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头-1984bbs
罐头的头像-1984bbs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有写...

10年8月6日 16:06
10年7月14日 12:48
2010-07-14 11:16:56 来源: 中国广播网(北京)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事件】沪宁高铁开行搅动沪宁城际交通原有的格局,两周来公路、铁路、航空均受不同程度影响。 中广网北京7月14日消息 目前沪宁高铁仍然处于吃不满的状态,只有直达列车上座率良好。对此,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王健特作如下点评。 王健:刚才有一条连线说高铁,说沪宁高铁可能很多车还是不能满员,可能有些媒体也报道了,一些人也有怨言,觉得是个浪费。说白了,其实高铁是我们一个拳头产品,而且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典范,放在十年前谁也想不到中国今天的高铁能发展到这种程度。我们不仅提升了自己的能力,而且出口到很多的国家,包括奥巴马本人很多的领导人看到中国高铁,或者看到中国高铁技术,都是大加赞叹,都希望引进这项技术。 的确,我们的铁路技术出口到一些国家,对于高铁,无论是武广高铁、郑西还是沪宁,每次运营之后都会有人挑刺、找茬,我觉得是不应该的,或许人家本意不是找茬,只是批评,高铁吃不饱,其实我们想想,几年前绿皮车包打天下的时候,我们坐在绿皮车里当时想什么,当时想要是有高档一点的车,没这么多人我也愿意,现在这种车真的出现了,却有另外的担忧,这车怎么坐不满啊?谁说高铁必须满员才是成功呢?谁说非得像绿皮车那样挤的像沙丁鱼一样高铁才算成功呢?其实我在好几个国家坐过类似的铁路,一节车厢有一两个人,有的时候一两个人很不错了。我们看唐骏在他的自传里曾经写到,当然唐骏最近在风暴眼里头,我们也不说了,他曾经写到,他看见一个日本的服务员在一些空的车厢,推一个小车卖东西,推到一个空的车厢里向空的车厢鞠躬,当时给他震撼很大,那节车厢是空的啊。所以需求是多元化的,有的人可能财力有限,我就坐绿皮车或者长途公共汽车就行了,有人觉得动车也就不错了,还有人希望有更多的个人空间,更加舒适一点坐高铁,我觉得谁也别强加给别人,无论怎么样,高铁都是一个时代的进步,都值得赞扬而不是批评。
10年7月14日 12:47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0年07月14日11:08我来说两句(0)复制链接打印大中小大中小大中小  中广网北京7月14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0时50分报道,沪宁高铁开行搅动沪宁城际交通原有的格局,两周来公路、铁路、航空均受不同程度影响。下面我们连线中央台世博前方报道组记者吴善阳,了解详细情况。   主持人:介绍一下沪宁高铁的运行情况。   记者:目前沪宁高铁仍然处于吃不满的状态,只有直达列车上座率良好,经过调整,沪宁城际高铁直达车由两对增加到15对,上午的几班车出现满员的状态,但整体上座率并没有大幅提高,部分中间停靠的车次大概上座率在50%左右。由于动车组全部取消,只有部分过路的动车组受到追捧,一票难求,沪宁高铁开通以来的高票价和并不快捷的长途客运带来了难得的机缘,从铁路也分流了大量旅客,曾经被动车挤压的客流出现了明显的回流,近几天,长途客运总站是每天客流达到2.7万人次,比平时多了5千多人次。航空方面,票价都包含了整体票价当中,因而对票价并不敏感,变化不大,东航正在推进远程值机,开到昆山等地。   主持人:沪杭高铁不久也要开通了,这样一来长三角将进入一个高铁时代,长三角的旅客对于高铁有怎样的建议和期待呢?   记者:我们最近也是采访了一些游客,世博园里有很多来自长三角的旅客,他们对高铁的快速和便捷是十分认同的,但是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些问题。主要建议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是他们认为高铁应该有试运营的周期,进行设备、设施、运营管理和客运市场的磨合、适应,这期间原有的交通方式应该基本保留,提供市场自由选择的空间。第二,动车组具有一定的优势,受到一部分旅客的青睐,应当适当的保留,让旅客有更多的出行选择。第三,也有不少旅客反映,直达车和中间停站车花费时间是相差很大的,现在实行统一票价是否不太合理,应该有所区别。
10年6月30日 1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