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pie-1984bbs
Applepie的头像-1984bbs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有写...

19年11月19日 00:00
謝謝邀答。在我看來,這種文章唯一作用是強化國民對香港的固有標籤,別無他用。網民對它的贊同,也並非文章本身有多少道理,而是符合他們既有的觀念。這種觀念是二十年間一點一點積累的,多這一篇文章,少這一篇文章,沒太大影響 在碎片化時代,帶動短暫激情的文章總是扁平化的,感性的。這些特點正是與偏見的屬性不謀而合。要破解偏見,需要寬容的社會氣氛,深入了解議題的耐性,以及不那麼緊迫的生活壓力。只要有這些要素,一本《香港簡史》就可以解答這些問題了。 但這些要素在中國並不存在。城市的996,農民工的流離失所,鄉村的黑惡橫行。國家2/3的人生活在貧窮線,1/3的人歲月靜好。 而維權力量的毀滅,公民教育的缺席,維穩力量的極端強大,令國人無法連結起來。「困境的原子化」,使歲靜對另外2/3的人缺乏同情和理解。而當歲靜陷入困境,其他歲靜也不會對他給予同情和理解。關鍵是,他們也知道自己會那樣做。 在這種社會氣氛下,原子化的個體要找尋認同,只能在假想的共同體中找尋,例如是:中共中國。又例如是:民族主義。合稱「愛國」。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社會中下層裡小粉紅的比例,會比社會上層裡小粉紅的比例低(上層人士多是少說話多做事默默發財)。 「愛國」土壤不除,對香港的不尊重,對歐美的輕視,是不會停止的。牆內的反駁也因刪帖而不會掀起波瀾。總的來說,他們在牆來是必勝的,那是官與民的合謀。
19年11月15日 00:00
謝謝鹿兒邀答。以下淺見: 首先得歸納一下港媒的現狀。紙媒世界基本已被中共操控,情況可見下帖: https://pincong.rocks/article/8118 免費電視方面,雖然近年批出了新的牌照,如viutv等,不再只有tvb一家,但隨著觀看習慣的改變,年輕觀眾已多轉到網上看節目。而中老年觀眾則很多仍在看tvb,習慣使然。所以tvb在中老年齡層裡依然有不少影響力,而它也是受中共控制。 因此,要找香港比較中立/公允的媒體,只能在網媒上和收費電視新聞台裡找。而在網媒裡,也有些是「紅底」的,為「愛國群眾」提供了同溫層和謠言。 最後,網絡直播成為了守護真相的堅實防線,甚至比任何事後新聞都重要,這是我一年前從未想像過的事情。 ----------- 目前危害香港新聞自由的固然是中共,但在方法上,是屬於商業的。中共不會公開下指令,而是以投資人身份掌握媒體高層聲音。一切都很合法,看上去很正常,就像牠在外國所做的一樣。 在言論自由方面也是,中共掌握普通人的就業,威脅普通人噤聲。越多香港人靠中資吃飯,言論自由就越低。 香港經濟很依賴中國,這是自然選擇,也是中港兩地政府合力推動。產業單一化,巨大的中國市場,來自中國的投資,導致經濟發展與本地民眾脫鈎。 ----------- 在抗爭過程中,媒體環境的惡化主要出現在前線記者的人身安全上。至於tvb進一步cctv化,紅底自媒體亂作謠言等,反而早在意料之中。畢竟這些只是雨傘運動的重演。 ------------ 香港上層經濟,房市由中共和港府控制,金融則是中外的博弈場。所以香港人的經濟戰場,在下層經濟,例如飲食,日用品,娛樂消費等。 作為普通人,可以將每一分錢用在支持民主的企業和店舖,拒買紅底和藍絲的店舖,令下層經濟與中共的支持者脫鈎。 支持言論自由的商店不會解僱示威的員工,中立的商店不敢解僱示威的員工,舔共的商店會失去顧客。這就是「黃絲經濟圈/黃金經濟圈」,香港人的貿易戰。 另一方面,是付費看新聞,像立場新聞,香港獨立媒體(inmedia),傳真社等,支持他們的運作,維持多元聲音。 「新聞有價」,要是不明白這個道理,媒體世界最後就會被大資本家共產黨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