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音維尼-1984bbs
初音維尼的头像-1984bbs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有写...

19年11月24日 00:00
有學者認為漢字是維繫中國南北長期處於統一狀態的關鍵元素之一,中國歷代皆以漢字為主要官方文字。漢字在古代已發展至高度完備的水準,不單中國使用。 漢字結構複雜,異體字非常多。自古以來已經有許多的俗字,其中有一些是爲了書寫簡便,較之正字筆畫減少的簡俗字,但俗字多半是人民私下使用,當時正式的文書仍然是用正體字。 漢字一般會通過自身的調節,或是犧牲一些表音表意功能以實現簡化,或者是為維護表音表意功能允許字形上有所繁化,最終達到便於使用的目的。 就是字的文化作用跟字的變化一直都有,沒有絕對的答案。 近代,處於強勢地位的西方文明開始進入東亞,整個漢字文化圈的各個國家中紛紛掀起了學習西方的思潮。當中有人堅持漢字的傳統,亦有鼓吹放棄使用漢字。這些鼓吹放棄漢字運動的立論「漢字落後論」,內容為:跟西方拼音字相比,漢字是繁瑣笨拙的。尤其在近代個人電腦還沒有普遍化以前,因為漢字不能透過打字機書寫,而必須使用巨型的排版房的鉛字,也就是說漢字已成為教育及資訊化上的瓶頸。但是近代個人電腦普遍化以後,漢字能透過個人電腦輸入,此種論述已經不具說服性。 所有字基本上都是不停被改變的所以繁簡體最後都是個人選擇, 能不能復興主要看國民意願,但很想用繁的感覺不是太多因為大多都被習慣了 但對我來說簡體字就好像你畫畫只畫火柴人一樣,不完美但可接受也許可以做的更好.... 你希望代表你的文化是簡筆人物畫還是更有意思的六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