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找回密码
发布
时事热点
老1984存档
自由新闻社
开放社会资料室
雅典学院
国家局域网研究所
罗马假日公寓
时事热点
老1984存档
自由新闻社
开放社会资料室
雅典学院
国家局域网研究所
罗马假日公寓
登录
注册
找回密码
更多资料
搜索内容
tuidaohu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有写...
关注
私信
文章
1
收藏
0
评论
5
版块
0
帖子
0
粉丝
0
10年9月14日 15:50
人民生活水平没有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再高也是空话
评论于:
温家宝:没经济增长速度 提高人民福祉就是空话
10年6月27日 09:32
電力爭奪戰︰中國兩任總理家族的生死博殺 ——旁觀中南海系列 作者 : 秦漢 打印此文 告訴好友 2010-06-26 12:00 AM (新世纪文章) 溫家寶撰文紀念胡耀邦,被海內外高調解讀為溫曲線表達政改意願的信號。但知情人透露,溫此舉實有另番用意︰借民間的“六四”記憶樹立自己打擊李鵬,為在已經開始的電力爭奪戰中搶得民意先手。 自中共改革以來,紅色家族經30年運作,已成為左右中國政經大局的一股主要力量。中共高干家庭利用手中的政治權力,瓜分和控制國家重要行業,如江澤民家族控制中國電信行業,曾慶紅家族、周永康家族控制石油能源行業,李鵬家族控制了電力行業,朱**基曾一度控制金融行業,溫家寶家族控制了珠寶行業。 但據英國《金融時報》分析,隨著2002年開始的權力交替,江澤民之子江綿恆和朱**基之子朱雲來的影響力在消退,而更為年輕的一代太子黨開始呼風喚雨。溫雲松和他旗下的新天域資本是更為強勢的太子黨的“紅小兵”,在中國本土興起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行業里佔據著主導地位,通過瓜分國家資產和為私有公司提供融資獲取暴利。《金融時報》報道,新天域資本公司(New Horizon Capital),正在募集一檔10億美元的私募基金,將投資準備股票上市的大陸龍頭型企業。據報這將是新天域資本公司于2007年成立以來,所募集的第三個,而且是規模最大的基金。目前該公司管理的資產規模達5億美元,先前曾參與提供資金的外國企業包括孫正義旗下的日本軟件銀行,以及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夫人何晶主掌的主權財富基金淡馬錫。報道認為,溫雲松作為一個毫無資本運作豐富閱歷的年輕人,之所以能吸引國際資本的強勢加入,正是因為他手中最重要的資本——其父,當今世界最有權勢的人,中國總理溫家寶。 以溫雲松為代表的新一代太子黨“紅小兵”,完全不同于朱雲來等上一代太子黨,“以前,這些有背景的人士最好的選擇是去高薪的西方投資銀行,但是現在經濟實力發生了改變,”一位因話題敏感而要求匿名的業內人士向《金融時報》透露,“現在他們跟那些外國人說,嘿,我現在有權了 ,生意都在我這兒,所以你們把錢給我,我自己來投資,還要佔大頭哦”。一些分析人士和業內人士預測,那些權貴家族的子孫們會利用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行業來分享經濟利益,犧牲者不但是外國投資者,也包括和中國的革命政權建立者有著血脈關系的“老一輩”太子黨。 知情人士透露,《金融時報》的分析可謂一語中的,但“紅小兵”們的欲望遠不止此,近年來連續的電力改革,正是溫家寶爭奪電力系統掌控權,覬覦和搶奪李鵬家族掌控下的電力行業的重要手段。現在溫家寶與李鵬兩大家族已經撕破臉皮,公然開戰。 溫家寶對電力蛋糕覬覦之久 李鵬家族掌控中國電力行業已非一日,這在中國已經算不得秘密。其子李小鵬,原是華能集團的老總,掌握華能集團多年。自2008年5月後離開華能,商而優則仕,轉任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長。2010年6月又升任山西常務副省長,雖然離開電力,但仍然掌握著中國電力的上游命脈——煤炭。其女李小琳,也身為中國電力集團副總經理、中國電力國際發展公司董事長。 除家庭成員外,中國電力系統大大小小的部門、公司,都布滿了李鵬的人馬。凡數得上的各大電力公司的老總,都與李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溫家寶對電力覬覦之心已久。他妻子張蓓莉已實際上掌握了中國的珠寶業,在國際珠寶業也有很高的地位,但這個行業在國民經營中無足輕重,總屬微末,雖然可以換得盆滿缽溢,家財數億,但與煤炭、能源一類戰略性行業相比,是典型的“邊角余料”,難以掌握國計民生的命脈。不掌握事關國計民生的命脈產業,在政治上話語權就不強,即上不得台面,又容易授人以柄,更易被人打壓。于是溫轉而迅速插手金融,讓自己的兒子,以私募的方式在命脈產業中打入一個楔子。並且借電力改革手段,在李家的地盤上打起了算盤。 這就是2010年2月初電力系統大調整的原因。知情人士講,目前,中國電力行業正在迎來自2002年電改以來,最為密集的一輪人事變動,首當其沖的就是李鵬人馬。 知情人士講,溫對電力系統下手,真可謂高瞻遠矚,步步為營,殺法絕斷,手段老道,端得是即穩又準還狠。與之相反,李鵬則節節敗退,顧此失彼。 溫氏陽謀︰步步為營,化整為零,分而治之 溫能做到這一點,是因為他前期就鋪排有方。自十六大上台後,溫即策動電力改革。 首先是分而治之。2002年,溫以“在發電環節引入競爭機制”為由,借反壟斷推動電力改革。推行“廠網分開”,將國家電力公司管理的電力資產按照發電和電網兩類業務進行劃分。發電環節將國家電力公司管理的發電資產直接改組或重組為規模大致相當的5個全國性的獨立發電公司。電網環節分別設立國家電網公司和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下設華北、東北、華東、華中和西北5個區域電網公司。溫為贏得電力行業精英的支持,強調上述新設公司或機構均普遍實行“一把手”管理制度。 雖然李鵬對電力行業一言九鼎,但這一改革得到了電力行業的普遍支持。一則,原來只一家國家電力公司,位置有限,李鵬手下全擠在那兒,得不到升遷,一旦有了寧當雞頭不為牛後的機會,誰不願意?二則自原國家電力公司老總高嚴事敗出逃後,李鵬深受打擊,他也不願意再犯這種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錯誤,也願意讓自己的手下人多佔些山頭,多些回旋的余地。雖然心有不甘,也只得同意。 這就為溫分治電力行業提供了條件。 其次是內部分權。實現第一步後,溫在2007年開始逐步對電力行業進行人事調整。其時,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王炳華被調往剛剛掛牌成立的國家核電技術公司擔任董事長;原國家電網公司副總經理陸啟洲接任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 2008年4月,國電集團原總經理、黨組書記周大兵退休,朱永**接任國電集團總經理,李慶奎任國電集團黨組書記。 2008年7月,原國電集團副總經理李慶奎擔任華電集團副總經理、黨組書記一職;原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黨組成員紀檢組組長喬保平調任國電集團擔任黨組書記、副總經理職務。 2008年5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旭東接替尤權出任國家電監會主席。這王旭東也是一波三折的人物,原是“小木匠”李瑞環的人馬。1993年由天津市委副書記升任中央組織部副部長,但自此仕途轉緩,一干就是7年。直到2000年,才擔任河北省委書記。李瑞環一下台,王旭東失去靠山,受政敵攻擊被調查,被迫讓出諸侯大位,轉而到信息產業部降格使用,擔任黨組書記和副部長。因是內閣成員,有機會與溫走得近,在向溫表示了效忠之後,得到溫的力保,終于擺脫困境,2003年擔任信息產業部部長、黨組書記。2008年信息產業部改組為工業和信息化部後,溫調任他擔任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主席、黨組書記,秘密受命為溫爭奪電力天下服務。 在上述人事調整中,溫以“優化企業的治理結構”的名義,推翻自己2002年“普遍實行‘一把手’管理制度”的承諾,通過國資委不再讓各電力公司的“一把手”身兼多職,而更普遍地設立國企董事會制度,讓董事長和總經理“分權”。進一步稀釋李鵬馬仔的權力。 電力高層換屆調整的同時,溫家寶也加強了對電力系統的審計。國家審計署重兵進駐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下屬的18個網省公司,同時對中國大唐集團公司、中國國電集團公司、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和中國華能集團公司進行審計。這招殺威棒,使坐在金錢堆上的李鵬舊部人人膽寒。中共官僚,在看風向、排班站隊上,個個聰明,于是一些見風使舵的人開始向溫靠近。 嗅出異常的李鵬震怒,但此時已無人可靠。因為那些經他直接提拔的馬仔也都年事已高,被逐步逼向二線,而那些奉行“縣官不如現管”的電力新銳們更不把過氣的李鵬太當回事,紛紛想盡辦法向溫示好表忠心。無奈之下,李鵬只好親自出面,向溫提出,要求李小鵬從政。其意是希望通過李小鵬向政壇高位進軍,以保李家的未來。溫果然同意,2008年6月2日,原華能集團黨組書記兼總經理李小鵬告別了華能集團,出任山西省副省長。在華能集團的負責人調整之後,電力行業人事調整已經過半。緊接著溫通過人事調整,兵不血刃地得到了華能集團,李家江山失去重要半壁。 再次是全面進攻。進入到2010年1月,溫再一次吹響向電力行業進軍的號角,對維持了近8年的電力企業格局,借新老交替之際進行電力“掌門人”大換班。此次調整主要集中在中國大唐集團公司、中國國電集團公司和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其余主要的電力集團也多有涉及。 如,大唐集團總經理、黨組書記翟若愚正式退休,大唐集團副總經理劉順達接任董事長職務;國家電網公司副總經理陳進行調任大唐集團,擔任總經理職務。南方電網黨組書記、董事長袁懋振退休,原總經理趙建國接任其董事長職務;大唐集團副總經理鐘俊調任南方電網總經理職務。中國國電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陳飛,也調任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任總經理一職。三峽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退休,原副總經理曹廣晶升任三峽公司董事長。 溫氏陰謀︰收降納叛,入股電力,邊攻邊固 與此同時,溫又通過兩手,將電力行業逐漸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是收降納叛,派出自己的人馬掌控各大電力公司,二是通過兒子的私募基金入股電力,化公為私。 先說收降納叛。比如,借幾大國有電力公司大換血之際,溫的馬仔們紛紛搶灘。如中國國家電網公司總裁劉振亞,華潤電力控股有限公司總裁、首席執行官王帥廷,新任華能電力集團總裁曹培璽,新任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陳飛、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一把手陸啟州等人都先後離開原來的主子轉投溫家寶門下。其中又以劉振亞的風頭最為強勁,據傳馬上將接任電監會主席。 關于劉振亞,後文還有詳述,這里先簡單介紹一下。劉振亞出身于山東電力系統。從技術員一步步“科技興邦”到山東電力集團公司董事長兼山東魯能集團董事局主席,開始了他人生的大躍進。劉用手中資源投靠曾慶紅,曾提拔他為國家電力公司副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十六大曾退休前,劉振亞暗中即棄弱投強,轉投到溫家寶門下。其時溫內心已在盤亙如何搶奪電力這塊大蛋糕,當然樂得有人作內應,于是任命其為國家電網公司籌備組副組長,主管電力改革。一時在電力系統權傾朝野。因為替溫家寶收降納叛做了大量工作,溫提拔他當上了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中共十七大時又賞他一個中央候補委員的待遇。 在溫的支持下,被稱為“另一個三峽”的巨大昂貴工程特高壓項目,在劉的主導下終于力排眾議,一路綠燈開始啟動。2009年首期投資即高達830億元,成為溫營造新電力勢力的“新三峽工程”。 王帥廷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不算是李鵬人馬,他走上電力之路也是陰差陽錯。王本是江甦省委辦公廳的一個秘書,後任徐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由于仕途多阻,1994年徐州成立華潤電力有限公司後,他以徐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身份兼任華潤總經理、黨委書記,後來干脆辭去政府副秘書長職務,專心從商。當時在中國搞電力,不拜李鵬的碼頭是不行的,于是王千方百計向李家靠攏。但無奈華潤剛起步,在中國電力行業中排不上號,李家也對他不冷不熱,就算真心投靠,也頂多算個邊緣性人物。2001年華潤電力成立後,王任華潤電力的總經理,7年只前進了一小步,而且只是名頭比以前響亮了一些而已,可見其處境。電力改革一啟動,王聞得風聲知道溫用人心切,于是拜溫為主,成為溫的馬仔。現任華潤(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任華潤電力控股有限公司副主席和首席執行官。正蓄勢待發,成為華潤(集團)總裁宋林的備胎。 曹培璽則是跟劉振亞一起投向溫家寶的。曹培璽是劉振亞一手提拔起來的。1995年劉任山東省電力工業局局長兼黨委書記後,就把曹從山東青島發電廠廠長提升為自己的助理,第二年就提曹為自己的副手。劉升遷至國家電力公司主管電力改革後,將原國家電力公司部分企事業單位合並組建成中國華電集團公司,調曹擔任該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2006年又提曹擔任華電集團黨組書記、總經理,華電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2008年電力人事大調整,中國華能集團公司原總裁李小鵬轉任山西省副省長,本該由李小鵬的副手黃永達接任集團總裁,但在溫授意、劉振亞的運作下,黃在集團對外發布代行集團董事長之職6個月後,轉任集團書記虛職,將總經理之職拱手讓給空降而來曹培璽。 陳飛雖然年輕,但在電力行業卻資歷頗深,也曾深得李鵬家族信任,一度擔任三峽工程施工指揮部指揮長。但由于電力行業當時呈壟斷狀態,位置有限,像陳飛這樣的電力新銳很難躋身上位,受到排擠。在被迫遠走廣西,擔任龍灘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不久後,轉而從政,掛職到雲南,後任雲南省計委副主任。2002年電力大改革,經人推薦,作為李鵬電力勢力邊緣被排擠的人物,進入溫的視線。正郁郁不得志的陳飛,突然得到天顧,于是感激涕零,表示誓死效忠溫家寶。2003年12月溫授意國資委,讓其擔任中國國電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2006年10月至2008年2月還兼任國電電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2010年1月溫向電力系統發起總攻後,受溫重托擔任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成員。另外,據知情人透露,陳飛還有另一個秘而不宣的使命,就是利用他擔任全國青年聯合會常委、中央企業青年聯合會副主席的身份,為溫家尋找、建立和培養青年企業家團隊,以確保溫家寶對中國政治經濟的常久影響力,確保溫氏家族的政治、經濟利益。 陸啟洲也是個老電力了。出身于地方電力系統,最終以湖北省電力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的身份,上調國家電力公司擔任發輸電運營部主任,主管發電和供電這個中心環節,對各大發電公司和電網情況了如指掌。劉振亞到國家電力公司後,兩人結成同盟,在劉負責電力改革期間出力不少。劉到國家電網公司後,將其調入,任為副手。並通過劉得到溫的賞識,2007年進一入高升為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陸啟洲這個人工作能力強,而且深諳官場之道,從不得罪上司,是個永遠令上司放心的人物。他能到中電投,也是因為其前任王炳華的力薦。2001年9月陸就曾接替王炳華同志擔任國家電力公司發輸電運營部主任的職務,現再次接替王炳華擔任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 劉振亞為何總是屹立不倒呢? 再說化公為私。說起這事兒,還得提劉振亞。這劉振亞何以得到溫的信任呢? 知情人說,在李鵬家族全面掌控電力的時期,劉振亞實際上被視為電力的一個異數,因為他不僅不是李家的人,還與李家不對付,得罪過李小鵬和李鵬。但就是這麼一個人,居然最終成了中國電力的柱梁,這中間的水可就深了。 2007年1月《財經》雜志曾曝光“山東第一大企業魯能集團悄然改制,由兩家民營企業受讓91.6%股權”一事,民間資本以38億要鯨吞700多億的國家資產,一時間天下嘩然,劉振亞首當其沖。有人爆料說,這筆交易的背後曾慶紅家族、俞正聲家族和王樂泉家族。但據知情人講,其實只是曾家公子和溫家兒子所為。原因是劉振亞即不想得罪舊主人,又想得到新主子的歡心,于是三人暗中操縱了這筆交易,無奈事關重大,眼紅者眾,走漏了風聲,被捅了出來。 事敗之後,中紀委介入調查。由于事關溫雲松,溫家寶強力干涉,在全部事實基本查實的情況下,中紀委暫停了對劉振亞本人的調查,魯能的私有化也停了下來。然而,據知情人講,2009年一審計,魯能資產卻又少了兩百億,原來劉振亞既然不能夠一次性“批發”,就干脆“零售”,這三年把魯能的資產零零星星低價賣給了兩位公子的多位代理人,以換得保護傘。中紀委震怒,欲再次對劉啟動調查,但受阻于溫,溫竭力死保。同時溫全力運作,欲將劉提拔為電監會主席,以突破中紀委的圍剿。此事因為查有實據,溫的死保引來中紀委很多人的不滿,大家都是靠政績吃飯,你保住一個,中紀委這邊的政績就少了一塊。負責此案的中紀委第一紀檢監察室,是中紀委二把手何勇的嫡系人馬。這讓何勇十分惱怒,曾私底下氣憤地誓言,一定要將劉振亞關入監獄。 但何勇的誓言也頂多是一個行將就木的老人的怨言,早已過了退休年齡的他,十八大肯定要下台,屆時溫的人馬掌控中紀委,劉振亞終會逃出此劫不說,那些得罪了溫家的何勇舊部,也將面臨被清洗的危險。 另外,據知情人透露,劉振亞還傍上了中紀委書記賀國強。劉與賀,從淵源上看,本應是政敵。因為賀國強是李鵬的人馬,劉振亞曾在國家電力公司原總經理高嚴的問題上,揭發高嚴以自保,有一些涉及到李小鵬,得罪了李鵬家族。為了向賀國強示好,劉振亞正主動提出要調賀的弟弟賀錫強擔任自己的副手。賀錫強1959年生,先後擔任湘潭電業局局長、湖南省電力公司副總經理、華東電網公司副總經理、浙江省電力公司副總經理兼黨組書記、上海市電力公司副總經理兼黨組書記,現任華東電網公司總經理兼黨組書記。有了賀國強這個靠山,中紀委再想動劉振亞,就更困難了。 溫雲松私募基金大舉入股電力項目 除了劉振亞這一支,溫還親自上陣,為兒子搶奪電力及新能源沖鋒陷陣。一方面,溫讓自己的馬仔,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國寶擔任能源局局長。張1944年出生,按理早該退休,但溫不顧別人反對,強行讓他超期服役,就是要讓張扶溫公子一馬。溫通過張國寶,讓溫雲松入股大唐電力的煤化工項目,未來上市套利也在數億之巨。另一方面,溫親自擔任新設的國家能源委員會主任一職。而這個職務此前輿論普遍認為是由副總理李克強擔任。海外評論認為,“這個底牌一揭,國內媒體的頌歌之中,也普遍暗含對于權力游戲的驚嘆”。鳳凰網評論認為,“國家能源委員會簡直就是一個國家安全委員會”——而這是江澤民當政時,一直想抓在自己手里卻沒有抓到的。如今溫家寶舉重若輕,以區區的能源名義,就實際上掌控了國家安全的大權,溫以實際行動為自己的“世界權力第一人”做了最好的注腳。 在溫主導下,溫雲松的私募基金頻頻斬獲大單,如先後入股大唐國際在內蒙古赤峰和大連華銳的風電項目等等。其中大唐赤峰克什克騰旗大黑山風電廠首批風機2007年12月並網發電,成功並入東北電網。大連華銳風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新增風電裝機容量1403MW,行業排名中國第一、全球第七;2009年新增風電裝機容量3510MW,行業排名中國第一、全球第三。 溫家寶的欲望遠不止此。知情人稱,新天域還欲收購中國銀行(國際)51%的股權,但遭到中銀國際董事長肖鋼的拒絕。看來,在爭奪到電力蛋糕之後,金融業成為溫家寶要吸引消化的另一個戰略性行業。 電力行業在溫手中,或可會演化為中國多黨民主制的資本 知情人稱,溫時常暢談政治改革,明言普世價值,還撰文紀念耀邦,很多人因此認為溫是個民主改革派。其實,溫既不是民主派,也不是保守派,就是個投機性極強的人。三個性格迥異的總書記,他都服侍得他們極為舒服,就連幫派心里很強的江澤民,也被溫哄得團團轉,扶持他當總理。這樣一個大內宦官性質的人,不可能有什麼主義,理念,唯一的信念就是怎麼能當官就怎麼做,怎麼能獲取最大利益就怎麼干。如果形勢倒退,要他當金正日,他絕不推辭。如果民主大勢昭然,要他登高一呼,甚至組黨競爭當中國新國父,他也一定會干。 他既可能是葉利欽,也可能是亞納耶夫(甦聯819政變頭頭,被推為代總統),但他絕對不是戈爾巴喬夫——他既沒有戈爾巴喬夫那樣堅定的信念,也沒有一以貫之的政治追求。 知情人稱,此番電力大戰,或許會結出另一類果實,假使電力行業到了溫家手中,或許以溫雲松為代表的新一代“海歸太子黨”,會將這部分資源,運用到推動中國民主的事業中。因為溫雲松才30多歲,比起前代太子黨仗恃父輩鬧革命打天下的資本,身披革命出身的“根紅苗正”,溫雲松他們這代人,少年留洋,身心俱受民主洗禮,繼承的卻是民主的“根紅苗正”,知道民主是大勢所趨,若用這些資源為中國的多黨制培根養基,也是善莫大焉的一件事。
评论于:
电力争夺战:中国两任总理家族的生死搏杀
10年6月26日 12:59
王功讜︰未來兩年半中南海政局大概 ——看他如何打造胡氏王朝 作者 : 王功讜 打印此文 告訴好友 2010-06-25 3:00 AM 圖為胡錦濤與習近平(右) 瞎糊弄,官方用語叫“不折騰” 輿論一般認為胡錦濤是個沒有什麼作為的平庸政客,甚至還遠遠不如江澤民那兩下子——畢竟,在“六四”之後那麼困難的局面下,人家江澤民不僅穩住了共產黨的政權,而且還帶領中國登上了世界舞台。當然,對于很多人來說,江澤民的形象不怎麼樣,盡管他比胡錦濤風雅(或者說是喜歡賣弄風雅);江澤民的政績更是極有爭議,因為他把中國推入了貧富分化這個深淵——還不說其他方面的嚴重問題。按道理,有這麼一個極具爭議的前任,面對他留下的既有經濟力量增強、又有突出社會弊病的政治遺產,下任要樹立自己的良好形象是比較容易的,要有所作為也不是很困難的。事實上,在胡錦濤接任伊始,他就佔了這個便宜。受夠了江澤民十幾年那小丑般的表演,看到一張人皮面具就覺得滿純樸、滿可愛的;完全虛空的“新政”兩個字,就能讓中國人說服自己對著這張人皮面具山呼外歲。結果呢,胡錦濤登基如今已經整整七年半過去了,還有幾個具備常識的人仍然對他抱有希望?應該是愛得越深失望越大的緣故吧,輿論現在反過頭來都說他無能,紛紛預言他這剩下的兩年半任期注定是得過且過的瞎糊弄——官方用語叫“不折騰”。 不 過,這種說法只是看準了一半。如何治國,胡錦濤肯定是沒有什麼作為的;但是,如何固權,胡錦濤其實正準備在今後的這兩年半里大展拳腳。記得十多年前,吳國 光教授在香港撰文評說江澤民,曾經把政治家分為三類︰一類是會搞權也懂治國,那是一流的政治家,比如鄧小平;二類是會治國不善固權,胡耀邦、趙紫陽都屬于 這種類型;三類是攬權在行而治國不行,那就是江澤民這樣的了。這個說法傳到北京,一時大家爭相轉述,听說也很惹得江澤民發了脾氣。我們現在套這個說法來看胡錦濤,恐怕要說胡也是三類政治家的優秀人才︰國家事,隨他娘,老子最感興趣也最擅長的就是搞權! 胡錦濤總感權力不夠 說胡錦濤擅長搞權,不少人可能不同意,不過這只需要一個論據就可以說服他們︰胡在“儲君”位子上整整十年,耐得寒窯,受得委屈,裝得起孫子賣得了傻,為的是什麼?還不就是為的登上權位?胡耀邦、趙紫陽當年的位子比他等待接班時候的處境顯赫多了,但是,卻沒有最終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一把手,而胡錦濤比胡耀邦、趙紫陽都強——強 就強權力游戲上︰胡耀邦、趙紫陽是權力游戲的輸家,而胡錦濤是贏家。說胡錦濤最感興趣的就是權力,這話也會有不少人不同意,這也只需要一個論據就可以說服 他們︰如果他不是對權力有超級興趣,怎麼可能裝孫子裝上十年來等待達到最高權力的那一天?你說他是為了拿到權力好做事情?人家胡耀邦、趙紫陽不是真正的第 一把手的時候,並沒有在那里等待當了實權第一把手再來做事,而是實實在在地做了很多事,很多為人民、為國家的好事,甚至為了做這些事而最終犧牲了自己的權 位。對比之下,胡錦濤的不同就很明顯了。再說,胡錦濤當第一把手已經七年半了,他為國為民做了什麼像樣的事情? 胡錦濤不做正經事的一個理由,說是因為江澤民在那里垂簾听政。其實這個借口不能成立︰鄧小平垂簾听政比江澤民厲害,在那個形勢下胡耀邦、趙紫陽照樣為國為民做事。當然,胡耀邦、趙紫陽因此下了台,胡錦濤不想走這條路子——這 不正是咱們這里所說的嘛︰胡錦濤第一在乎的是他的權位。天下的事情,偏偏就是這樣奇怪︰越是在乎權力的人,就越發地、總是地感覺自己的權力不夠。毛澤東在 文化大革命的高潮年代還發牢騷說他自己的權力不超過北京周圍幾十里呢。那些要等權力夠了才能做事情的人,一輩子撈權都忙不完的,到死也不會感覺到權力足夠 做事的了。胡錦濤的政治生命眼看就要走到了盡頭,他的邏輯也是一樣的︰越到後來,越要拼命地抓權,最好留下一個胡氏王朝的政治基業,下台之後也能把權抓在 手里。這可以說是前面所說的第三類政治家的共性,江澤民、胡錦濤一丘之貉。 螟蛉子江澤民對遺腹子胡錦濤 一 丘之貉之間,爭得就是權力。胡錦濤在任七年半來,最大的苦惱就是老覺得自己的權力不夠,甚至權位不穩。從另一方面來說,權力不夠也是真的,因為他的前任江 澤民給他留下的權力遺產就是江家幫、上海幫、太子當充斥中央領導層。至于說權位不穩,那卻有點兒自己嚇唬自己,老江根本就沒有膽子敢把小胡搞下來。這個力 量,按說老江是有的。十六屆十一個政治局常委,江的嫡系佔了八個;十七屆也有至少六個,都是絕對多數。還不要說老江在軍隊中多年苦心經營下的人馬。可是, 老江不是老鄧,就在這里。老江沒有這個惡膽,十六大上只能眼睜睜地讓位給胡錦濤,不敢把他踢下去;小胡接位之後,再把他拉下來,那就更是大逆不道了,老江 恐怕連想也沒敢想過。這兩個方面,權位甚穩和權力不夠,其實是兩個相輔相成的方面︰老江因為沒有膽量把小胡搞下去,于是千方百計用自己的人馬來鉗制小胡。到了十七大,還替他選一個接班人,終于過過當“鄧小平第二“的 癮頭。按照這個路子走來,在這樣走下去,可以說,自從鄧小平變成植物人躺在三零一醫院等死的那天起,中國就進入江氏王朝了。胡錦濤不過是臨時給人家看家十 年,有點像新加坡的吳作棟,從李光耀手里接過位子,然後傳給李光耀的兒子李顯龍,而這個過程中李光耀一直都還是內閣資政,垂不垂簾听不听政都無所謂的,反 正你不能走了我的樣兒。 吳作棟對李光耀只有感激的份兒,因為他是李光耀拉拔起來的;胡錦濤人家那可是鄧小平選的接班人,就此而言他比江澤民還牛,因為江澤民是“六四”那個時候李先念推薦的人選,老鄧因為自己選的兩個接班人(胡耀邦、趙紫陽)都不成而沒有辦法不得不接受了這個人選。這就是說,在政治上,江澤民是鄧小平的過繼兒子,就像他在家族中是江上清的過繼兒子一樣;而胡錦濤是鄧小平在政治上的親生兒子,就像鄧樸方在血緣上是鄧小平的親生兒子一樣。都是鄧小平的傳人,不過一個是螟蛉子(江澤民),一個是遺腹子(胡錦濤)。正宗看不起過繼的,盡管過繼的排行老大。老江沒有賊膽搞掉小胡,原因蓋在于此也;而小胡不滿自己僅僅為江氏王朝當個十年總管家,還要利用本屆任期的剩下兩年半,決心打造自己的胡氏王朝,其原因亦蓋在于此也。 欲組胡氏班底?難也哉! 怎麼打造胡氏王朝呢?簡單說來,胡錦濤有上中下三個目標。他是一個謹慎小心而求穩當的人,因此有下策;但又不甘總是小心翼翼給人家當童養媳,于是還有中策;下中兩策其實又都不易達成,那麼小胡也許就不得不鋌而走險追求最高目標了。應該記住的是,所有這些,目的都是權利、位置,無關治國路線。但是,為了爭奪權位,治國路線是可以拿來當牌出的。當王牌出盡的時候,那就顧不得三思了。 今 後兩年半,胡錦濤心心念念,首先是要實現他的最低目標,那就是在十八大上組成一個胡氏人馬佔據多數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政治局這個層面,已經問題不是很 大,胡錦濤這幾年已經布好了人馬,搶佔了不少灘頭陣地,特別是早先在共青團中央共事的團派大員,包括張寶順、劉奇葆等等,已經一個個虎視眈眈,要在十八大 上進入政治局了。可是,政治局常委這個層面,卻很讓人犯愁。按年齡算,如果維持“七上八下”的原則,也就是六十八歲者退休、六十七歲者留任的話,則預定二0一二年秋天的十八大,就將以一九四四年出生劃線。本屆政治局二十五名委員(包括九個常委),十三位劃到此線之上,篤定卸任;十一位劃到此線之下,應該留任。還有一位不上不下,出生在一九四四年十二月,按年頭算夠了六十八歲,但按月份算則還不夠六十八歲。本來嘛,有人拉拔,運氣好,就可能留任,而留任則可能進入政治局常委。此 人叫做王樂泉,已經連任兩屆政治局委員,本來治理新疆有功,作為胡總的團派親信是有很大可能在十八大上升任常委主管刀把子政法事務的。可惜他運氣不好,去 年七月新疆出事了。這樣一來,王樂泉十八大肯定是不可能留任政治局了。這樣一來,就看那十一位一九四五年及此後出生的現任政治局委員們,誰比較有可能當下 屆常委了。 習近 平、李克強已經進入常委,當然會連任,余下還有九人。這九個人當中,有三個已經連任兩屆政治局委員,屬于資深人士,應該具有進入常委的優先優勢。他們是︰ 劉雲山、張德江、俞正聲。劉是團派人馬,張是江澤民親信,俞是正經太子黨。接下來,有兩個現任政治局委員目前具備位置上的優勢,十八大爭常委的實力雄厚。 一個是李源潮,團派,進入常委主管書記處的可能極高;另一個是王岐山,太子黨,據說有爭下任總理的雄心,至少當國務院常務副總理並巡此進入政治局常委是輕 而易舉的。以上七個人,只有李克強、劉雲山、李源潮三個是胡錦濤人馬。三對四,這樣的政治局常委會組成決不符合胡錦濤的心意。 還有四個現任政治局委員,他們正在激烈地競爭十八大的常委位置。這 四個人按年齡排序是︰劉延東、張高麗、薄熙來、汪洋。按派系背景看,這四個人則是一個半胡錦濤人馬對兩個半江澤民人馬︰汪洋是胡錦濤的安徽老鄉兼團派親 信;張、薄分屬廣東幫和太子黨,都是江澤民系統的人馬;劉延東當然是團派,但她的父親劉瑞龍是江澤民養父江上清的親密戰友,所以她是江胡左右逢源。除了汪 洋,其他三個人到十九大就都退休了,故十八大是他們進入常委的最後機會。然而,就算汪洋、劉延東兩個一起進入下屆九人常委會,胡錦濤也不過掌握四票半,剛 剛與江澤民人馬平分秋色。 于是京城傳言令計劃十八大要進常委。胡總當然很想這樣做,可是,擠掉誰呢?說實話,想擠掉誰都難。除非胡錦濤有本領進一步降低政治局委員的退休年齡,比如說以六十六歲劃線,那就可以把俞正聲、張德江、張高麗等三員非胡派大員擠掉,外搭一個劉延東。上述人等剩下七個,全當常委,“胡江比”將是四比三。最近總有人說下屆常委可能改成七名,大約和這個有關系吧?問題是,改劃年齡線,這個難度並不低。眼看著自己的人馬被這樣整掉,江澤民、曾慶紅難道就能同意?干了一輩子剛要有了“攀上頂峰“(溫家寶語)的機會的俞、張、張們,難道就會束手就擒? 儲君既定,你敢換他? 其實,就算胡錦濤最後能夠絞盡腦汁地實現他在十八大和十九大兩屆政治局常委掌握多數人馬的目標,那也不過是把當年江澤民的把戲重演一遍。江 澤民當年那麼干,其實有他的苦衷。你想想,集黨政軍最高職務于一身、在第一號領導人的位子上坐了十好幾年的這麼一位,臨到退位,接班的總書記和總理居然沒 有一個是他的門生或親信,這叫什麼說道?我並不是同情江澤民,可是這個制度有這個制度的邏輯︰不是你的親信,但卻接你的班,下一步往往就是清算前任以樹立 威望和打造政績。以毛澤東那樣的一世梟雄,因為選了個接班人無德無能,還不是落得身後家破妻離、人亡政息的局面?說華國鋒無德,那是因為它接毛的班但卻抓 了毛的老婆;說他無能,那就是被鄧小平輕而易舉地篡黨奪權了。江澤民在十六大那個時候退休的當口,心里還不明白這個?何況,江澤民的屁股上,屎還少嗎?這接班的人要拿他開刀祭權,他能有什麼辦法?所以,只好絞盡腦汁地把十六大和十七大的兩屆政治局常委都安排是自己的親信佔據多數,那也可以說是不得已也。 搞 成這個局面,問題的關鍵還在于︰江澤民當年不敢把胡錦濤搞掉,不敢不讓他接班。其實,就算江澤民是過繼的,胡錦濤是親生的,可是,那個時候,一九九七年老 鄧伸腿之後的那五年里,如果江澤民咬咬牙、狠狠心,就把小胡的儲君地位給他端了,恐怕也沒有多大風浪。江澤民他居然就是不敢這麼干。是江澤民仁心醇厚?鬼 才相信這個。是鄧小平死前有什麼密詔?這個我們是猜不到的。反正結局就是那樣︰新主接班,但居于弱勢;舊主讓位,但掌控政治局常委的多數。我們前面強調過,說胡錦濤接班之後還是沒有安全感,總覺得自己位置不穩,權力不夠。其實事情都可以兩面看︰難道下了台的江澤民反而就有更多的安全感不成?下台之後,大位讓人家做了,不知道什麼時候也可能就來收拾自己,或者收拾自己的兒子,他江澤民也一樣沒有安全感! 重復一遍︰毛病就出在這個儲君身上。不是說出在當年的胡錦濤身上,而是說出在鄧小平為江澤民選擇了胡錦濤這樣一套搞法上面,出在胡錦濤是鄧小平親生兒子而江澤民是鄧小平過繼兒子這上面。現 在胡錦濤所面臨的困境,幾乎與他當年的優勢恰成一體兩面,也就是與當年江澤民所面臨的困境一模一樣︰前任指定了自己的接班人,自己退位之後就面臨很多難以 設想的危險,只好想辦法在十八大的政治局常委中搞個自己的親信多數,來作為下台之後的政治保險了。或者說,就像我們前面所分析過的,胡錦濤目下處境甚至比 江澤民當年還要困難,因為他看來很難實現這個目標。如果實現不了,胡 錦濤下台之後的命運,恐怕就比江澤民要差得遠了。你想想,江澤民下台之後盡管仍然握有佔據政治局常委會多數的那幾位親信,可是胡錦濤還動不動就把屎盆子望 江澤民頭上扣呢,但凡事情出了問題就造輿論說是江澤民遺留的(這倒也不全是瞎說),或者是因為江澤民在掣肘(恐怕也一樣不全是瞎說),甚至躍躍欲試要整幾 個老江的人馬比如賈慶林、黃菊之流。胡錦濤末年,中國社會矛盾這麼激烈,等新人接的班來,新班子里有沒有幾個胡的親信,新主還不拿胡錦濤祭刀來平息社會矛 盾呀?胡錦濤不是喜歡毛澤東嗎?恐怕他下台之後的命運也將和老毛死後的命運相差無幾! 誰將是“陳希同第三、陳良宇第二'? 以上這些分析,可以說,胡錦濤比誰看得都清楚。既然已經看明白了,他就當然不會甘心做那親信被抓、自己名譽被污名的老毛第二,而是要努力改變這個命運。他甚至也不甘心做江澤民第二,滿足于有幾個親信充斥政治局常委多數來當自己下台後的政治保險——原因很簡單,胡錦濤自己比誰都明白,江澤民的接班人是如何可能威脅江澤民及其家人、親信的命運的,胡錦濤自己下台後的命運就如何可能加倍地被後來的接班人所威脅。你不相信這個“加倍”的說法?不妨舉一個例子。 江 澤民樹立自己在鄧小平之後的權威的關鍵一步棋,是抓了陳希同;胡錦濤有樣學樣,則是抓了陳良宇。兩個陳,都是政治局委員;一個是北京市委書記,仗著自己是 天安門鎮壓的功臣而倨傲不服;一個是上海市委書記,那是前朝天子的龍祥之地的囂張地頭蛇。這似乎已經形成慣例,以至于胡錦濤要抓陳良宇的時候連江澤民也表 示對此理解並確實讓了步。胡錦濤之後呢?新人接班之後的兩年左右、三年之內,那就一定會抓一個身為政治局委員的胡錦濤嫡系要員。這個人會是誰呢?等十八屆 政治局委員名單公布之後,我們就可以估摸個大概了。比如說,汪洋如果進不了十八屆政治局常委,他就是一個很好的目標;習近平只要動用貪污腐敗案把他拿下,馬上權威大樹,胡時代就立馬轉 向習時代了。當然,還有別的選擇,張寶順、劉奇葆、胡春華、周強等等,那就看胡的親信們誰能在十八大上進入政治局,也就是誰離政治死期不遠了。說到底,習 近平不做這件事情還不行,因為前兩任江澤民、胡錦濤都已經這麼做了,你不這麼做,人家就欺負你軟蛋。一天還沒做這件事,就一天還不能立威。 可是,再一再二,不可再三。你這游戲已經玩了足足兩輪了,那些身在砧板的政治局大員們難道還沒有看清楚這個玩法呀?如果看清楚了,那就會“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他也不會束手讓你去抓吧?怎麼辦呢?那些本來是胡錦濤最為信任的政治局委員們,完全是因為緊跟胡錦濤才得以進入政治局的委員們,在十八大進入政治局之後,也就是一旦習近平接了班,他們可能就要比任何人都更加殷勤、堅定、努力地向習近平獻忠心了。哪個不獻,或者哪個獻忠心落于人後了,那個就是陳希同第三、陳良宇第二。這樣一來,游戲的規則就變了︰本來你是舊主的人,舊主為的是自己下台後的命運保險而把你拉拔進最高領導層,可是你轉臉就投靠新主了。這很好理解︰不投靠就可能被抓呀,這可不是小風險。問題是︰舊主的保險白買了。 所以說,就算他能實現最低目標,胡錦濤下台之後的命運也將遠遠不如江澤民。江澤民已經沒有很大安全感了,胡錦濤恐怕根本就不安全。胡錦濤應該也已經看明白了這一點,因為誰也不能低估他在這個方面的老謀深算。怎麼辦?只好釜底抽薪︰那就是拿掉儲君,自選接班人。 三傳傳給胡海峰? 胡錦濤要想這樣做,他有現成的人選、 順手的格局。與當年選拔胡錦濤一枝獨秀地出任儲君的情況不同,十七大選拔了兩個年輕的政治局常委花開兩朵作為接班搭檔。只要胡錦濤夠狠、夠惡、夠膽量、夠 氣魄、也夠陰謀、夠能力,他可以一腳踢開習近平,把自己政治上的親生兒子李克強扶上來,接自己的王位。這樣可以一了百了,形成父(胡錦濤)傳子(李克 強)、子傳孫(胡春華)、而孫再傳子(胡錦濤的骨肉親生兒子胡海峰)的“三傳到位“的胡氏王朝。比起新加坡李光耀,不過中間在二傳手之外還多了一個三傳手。怎麼說也就是胡錦濤之後二十年的光景,胡氏王朝的萬世基業就牢牢鑄就了。比起胡錦濤所羨慕、欽佩的北韓金氏王朝,彎兒是多拐了幾個,但並不曲折,也不坎坷,總的方向更是絕對一致的。 這並不是說笑話,也不是什麼天方夜譚。老一輩的“太子黨”可以接班,新一茬的“太子黨”難道就不能接班?當輿論還在關注什麼薄熙來、俞正聲的時候,君不見,李小鵬、胡海峰也都已經紛紛就位了。何況,當年江澤民何嘗不想讓江綿恆在政治上多有點兒作為?只是江澤民還沒有這個本領做得到那個樣子就是了。胡錦濤較之江澤民,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軟的更軟,硬的更硬”,這也不是今天才看得清楚的。而且,胡錦濤的城府深沉,其野心和能力總是被人低估,也就是說其野心和手腕其實常常超乎人們的估計,這幾年也可以說已有公論。在中國這樣一個偉大、復雜、邪乎的國家,發生什麼事情都是可能的︰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當 然,江澤民們對此絕對不能答應、不能容忍。問題是,誰說胡錦濤這麼干是需要江澤民的同意的?他的目的,本來就恰恰是要打斷江氏王朝的美夢,是要跳出自己為 江氏王朝當十年看家人的宿命,是要擺脫當完這個看家人之後、下了台還要再給人家當替罪羊的可悲下場。有沒有這個惡魔心思、霹靂手段,那是胡錦濤自己的修 為,怎麼可能與虎謀皮、求得江澤民的妥協和退讓?要麼江氏王朝,胡錦濤二傳後歸還朝政給江系接班人,要麼胡氏王朝,不管是李克強還是汪洋結伴反正都是自己的嫡系,這兩者中間是沒有利益調和的。江澤民的末年,胡錦濤的時期,那是調和的,原因在于當年江澤民盡管一千萬個心不甘情不願,最後還是不得不捏著鼻子把權力交給了胡錦濤,形成了這樣一個婆婆後悔莫及、媳婦如履薄冰的“和諧”局面。婆婆既然後悔,一旦媳婦不掌權了這個婆婆是要找補的;媳婦可憐巴巴這些年,終于也熬到了要當婆婆的份上,難道就能甘心受昏聵太婆婆和當家新媳婦的兩頭夾板氣不成?胡錦濤眼看就要落入受這種夾板氣的地位了。想當年,十年常委,戰戰兢兢,終于熬到接班掌權,那說明胡錦濤功力確實非凡。看今後,十年大老板當下來了,反而倒要乖乖地交班然後重新再當孫子?十八大呀十八大,胡錦濤對你又恨又怕。江澤民呀江澤民,身為鄧小平政治嫡子的胡錦濤,豈能永遠由著你耍? “爹有娘有,不如自有” 這是北方的一句俗話,意思應該很容易明白︰老爸、老娘再富有,畢竟不如自己本人富有。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啃老族”,也許這句話不管用了。可是,過去那些富家子弟,一心吃喝嫖賭,銀元卻被老爹、老娘攥著,自己手頭就很難受了。放到政治上,其實也是一樣︰哪怕自己的親爹當皇帝,那也遠遠不如自己來作。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的是大哥李建成、三弟李元吉,可直接的目的卻是要逼迫老爹李淵把皇帝位子讓出來,自己黃袍加身。 考 諸十八大之前的中國政局,並沒有什麼李淵、李世民。這里只有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李克強,好像是一部四方演義,實際上當然是兩軍對壘︰江澤民、習近平 是一條線,胡錦濤、李克強是另一條線。我們在本文的前兩部分已經談過,一旦習近平在十八大上接班,出任中共總書記,那就等于胡錦濤為江澤民當了十年的大管 家,最終不過是江氏王朝權力傳承的一個“二傳手”。這個大管家和“二傳手”一 旦卸任,前有太上太皇江澤民,後有老江親手選定的接班人習近平,恐怕日子很不好過。這十年間,胡錦濤不得不敲打敲打江澤民的人馬,否則他幾乎干不下去。十 八大之後,特別是胡錦濤在十八屆三中或四中全會交卸軍委主席之後,老江會不會報一箭之仇,我們不知道。誰敢說老江不是那樣小心眼的人?習近平要真正立威, 唯一的選擇就是拿胡系人馬開鍘,抓他一個陳希同第三、陳良宇第二。但凡屬于胡錦濤親信人馬的十八屆政治局委員(不包括政治局常委,他們有政治保險;至于小 小的中央委員們則不夠格,一把殺他三五個也不足以為新君立威),都要小心了。與胡關系越緊,功勞政績越大,反而就越是危險。君不見,陳希同一九八九年天安 門殺伐,那為老鄧立下了何等的功勞?陳良宇為“上海幫”看 守老家,據說還很有希望成為隔代接班人的,那是得到了老江何等的信任?汪洋、劉延東、張寶順、劉奇葆、郭金龍、胡春華,哪個會被習近平選中祭刀?那還真得 看他們的本事了。稍微聰明一點的,馬上未見風就轉舵,借了胡錦濤的大腿剛剛入局,政治局會議室的位子還沒找到,恐怕就得趕快向習近平磕頭輸誠。這樣一來, 就算胡錦濤有本領能在十八屆政治局及其常委會里滿滿塞進自己的嘍羅,又怎能禁得住這些嘍羅們在習近平的龍鍘前哆嗦? 所以,我們說,胡錦濤最好的選擇,還是把習近平一腳踢掉,讓李克強接掌大位,打造胡氏王朝來取代江氏王朝。問題是,這說來容易,做來太難,那豈止是和“上海幫”、“太子黨”一把撕破臉皮,根本就是一場政變。當然,胡錦濤已經在多方籠絡王岐山,不是沒有可能退讓一步,在李克強接任總書記的同時,給“太子黨”留出總理職位,讓前副總理姚依林的女婿王岐山,給前北大學生會主席當個財經事務總管,也算是個好的政治平衡。習近平的出路,據說就是個“陽春”國家主席——陽 春面者,素面也,什麼佐料都沒有,就是一碗白面條。當然有助消化,可惜不能壯陽。你想這江澤民、曾慶紅、習近平們能答應嗎?你胡錦濤還顯擺自己是胡耀邦的 傳人,可人家習近平的老爹習仲勛曾經為胡耀邦兩肋插刀,你居然下他習近平的毒手!這還不說八十年前陝北救中央的舊事,為此連毛老頭子都有三分忌憚習仲勛 咧。你可以說,習近平何德何能,居然接班;人家只消反手同樣一問︰你的李克強又何德何能,可以取習近平而代之? 安插親信,難;而且,即使辦成了,也很可能並不管用。踢掉習近平,更難,打不著黃鼠狼反賺一身騷還是好的;搞不好,被人家反制過來,整個“團派”雞飛蛋打,胡錦濤下場也不會太妙。怎麼辦?怎麼辦? 這就可以回到今天開頭那句話了︰胡錦濤還有更大的妙計,那就是干脆自己再干它一屆!自己這個皇帝,繼續作下去,那豈不是天下最美妙的事情? 美夢有根據,政治看實力 在這個討厭的世界上,大凡美妙的事情,往往都是夢;不過,根據心理學家們的研究,夢也不是沒有現實根據的。胡錦濤已經找到了不少論據,可以支持他再干一屆總書記,到二零一七年的十九大才交班。千論據、萬論據,最根本的一條論據是︰江澤民可以,我為什麼不可以? 首 先,看年齡。胡錦濤一九四二年十二月出生,到二零一二年秋天的十八大,還不滿七十周歲。而江澤民是什麼年齡交出總書記位置的呢?老江是一九二六年八月出 生,到二零零二年秋天交班的時候,已經超過七十六歲了。按這個先例,胡錦濤再干一屆總書記,到交班的時候也還不足七十五周歲,完全可以證明中國政治在年輕 化問題上還是在不斷進步的。哈哈,從十八大到十九大的那五年里,老江即使還能拖著不翹辮子,那也一定起不了床了。十九大是不是習近平接班,那就將完全由胡 錦濤說了算。 其 次,看任期。江澤民一九八九年六月上任總書記,到二零零二年十一月卸任時,已經干了十三年半。憑這個先例,為什麼他胡錦濤就只能干十年,而不是干它十五 年?就算不能干滿十五年,那也干滿十三年總是可以的吧?江澤民干的那是兩屆半,胡錦濤即使不能干滿三屆,不妨也干兩屆半呀。反正十八大胡錦濤應該連任,至 于什麼時候卸任,這個可以商量嘛。十九大太久?那就二零一五年加開一個“黨的全國代表會議”,就像一九八五年那次那樣,屆時胡錦濤交班,有什麼不可以?說來也是,胡錦濤第一次當選中央委員會正是委員,就是在一九八五年這次不前不後的“全國代表會議”上。退出中央委員會也在全國代表會議上,中間整整三十年,豈不也是我黨一段歷史佳話?當然,一旦十八大能夠連任總書記,胡錦濤的權力陡增,那就不是這套說詞所可以約束的了。到了二零一五年,究竟開不開全國代表會議,那還不是胡錦濤來決定? 第三,看資歷。胡錦濤一九九二年進入政治局常委會,十年之後出任總書記;習近平二零零七年剛剛進入政治局常委會,五年之後的十八大就要接掌大位,那豈不是鍛煉不夠? 不錯,所有這些根據,似乎都很在理。可是,政治是講究實力的,並不講究根據。你有實力,你的根據就管用,哪怕是牽強附會的根據;實力不夠,你的根據就是扯淡,哪怕用的是列寧的觀點、馬克思的邏輯。胡錦濤有沒有實力,支持自己再干一屆呢?這就是一個很成問題的問題了。 在中國搞政治,實力首先在軍隊;“槍桿子里面出政權”,這是毛老祖宗的起家寶典。其實不光出政權,槍桿子里面也出黨中央,也出總書記。再早不去說他,光說自打毛澤東死後,這共產黨內的權力斗爭的結果,就從來都是靠槍桿子決定的。華國鋒、葉劍英、汪東興靠軍事政變抓了“四人幫”,于是華國鋒成為“英明領袖”;等到掌握槍桿子的葉劍英和鄧小平達成交易,再等到當年曾經一下子指揮兩支野戰軍的“鄧政委”回到政壇,華國鋒只能下台如儀。鄧小平也不去當什麼第一把手、總書記或者國家主席,他就是死死抓住軍權不放,人人都得奉他是權力核心,或者用陳雲的話來說,“是我們的總頭子”。靠著槍桿子,鄧小平搞掉了華國鋒,搞掉了胡耀邦,又搞掉了趙紫陽,還在“南巡”的時候差那麼一點就搞掉了江澤民。什麼他媽的“黨指揮槍”,老子“有槍就是草頭王”! 老鄧之後,江澤民逐漸抓緊了軍權,一直抓到現在。解放軍現役的上將,百分之九十都是江澤民提拔的;胡錦濤當然也不是沒有下功夫去籠絡軍隊,提拔將領,控制槍桿子,可是迄今成效平平。他這個現任軍委主席,雖然不是“陽春面”的,但也遠遠不是“牛肉面“的,頂多有一點兒“木須”在里頭,糊弄個小職員的午飯還將就,遠遠對付不了拳擊手的好胃口。現在,胡錦濤胃口這麼大,不僅要上拳擊場,而且還想大勝對手,要靠這碗“木須面”就明顯力不從心了。 打不打這張最大王牌? 政治固然講實力,同時卻也講計謀。實力不夠,計謀如何就變得更加關鍵了。可以說,沒有實力有計謀,可以獲得實力;僅有實力缺計謀,早晚失掉實力。江澤民當年有個計謀專家曾慶紅幫他密室策劃,老江自己也可以說還是個腦子靈光的人,于是乎,整肅陳希同,搞垮“楊家將”, 敲掉特務頭子喬石,三拳兩腳之後,實力陡然大增。胡錦濤學江澤民,這三招里面,迄今僅僅走了一招半,甚至連一招半都不到,他今天的實力,比起當年江澤民退 休前三年那個時候的實力,還差老遠呢。這也說明他計謀還是不夠。就個人而論,胡錦濤可能比江澤民更為計謀深沉;但是,他那個令計劃,可就遠遠比不上曾慶紅 了。什麼叫“一招半”呢?一招,就是學江澤民搞陳希同,搞掉了陳良宇,這個我們說過了;還有半招,就是學江澤民搞喬石這一招,逼迫曾慶紅在十七大上退休——但這一招遠遠沒有學到家,反被曾慶紅利用了。喬石當年灰溜溜地下台,退休之後連個屁也沒有留下;曾慶紅退休是以一換三,把習近平、賀國強、周永康都搞進了政治局常委。最最重要的是,習近平由此佔據了“儲君”地位,成了比曾慶紅還要讓胡錦濤睡不著覺的心腹大患。 很明顯,這里缺了江澤民當年的第二招,即整肅“楊家將”那 一招,所以胡錦濤直到今天對于軍隊的掌控還很成問題。第三招也使得後患無窮,可以說是顧了當時的十七大、賠了長遠的十八大,造成今天胡錦濤的困局。我們說 胡錦濤學江澤民甚至連一招半都不到,還不光指的是這些。就是第一招,胡錦濤其實也沒有學到家。為什麼這麼說呢?單就權位而言,陳良宇無疑就是陳希同第二, 胡錦濤搞掉他,也就立威了,這沒有錯。可是,陳希同還是六四鎮壓的功臣,手上沾著北京學生的鮮血;江澤民搞掉他,不僅黨內立威,而且向外界巧妙地傳達了某 種言外之意。胡錦濤搞掉陳良宇,除了權位還是權位,可就缺少這後半截的深沉政治含義了。 事過數年之後,到了胡錦濤犯愁十八大的今天,他似乎才剛剛有點兒明白這一點。胡錦濤明白了什麼呢?那就是︰鄧小平之後的中國政局,有一張最大的王牌,誰有能耐把它打出來,誰就可以翻天覆地,領一代風騷。這張最大王牌,就是“六四”平反。 最近一段時間,有人不時放風,說胡錦濤、溫家寶正在審慎地考慮重新評價“六四”的問題。中國佛教協會換個屆,就有人在那里張揚說︰這次就任的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傳印長老,在一九八九年上街游行過,是支持學生的,而更有一個新任副會長,當年甚至曾經公開抗議軍事鎮壓,這都是當局在傳遞要重新評價“六四”的信號。溫家寶“再回興義憶耀邦”的文章一出籠,有人也說這預示著胡溫領導層在時機成熟的時候會重評“六四”。據說,在海外中文網站上,有化名人士發表看法,更是直截了當地把重新評價“六四”與胡錦濤十八大續任總書記聯系到一起,意思不外是說,一旦胡錦濤十八大有機會干第三屆,他就會重新評價“六四”,雲雲。 江澤民願捧屎盆子? 這些跡象無疑都還很縹緲;可是,胡錦濤要的就是這種縹緲的勁兒。首先,胡錦濤知道這張王牌的厲害,對自己有沒有能力掌握這張王牌,恐怕心里並沒有底兒。全中國誰不明白?“六四”平 反是一個原子彈,一旦引爆,威力無窮,後果很可能是難以想象的。引爆原子彈的人,首先葬身這一爆炸,那也是很可能的。其次,胡錦濤針對的目標,是江澤民、 習近平,為此他正在賣力拉攏黨內高層其他對江不滿意的力量,尤其是李鵬、喬石、宋平、朱**基、李瑞環。這些人的大多數,至少前三位,都是當年堅決主張天安 門鎮壓的干將,哪能容許有人在“六四“問題上松動?只有這種縹緲的顯露,才符合胡錦濤的戰略目標和政治利益︰他並不想重評“六四”,更不想黨內高層對他有這個懷疑;他要的就是拿這張牌鎮一下江澤民,提高自己應對江澤民力量時的威懾力。最低限度說,他這樣做,第一,戰略上,可以引起對手恐慌,造成對手應對失誤,從而增大自己獲利的機會;第二,政治上,可以幫助胡錦濤在民意層面得分。 就第二點來說,胡錦濤過去幾年一直通過在輿論上臭江來爭取民心。現在,七、八年下來了,胡要再像他的第一個任期內那樣,把壞事都算到江頭上去,不說不可能,也是比以前困難多了。摸一摸“六四”這張牌,這方面就可以很容易地回到對胡有利的局面。胡錦濤雖然不讀書,但是似乎讀過魯迅的名篇《紀念劉和珍君》,知道那些“苟活者”願意在“淡紅的血色中”“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一般老百姓不說,黨內、社會上那些希望“六四”平反的自由派人士或政治異議人士,特別是那些“兩頭真”的黨內自由派老人,最喜歡抱幻想,常常一廂情願地分析政治,這些年他們沒有少把希望寄托在胡錦濤身上。對他們眨一眨眼皮兒,他們就以為深意在焉,默契在焉,就以為機會來了,救星來了,于是主動配合,要擁護“以胡錦濤同志為首的黨中央”了。這些人社會影響很大,又特別討厭江澤民。讓他們去幫胡錦濤講話,那比官方出面說話,是要遠遠更能迷惑社會輿論乃至國際輿論的了。朱厚澤去世,留下一句極為深刻的話︰我們這些人的存在,使很多人以為有希望,其實沒有希望。結合我們這里的分析來看,可以說,這種“以為有希望”的心理,最容易被統治者利用,看來還將幫助胡錦濤和他的不管是誰的繼任人把中共專制統治延續下去。 就第二點而言,看來也起作用了。據說,江澤民表了態,說“只要我活著,誰也別想為六四翻案”。如果這是真的,那江澤民就是這次十八大權爭之中的最大笨伯,明顯是在胡錦濤看似有意無意的撩惹中犯了巨大的戰略錯誤。你想,江澤民當年鞏固權位的三個重大動作,本來都是針對“六四”鎮壓的干將的,從陳希同到楊家將到喬石。江澤民當然沒有、也不會為“六四”平反,但他懂得與鎮壓拉開距離。現在,胡錦濤剛剛才要虛無縹緲地暗示一下“六四”這件事,江澤民就雄赳赳、惡狠狠地把這事承擔下來了,大有一副要捧著鄧小平留給他的這個血腥屎盆子走進八寶山的氣概。胡錦濤的十八大困局,看來正在解套。 (原載香港《動向》雜志.)
评论于:
王功谠:未來两年半中南海政局大概
10年6月12日 13:30
一个白头发往头皮里长的人。
评论于:
客观的说说 温总理到底怎么样?
10年1月16日 12:05
《盛世:中国,2013年》 [陈贯中/著] http://bbs.ourtw.com/thread-13191-1-1.html 这部小说里面的大题目很多,值得用十万字、几十万字来讨论。这里暂且搁置。单以小说论,《盛世》也有不少有意思的细节。琢磨小说,顺便琢磨作者,我读出两点或许无关宏旨的心得。 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有限公司 2009年10月 陈冠中的《盛世》,可以戴上很多帽子:反面乌托邦小说,政治寓言小说,科幻小说……这些帽子有可能合适,有可能不合适,即便合适,别人都戴过,顶在作者飘逸的长发上,并不为他增色。说得实在点,这是一本难得的知识分子小说,知识分子写,知识分子看,知识分子议。说它难得,因为这些年真正有知识含量、智慧含量的知识分子作品太少了。对这类作品的期待近于绝望的时候,忽然读到了陈冠中的小说,那种爽快的感觉,如同喝了多年星巴克旺旺合资产品“桂圆龙井拿铁”后,又一次尝到纯粹的Espresso。再晚一步,我们对智慧产品的赏味能力会退化。 这部小说里面的大题目很多,值得用十万字、几十万字来讨论。这里暂且搁置。单以小说论,《盛世》也有不少有意思的细节。琢磨小说,顺便琢磨作者,我读出两点或许无关宏旨的心得。 我发现作者相当讨厌当下八五后、九○后的得志青年。许多小说写两代人的矛盾,一般作者通常都虚伪、虚弱地去拥抱年轻。陈冠中却反写代际冲突,毫不掩饰他对盛气凌人、不知轻重的年轻人的反感。 《盛世》中各类人物的面目都有点模糊,但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恶人。如果有,只有一人,二十四岁的韦国。他聪明、上进、名牌高校的大学生、手眼通天,“不是书呆子,读的是政法思想和经世资治之学,座右铭是智勇双全――提倡尚武精神、英雄主义和男子汉气概。是有使命感的精英,在平庸而没有荣誉感的年代,有勇气承认自己是中国盛世的真正精神贵族”。他挑了六个崇拜自己的大学生练武,训练他们的胆色杀气,去野营,杀流浪狗。他迫害自己的亲生母亲。他最浪漫的职业理想是做精神公务员。 我猜作者真的见识过韦国型的孩子。但见过是一回事,略带偏憎地创作这样一个人物是另一回事。刻薄如鲁迅,遇见年轻人还要礼让三先;狂妄如李敖,最多自不量力地和年轻人比身体。能鄙薄新进,表明作者并不在乎浅薄的进化论。后来人并没有道德上的特权。最新的也许是最糟糕的。 我很喜欢作者面对年轻一代的孤高之气。他写老陈参加《读书》的新春茶聚,只和“老一辈的编辑、作者瞎聊几句”,“至于年轻编辑、作者就算了,我不认识他们,他们也不觉得有必要认识我”。 《盛世》的主要人物是老陈。老陈“香港出生,在调景岭念完小学,追随父母迁居台湾”。出场时是台湾“名记者、小说家、大陆问题专家”,他迁居北京多年,完全融入北京的文化圈。老陈是不是陈冠中,读者不得而知。小说中的老陈差不多已经是地道的北京人,毫无港台文人对大陆一半虚骄、一半惶恐的做作,他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是标准的大陆知识精英配置。 老陈热爱侦探小说,我也喜欢。厉害的侦探会在常人不留意的蛛丝马迹上有所发明。我侦查《盛世》,比较得意的发现是:其实老陈只是和北京人民打成一片,骨子里还是海外文化圈的“一个人物”,对大陆朋友有点瞧不上。证据是老陈、简霖、何东生的酒聚。 那几场酒聚也是目前北京新富圈法国红酒热的一个缩影。地产商简霖“拿出一瓶好酒,八二、八五、八九的一线波尔多,两个人喝,有时候一晚喝上两瓶”。老陈此时的内心独白就非常港台:“台湾人喝好的红酒,比大陆早上十五年,我能附和他,欣赏他的酒,也愿意听他卖弄书刊里看回来的酒经”。最后一句很准确,也很恶毒。新富对自己的感官享受没有把握,必须从书刊里找根据。老陈还对简霖的红酒文化学习做了点辅导,指点他不能波尔多一味独沽,还要喝点勃艮第。 我觉得好玩的是,简霖固然是半瓶子醋,老陈何尝不是五十步笑百步。红酒文化哪里真有那么多的玄机。按照阴谋论的思路,所谓红酒文化,不过是法国酒商和政府花了几十年的时间联手打造的推销广告。现在法国人自己都不相信。法国最近的商业调查显示,大多数法国人认为红酒是有害食品,危险性仅次于猪肉。红酒文化,蒙的就是大中华,先下香港,再占台湾,最后大陆。 我庆幸吹毛得疵,终于发现老陈的一个小纰漏。否则《盛世》也太彪悍了。 2009年12月19日10:21 来源:东方早报
评论于:
陈冠中《盛世:中国2013》 下载在48楼以后
在手机上浏览此页面
登录
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用户名或邮箱
登录密码
记住登录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已有帐号,立即登录
设置用户名
设置密码
重复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