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ioner-1984bbs
Onioner的头像-1984bbs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有写...

22年2月28日 00:00
上面葱油提到了这几位都是历史学家,但可能大家还不知道这几位学者的分量,给大家逐个介绍一下。 首先是孙江。孙江是东京大学的博士,现在是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院长。学衡研究院可以算得上是现在南大的招牌之一,主要秉持的是西方当前的主流历史学研究方法,像是什么记忆研究(即不将更多精力放在一个历史事件本身的细节上,而是更多探讨这个事件对人思想、记忆,心理的影响。),概念史(即不注重对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做严丝合缝的定义,而是考察这个概念在历史当中的变化过程),或是公众史学和中西对比等等。孙江算是国内最早倡导这些研究思路和研究领域的学者,从本世纪初就开始致力于这些研究,现在受其影响的学者不计其数,可以算得上是中国社会史和政治史研究风气转变的引导者之一。 孙江以及其弟子在观点上比较接近文化保守的自由派,在中西对比研究中得出的结论大致都是中国和西方在比如自由,现代化这些理念上根源上是一致的,因此中国可以在自己文化基础上走向普世价值。虽然这种观点的可行性正在被广泛质疑,但总体来说他们仍然认同普世价值,在当下的情况下可以被归入广义的反贼光谱了。 王立新是美国史和中美关系的专家。主要研究美国的外交以及中美之间的民间交往(比如传教士),和同样在公开信“五君子”之中的徐国琦是同门师兄弟。近几年来在中美关系大环境变化下成为明星学者。王立新整体来说比较认可美国对中国的积极影响,觉得全球化是保持中美关系,让双方共同进步的纽带。同时,王立新也比较看重美国外交中意识形态和理想主义的因素,因此认为前有慕尼黑阴谋的教训,后有对台湾的多项承诺,因此美国一定会武力介入台海冲突。总体来说,王立新也更认同美国的理想主义与全球化的内在一致性,属于传统的自由派。 徐国琦同样也是研究中美关系的,是哈佛的历史学博士,大部分教学生涯是在美国和香港,即中国大陆之外的学术自由地区。徐国琦和孙江一样,很早就在美国倡导要强调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在世界史的视野中看待中国史。但徐国琦早期的研究继承了美国历史学“以小见大”的特点,大多是从小人物,小团体,比如华工,运动员等等出发看大历史背景。后来则逐渐开始从宏观的角度讲述中美关系。徐国琦强调中美之间除了官方的外交以外,存在着大量的民间往来,这种民间的交往带动了两个国家官方的往来,即“共有的历史”。徐国琦与王立新的政治立场比较相似,强调中国与美国民间的友谊和良好关系。这次上书可能也是两人相互之间通气鼓励的结果。 后面的待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