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10月26日 00:00
這是馬車與車伕哪個才是這個……「馬車」的主體的問題。
唉,如果對方認為這個問題很重要,自然就隨他高興好了……
靼清是中國的人嗎?
這為甚麼是一個重要問題呢?
如果認為「XXX是中國人嗎?」是一個重要問題,自然就會把盡量多的東西認為是中國的。(思考的方式引導了甚麼是預設值,除非它主動表示不是,否則它就是)
大部份認為滿洲人不是中國人的人,不認為「靼清是中國的人嗎?」這問題重要。
要讓中國首先不去關心這個問題,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XXX是中國人嗎?」這個問題實際上是另一個更重要問題的答案的基石。
觀念是很微妙的,微妙在它們互相暗示,指示你思考的方向,或叫做Framing。
大家好,我是之前那個Aurelius。
改這個名字只是因為我最近在看一本講斯多葛哲學的書,隨便改個名字而已 🙂
我花很多時間才明白自己活在水中,
第一條魚發現自己活在水中,是很難的。
幸運的是,臺灣和香港新一代,俗稱「天然獨」,其天然之處就是眼中沒有中國這個概念。(但事實上中國文化就在這個環境提煉,譬如說,中秋節,在台灣能成為中國「聖誕節」,就是因為中秋脫離了傳統,與人生活給合在一起。台灣的中秋節有自己獨特之處,是人腦中沒有「中國是甚麼/甚麼是中國」時,文化自然演進。)
只有中國人忘記中國,中國文化才能自然地生長。
评论于:认为靼清是中国的人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