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ena-1984bbs
Geena的头像-1984bbs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有写...

19年11月20日 00:00
先按文章思路总结下: 香港年轻人接受的是西式意识形态,这些东西都在妖魔化中国,所以香港年轻人厌恶大陆的一切。 西方国家用意识形态把社会主义国家搞倒台后过得贫穷凄惨。香港用西方意识形态抗争,所以香港结局也会很凄惨。 受欢迎的原因? 因为人脑是懒惰的。这篇东东的内核完全就是大陆高中生都懂得复读的东西。只不过加了点例子、加了点煽情、加了点宏大叙事、加了点作者大v的光环,便给包装成朋友圈的“深度好文”,再强化下每个人高中生便有的认知,转评一下显示自己有看破一切的通透。 作为快餐文,它显然是成功的,成功在于用它迎合了大部分只用微信阅读的中青年的「教育中的认知」。这个认知是党国用十几年的教育及宣传机器打造出来的,再加上最近党媒吹的风向,这样的文章想不火都难。你是个职业写手,这个便宜不占白不占啊。 如何反驳? 除非双方都很有水平,否则我不认为宏大叙事是能用宏大叙事反驳的,这个只能闲聊开脑洞。 但严谨的东西是经得起解构的,这种论述一解构,大前提、小前提,会发现全都有问题。 如果我是个生活中的普通人,就抓着「生活上的认知」来动摇别人就好了。如“香港年轻人讨厌大陆的一切”:不觉得啊,香港年轻人每周去深圳玩,陆剧也好受欢迎啊。对方也怼不着你。 如果我是个大v,同样,我只需要抓住一小点,分析「客观事实」来一篇《香港历史怎样妖魔化中国吗?》《香港年轻人真的讨厌大陆的一切吗?》之类就会动摇到陆黑文的跳跃式逻辑。 如果我是个老师,就可以课堂上拿这个做逻辑分析案例咯…… 然而,除非对方有完整的思维能力,否则我只能动摇,不能真正反驳。
19年11月13日 00:00
1信用分数,是评级机构做的(如美国FICO),是评价你[会不会还钱]。信用额度,是单一银行各自决定的,也会参考你的信用分数,表示这个银行愿意跟你[借/还多少钱]。A银行的客户信息和银行BC不会直接互通,但ABC银行的信息FICO都能参考。 文里只说和老婆[共同报税,房子一起住],但不是很清楚具体什么情况,比较肯定的是房子是两个人名字按揭是联名户口?但各自的车贷车险、各自的人寿保险其他股票基金投资(他们这个水平应该有)、各自用的信用卡,[全部都是]两个人的名字吗?最重要的是[全部都是]从联名账户里扣钱吗?给老婆准备惊喜买个戒指的话老婆手机会“叮叮叮”戒指店花了300块吗? 从什么账户扣钱这是最重要的,因为银行初始设定信用额度就是看你名字在该银行的账户历史,再参考信用报告。而报税与信用额度是没有关系,因为报税是跟政府税务局打交道而银行的客户资料是对政府保密的(除非涉嫌犯法需要调取)。夫妻愿意在政府面前承诺平分财产,不代表平时在A银行B银行C银行面前所有账户都是联名扣钱。还有他们婚前各自用银行的花钱习惯是比较保守还是大手大脚,银行也记录在案的。 所以,即使A银行的信用额度算法没有故意给女性歧视,他们各自在A银行的信用额度有可能是不同的。假设他们之前跟高盛个人业务都没打过交道,高盛按道理只能参考信用报告和apple提供的客户信息?那么天知道apple给了高盛什么数据。。。 2但是,你问我信不信有些银行的信用额度算法会默认女性会”只能借得少还得少/借到还不到”,我是信的。 因为他们会做数据研究啊,如果女性(或者说某一个类别的女性)在他们的统计上(假设统计方法尚算科学)真的是这样,那他们就认为这一类别的女性比起男性“不借大钱/还不起钱”。如果你是这个类别的女性中的例外,那你很不幸地就躺枪了,只能付出一些努力去跟银行理论证明自己。如果碰巧遇到个新来的/心情不好的客服,那他就可能糊弄过去按章办事最稳妥好了。 3至于女性为什么“不借大钱/还不起钱”呢,这是女人“消费保守/消费力差”的意思哦,这可是跟工作收入息息相关的哦。那美国社会有没有有给男女平等的工作机会呢,我相信大部分男性都知道做得不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