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wel-1984bbs
Jewel的头像-1984bbs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有写...

19年11月25日 00:00
這些問題告訴我們熟讀史書很重要。 清朝是20世紀初正式結束的。滿人有個詞,包衣。嘉慶的媽,在被抬旗之前就是包衣。和皇后說話的時候,按照規矩的話,是要自稱-奴婢的。 關於這個問題 可以參展別的蔥友的回答。長的具體的版本可以參照美國的各種文獻關於南北戰爭的前因後果的。而且,再說了,推出聯邦需要國會批准。國會沒批准。關於台灣的話,理論上來說,台灣是中國民國。大陸是一黨專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叫法都不一樣。也就是說,他倆沒關係,除了都說中文。輸入法啊政治系統都不一樣好伐。而且說中文不代表一定都是一起的。如果說這種邏輯,為啥不拉上新加坡?所以,誰跟台灣幹嘛。真的跟大陸沒關係。而且美國也沒說要支持台獨啊。就像現在也沒說支持港獨是一樣的。如果說是因為美國賣武器給台灣,還是回答那句話,人家台灣愛買什麼,美國愛賣什麼。跟大陸無關。買賣自由。你們也愛去哪個商店買衣服就隨便去的吧?一樣的道理。當然人家也可以選擇不做生意,特地不賣給你們。這個也是人家的自由選擇。 好吧。為嘛不說說加拿大呢?聽說人家政黨多。總統也不單單就是只有現在這兩個政黨產生的。以前還有過輝格黨的總統呢。所以,美國的總統只在兩個黨裏產生,這句話是不正確的。只是這個黨被掩埋在歷史之中了嘛。再說了,當選的senators, representatives, and governor都有第三黨派的人當選。現在,民主黨初選裏面的Bernie Sanders 其實也不是民主黨人,是個獨立的。如果他真當了總統,實際上也算是有第三黨出現。雖然他很有可能連初選都過不了。所以了,美國其實是2大黨和很對小黨一齊存在的地方。關於政治世家那種,我容易別人說的。有演藝世家,體育世家,有政治世家這種也不奇怪。人家就長在這種環境裡面,知道這些怎麼玩。然後長大了,走上這個路也不奇怪。當然也需要選民的支持。如果選民覺得他們的先輩好,確實有可能再支持的。better to deal with the devil you know than you don’t, right當然了,譬如肯尼迪和克林頓想要繼續延續他們的下一個總統,機率會比較小。畢竟不是很多人都再會賣這兩個家庭的帳的。關於富人競選的問題。首先,有錢到一定地步的人多數有名聲。所以,比那些需要重新讓所有的選民都認識自己的人要簡單一些。無論是好還是壞,大家都認識總比大家都不認識的好啊。去投票的時候也知道投給誰啊。二者,競選需要錢。很多很多的錢。在最壞的拉不到贊助的情況下,自己如果已經很有錢了的話,會在資金方面少一些憂慮。如果不打廣告,不搞知名度,人家也不會知道候選人的名字,更不會知道候選人的政治觀點。最後,競選團隊裡面雖然會有義工。但是,人家跟著你跑外地的時候,難道你不包人家食宿?讓人家吃黃土睡馬路??而且好一點的,有能力的競選團隊的人員是那種付費員工。8萬一年很正常。當然別的還是要包。所以,你說自己如果已經有了一些票子,不用天天去求人捐錢的日子是不是會好過很多呢?這些是現實問題啊。當然,也不是每個競選的人都是特別有錢的。當然多少比大眾人要有錢多了。你可以自己去參照一下現在民主黨初選裡面的參與者就知道了
19年11月25日 00:00
話說啊 加拿大真是冷啊 華人也不少 好吧 離題了 你說過的那個父母就像軟禁那個說法 我也真的聽到別人家老人說過 這個事情的解決方法很多 一個就是看你的地區華人多不多 多的話 有華人老人娛樂社的那種 送你爸媽去那裏 有別的老人一起跟著玩就好了 第二種就是看您家屬是否有別的愛好 我有聽說過有些人的老爹愛釣魚的 天氣好就經常去釣魚 這個就解決了 還有一種老人家是愛玩 天天出去玩 有些出去玩的玩法也真的不需要語言水平太高的 這三種 我都在華人社區有看到 第四種是我在別的移民社區有看到的 送家裡的老人去那種免費的語言學校學習語言 這樣可以打發些時間 也認識一些新的移民 或許有些可以一起玩? 有些樓主說的西方女士也很暖的 一個是看人 二個看成長背景咯 三個嘛 關於你說dating的問題 我站在女的角度 沒date過黑人和拉美男 但是也認識一些他們的男性 我這麼說吧 站在我的角度看是 華裔裡面 性格好的男生 (感覺就是樓主這種)有時候總感覺差點什麼 可能是不夠主動 可能是不夠open 總之很多原因的 具體就不多說了 免得被別的男士反感 不過 至少我是會被比較自信的人吸引的 感覺相處舒服 只要不是自大就行 再者date本地人嘛 確是比非本地人會難一點 有時候是要看人的 如果對方完全不能接受你的文化背景 或者無法接受你不完全了解對方的文化背景的那種人 你們沒戲的肯定性很高 so that leaves you to those open minded locals only, but how many are those available out there? 最後的最後 我不推薦tinder 我覺得那個是快餐文化 雖然比較適合年輕人 我聽過的能進入跨種族本地和非本地的人的婚姻的 嗯⋯他們不用ti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