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icool-1984bbs
musicool的头像-1984bbs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有写...

10年9月29日 21:16
http://news.163.com/10/0929/19/6HP7CNTJ00014JB6.html 2010-09-29 19:08: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中新网9月29日电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29日上午就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研究进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要深刻认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着眼于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更加积极主动地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高培勇教授、政治学研究所房宁研究员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性课题,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性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我们解决好人民内部矛盾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由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短期内难以根本解决,人民内部各种具体利益矛盾难以避免地会经常地大量地表现出来。虽然人民内部矛盾是在全体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但必须高度重视,下大气力做好工作,以激发社会活力、增强人民团结,促进党和国家事业更好发展。 胡锦涛强调,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责任,创新机制,统筹兼顾,落实措施,认真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依法保障人民权益,不断提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能力和水平,扎实做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各项工作。 胡锦涛就扎实做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工作提出4点要求。 一是注重从源头上减少矛盾。要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不断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打牢物质基础。要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坚持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部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各项决策符合客观实际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二是注重维护群众权益。要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落实到社会管理各领域和全过程,善于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依法保护群众权益。 三是注重做好群众工作。要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宣传教育,推行领导干部接待群众制度,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及时了解群众心声和实际需求。 四是注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管理发展变化,积极推动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健全民主制度,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基层基础建设,提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能力,加强社会组织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社会管理信息化水平。 胡锦涛强调,提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能力和水平,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加强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探索新思路新办法,创新和完善体制机制。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贯彻群众路线、切实转变作风,多做顺民意、解民忧、得民心的实事,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
10年9月27日 17:02
http://news.sina.com.cn/s/p/2010-09-27/163321180588.shtml http://www.sina.com.cn2010年09月27日16:33东南网 詹爱村和老伴黄根华   东南网-海峡导报9月27日讯(本网记者 蒋全德/文 梁张磊/图) 对很多五六十岁的人来说,红色歌曲是他们的青春记忆之一,而对于家住瑞景社区的詹爱村老人来说,以《东方红》为代表的红色歌曲,不仅仅是他们的记忆,还是情歌,甚至是救命歌——— 6年前,她正是靠唱这些红歌,把被车撞成植物人、昏迷了7个月的老伴黄根华唤醒的。   詹爱村和她老伴今年都是61岁,两人来自龙岩新罗区。说到他们的相爱,詹爱村脸上露出了一丝红晕:“我们是在宣传队时相识相知的,他会拉二胡、吹笛子,而我歌唱得很好,两个人就这样好上了。21岁那年,我们结婚了。”尽管家庭条件一般,但黄根华做木工,努力赚钱养家,贤惠能干的詹爱村则操持家务,两个人很少红脸,“结婚40年了,我们吵架次数没超过5次。”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4年2月22日,黄根华骑着摩托车出去做木工时,被一辆皮卡车撞飞。“他的脑部受到重创,送到龙岩市第一医院后,一直昏迷不醒。住院10多天,没有任何效果,医院下了几次病危通知书,一些医生也悄悄告诉我们,放弃吧……”   面对厄运的挑战,平时文弱的詹爱村一下子坚强起来:“刚开始我也很害怕,一个人时常流泪,但过了几天,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住,孩子们在看着我呢。”于是,她跟孩子们都说:“我在电视上看过植物人苏醒的奇迹,我相信(奇迹)也能同样发生在你们爸爸身上,但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几个孩子说:“只要爸爸有一口气在,我们就决不放弃。”   于是,詹爱村和孩子们分工,自己主要负责照顾老伴,而孩子们去 筹医药费(肇事方赔偿的20多万远远不够)。然而,电视中几分钟内发生的奇迹,轮到自己在现实中一天天去实现时,詹爱村才发现这是那么难——— 由于事发时是冬天,天气很冷,为了防止老伴长褥疮,詹爱村每天除了用管子解决他的进食问题外,还要给他泡脚;为了唤醒丈夫的记忆,詹爱村每天跟他说话,并在他耳边轻轻哼唱着两人谈恋爱时唱的《东方红》等红色歌曲……   他们的真情终于打动了老天爷。在黄根华昏迷了210天后,一天,詹爱村正在唱歌时,突然看见老伴的手动了,这让她看到了希望。考虑到医院房间小,康复治疗不方便,她把老伴带回家治疗。就在回家的半个月后,一天晚上,正在看电视的詹爱村突然听到一个声音:“电视真好看啊!”她一看坐在轮椅上的老伴,嘴巴正一张一合的,“他会说话了”。惊喜的詹爱村马上打电话告诉在厦门工作的儿女们,全家人兴奋得一夜未眠。   然而,为了这个奇迹的出现,全家人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尤其是詹爱村,不仅体重从老伴出事前的100多斤降到了78斤,还因焦虑过度患上了高血压。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2007年,儿女们把父母接到了厦门居住。   在老伴和家人的悉心照顾下,黄根华的身体恢复得很快,目前已能借着拐杖慢慢走路了。虽然口齿还不是很清楚,但谈到老伴对自己的恩情,他说:“等我好了,我要继续去做木工,赚钱好好报答她。”而听着老伴的话,詹爱村开心地说:“你要早点好起来,以后我们要一起去公园里唱歌、跳舞。”   串串谭:奇迹之门 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放心,这不是刘谦在玩魔术忽悠你,而是用真实的例子告诉你:奇迹并非不可能。   远在天边的,是近期一位澳大利亚母亲紧紧拥抱着已被宣布死亡的儿子,结果他死而复生了。   近在眼前的,是福建一位女人天天在植物人丈夫耳边唱红歌,唱了200多天后,他被唱醒了。   她们,让我想起了韦唯的歌: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   一次次拥抱,一首首红歌,简单的动作背后则是坚强的意志与深沉的爱,在无私地奉献爱中,死神也望而却步。   所以:奇迹之门只为心中有爱的人开放。 □红猪侠
10年9月27日 08:34
http://news.163.com/10/0927/06/6HILBSAM0001124J.html 2010-09-27 06:00:30 来源: 人民网(北京) 核心提示:9月27日,370多件反映中国廉政文化的文物将在国家博物馆开展,并向公众限额免费开放。参展文物包括:胡锦涛于2002年考察西柏坡期间自付饭费的收据、朱德的扁担等。此次展览由中纪委、监察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主办。 2002年12月,胡锦涛考察西柏坡期间自付饭费的收据。(人民网记者文松辉翻拍)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早期版本。(人民网记者文松辉翻拍) “朱德的扁担”,见证了朱德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情怀。(人民网记者文松辉翻拍) 人民网9月27日报道 胡锦涛于2002年考察西柏坡期间自付饭费的收据、朱德的扁担、方志敏的《清贫》手稿、李白唯一存世的手迹《上阳台贴》、西周“大盂鼎”等370多件反映中国廉政文化的珍贵文物27日将在国家博物馆开展,并向公众限额免费开放。 文化部党组成员、中纪委驻文化部纪检组组长、展览组委会常务副主任李洪峰昨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 由中纪委、监察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主办的《浩然正气满乾坤——中国廉政文物精华展》将于9月27日至10月31日在国家博物馆展出,这是继2008年举办的“全国廉政文化大型绘画书法展”之后的又一次大型廉政文化展览,也是建党建国以来关于廉政文物方面的首次主题展览。 由国家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承办的本次展览,在全国范围内征借了370多件文物,包括48件一级、珍贵文物,涉及古籍、书法、绘画、青铜器、瓷器、竹简、碑拓、生产工具、生活用品、书信手稿、珍贵照片、文献资料等不同类别。在展览的布置上,以时间为线索,将展览分为历史镜鉴和廉政风范上、下篇。上篇反映了历史先贤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下篇鲜明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中不断探索反腐倡廉建设的规律,不断丰富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理论和实践内涵及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化中,以崇尚廉洁、鄙弃贪腐为核心的廉政文化始终占有着重要地位。此次参展的西周“大盂鼎”、“召伯甘棠图碑”、“杨震却金碑”、宋刻本《资治通鉴》、文天祥行书上宏斋贴卷、反映朱元璋重典治吏思想的《大诰》、王冕画作《墨梅图》、石涛的《爱莲图》、海瑞行书札、于成龙行书格言轴、林则徐行书、李大钊手书赠与杨子惠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对联、方志敏的《清贫》手稿、警卫员为周恩来补袜子用的袜板、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手稿、邓小平用过多年的牛皮腰带、陈云要求妻子于若木退还工资的收据、江泽民给西柏坡纪念馆的题词“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胡锦涛于2002年考察西柏坡期间自付饭费的收据、1956年毛泽东转交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张伯驹赠送的李白手迹《上阳台贴》、朱德的扁担等370多件文物精品,每一件文物都蕴含着一个生动的廉政故事。 方志敏的《清贫》手稿。(人民网记者文松辉翻拍) 李大钊手书赠与杨子惠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对联。(人民网记者文松辉翻拍) 王冕画作《墨梅图》。(人民网记者文松辉翻拍) 譬如“杨震却金碑”,讲述了“暮夜却金”的典故。杨震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儒臣,他出任东莱太守时,途径昌邑县,昌邑县令王密趁夜深无人,送十斤黄金给他,说夜深人静无人知晓。杨震说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听后十分羞愧地离开。杨震因此被称为“四知先生”。“李白手迹《上阳台贴》”。1956年,毛泽东转交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张伯驹赠送的李白手迹《上阳台贴》。毛泽东对李白的诗词颇为推崇,对这件可能是李白唯一存世的墨迹爱不释手,但他遵守党和国家领导人所收礼品一律上交国家的规定,将这件墨宝转送给故宫博物院。“朱德的扁担”,见证了朱德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情怀。井冈山斗争时期,朱德曾任红一方面军总司令、红军总司令、中华苏维埃军事委员会主席等职。虽然身居高位,朱德却经常和战士们一起挑粮上山。红军战士为了让他休息,两次拿走他的扁担。朱德便请军需处的同志为他削了第三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 展览还特别展示了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孔繁森、郑培民、王瑛、沈浩等领导干部楷模和英雄模范人物的生动事迹。此外,展览还精选一些了揭露贪官污吏卑劣言行的文物。《金谷园图》,描绘的是西晋时期的巨贪石崇在金谷园中奢侈享乐的场景。《天水冰山录》,是明代贪官严嵩被抄家的清单。《和珅犯罪全档案》,见证了和珅的贪婪。 这次展览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意蕴深刻、富于启迪。展览展示了我国古代源远流长的廉政思想,古代廉政制度的发展过程,古代清官廉吏廉洁自律、勤政爱民的精神品格以及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开创反腐倡廉建设新局面的历史事实。展览还深入挖掘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廉政思想精华,生动展现中华民族崇廉尚廉的悠久历史,展示历代先贤对清廉操守的不懈追求,呈现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倡导廉洁的伟大实践,充分发挥文物的道德教化和思想引导功能,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文化氛围,把中华民族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展示出来、传承下去,使之发扬光大。 另据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黄振春介绍,为使展览收到更好效果,展览中还设置了多种现代化展示手段:时间轴查询系统、电子翻书系统、电视专题片、纸质留言处以及电子留言系统,以方便观众查阅和留言,满足观众参与互动的需求和增强展览的可视性、信息量。 展览将于9月27日上午10时开幕,自9月28日至10月7日正式接待团体公众参观(每日限额3000人),10月8日至31日开始同时接待团体(每日限额2000人)、零散观众(每日限额3000人)。预约电话:(010)65116188。 (本文来源:人民网 作者:文松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