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zene-1984bbs
Benzene的头像-1984bbs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有写...

19年10月26日 00:00
一个猜想:它撸完以后、退群之前,可能顺手把你的QQ号码举报给网警了……至于它下次想撸的时候怎么办,那就另说。 纯私货,大陆三大ISP的墙壁高度是不一样的。国外一些学术性的站点,在电信除了每年那几天以外都是直接打开的,换成联通就时断时续,换作移动就是偶尔能打开。类似的,一些翻墙工具在电信网络可以用,在其他ISP就未必。 最恼火的是教育网访问这些站点基本是畅通无阻的,翻墙工具使用起来也相对稳定。早先长城还没升级的时候,一些高校甚至可以利用IPv6隧道暂时没被长城围起来的优势成为直接访问谷歌的【网络特区】。于是在校学生们往往会义正词严的截图【辟谣】说〈明明是你家网络问题,不要甩锅给政府,我在学校里从来都是秒开〉。当然,后来学生们发现【最后他们冲我而来】的时候,〖已经没有人替我说话了〗 还是要佩服学术特区里的老学究们,因不堪每日享受〖老翁逾墙走〗之苦,而迫真公车上书: 《中国科学报》5月31日的报道说,在会议上,一位院士发言说,“我有一个疑问,也可以说是一个请求,严格的网络监管,对我们搞科研的人来讲,损失是非常大的。” 这位院士还说,“其实通过国外的一些网站,我们可以了解很多科技先进国家正在做什么,以及他们把科研成果转化到了什么地步。因此,是不是可以给搞科研的人一点特殊的方便?” 有中科院院士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呼吁:“屏蔽国外互联网可以,但我们搞科学研究的,是否可以网开一面,让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看国外的科技发展动态?” 这位院士还不无凄凉地说:“我们保证不看海外的反动消息。” 有些科研人员表示,就国家安全而言,网络监管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出于加快科技发展国际化的目的,是否可以对哪些不涉及敏感内容的纯学术网站予以区别对待?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603133338/http://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meiti/nu-06022016100305.html
19年10月25日 00:00
琴棋书画诗酒花,柴米油盐酱醋茶,对生活在正常社会里的人来说,哪一个不比政治聊起来轻松、愉悦、实际呢?如果不是被狂热的政治所逼,没有多少人愿意对政治狂热的。如果1984bbs还在,也许不会有比1984bbs【极端】的品葱;如果品葱还在,也许不会有比品葱【更极端】的新品葱。现实是中文世界的意识形态战争近几年已成燎原之势,文体两开花无一幸免,有趣的网站要么关门,要么转向,这里已经是仅有的几个能够直接输出领导人大名、输出与主流意识形态相悖的价值观而键盘侠肉身毫无笋丝(迫真的地方了。 在这样的环境下,这样一个网站,展现出的不是对政治的《狂热》,而是夜夜笙歌,风花雪月,我想很多年以后,某个外星人偷窥地球人的数字遗产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哇噻,这些汉语使用者们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居然冒出一部分跑到外面的自由世界里,特地建了一个匿名无限制网站,每天探讨生活八卦、影音娱乐。这么好的人民,太适合我们奴役了。』 所以我认为,您在这儿可能确实是少数,但这里的多数曾经是和您一样的【少数】。 记得豆瓣上曾经有个有意思的豆列叫『不再版书目』,也不知道现在还活着没,楼主想探讨文艺类话题,可以聊聊『豆瓣不存在书目』、『豆瓣404电影』之类,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