超过目前预报的实际水平,三要素十分“精确”的所谓预报意见。如传闻中发生的时间、地点非常具体,甚至精确到“上午”、“晚上”。   ② 跨国地震预报。如果传说地震是由外国人预报的,那肯定是谣传,因为既不符合我国关于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也不符合国际约定。   ③ 对地震后果过分渲染的传言。特别是强震发生后常会出现“某个地方将要下陷”“要遭水淹”,这种耸人听闻的消息也是不可信的。 发帖谣传地震,拘她 本报讯 一名年轻女子在网上发帖散布谣言,称南京近期要地震。昨日,南京浦口警方传唤了发帖者。目前,该女子以扰乱公共秩序被警方行政拘留。    4月25日晚9时许,南京警方发现,有人在互联网上发帖散布谣言称:南京近期要地震,大家要有所防备。网警部门迅速安排专人调查此事。昨天下午4时许,浦口警方根据线索找到了发帖者丁某。经查,丁某,女,25岁,经营一家时尚摄影中心,平时喜欢上网发帖。25日晚7时许,丁某在一好友的QQ空间内看到了一个标题为“专家预测南京有地震”的帖文,联想到最近看的电影《2012》中的恐怖场面、青海玉树地震和最近南京反常的天气,丁某越看越觉得害怕。   随后,丁某在论坛的“婚后空间”和“浦口论坛”上将该帖文转载,很快就有数十人跟帖。直到有网友指出此帖的许多不实之处时,丁某才意识到此帖文是谣言。经核实,此谣言为抄袭近日网上出现的另外一条陕西地震谣言内容。昨天下午,南京市地震局也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南京近期发生7级地震是谣言》,对其帖文进行了辟谣。   昨天晚上9时许,浦口警方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以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对丁某行政拘留。警方提醒市民,不要轻信网上谣言,更不要在网上发布没有任何事实根据的帖文。(宁公宣 罗双江)   微博揭秘:转帖女子不知是谣言   发帖者丁某,女,25岁,经营一家时尚摄影中心,平时喜欢上网发帖。4月25日晚,丁某在一好友的QQ空间内看到了一个题为“专家预测南京有地震”的帖文,联想到此前看到的电影《2012》中的恐怖场面、青海玉树地震和南京反常的天气,丁某越看越觉得害怕。随后,她在西祠胡同的“婚后空间”和 “浦口论坛”上将该帖文转载。直到有网友指出此帖的许多不实之处时,她才意识到此帖文是谣言。
10年4月20日 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