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or新广告被指涉嫌辱华

Dior新广告被指涉嫌辱华

Apple Daily 苹果日报网上版--2010-09-08
——————————————————————————–
「中国人都像毛泽东思想机械人?」
Dior广告被轰种族歧视

图片[1]-Dior新广告被指涉嫌辱华-1984bbs
时晓凡替 Dior拍的平面广告,以一式一样的中国工人作布景板,衬托外国模特儿身上的时装,引起种族主义的争议。互联网

白人女模穿着时尚优雅霓裳,置身在衣饰、相貌一模一样的中国「复制」人当中,是法国时装名牌 Christian Dior为上海新旗舰店推出的「上海旧梦」系列( Shanghai Dreamers)平面广告。创意无限,却掀起种族歧视争议,被轰「中国人都像毛泽东思想机械人?多谢了, Dior」。

名牌 Dior这辑广告硬照由中国当红摄影师时晓凡操刀,这已不是两者初次合作。 2008年, Dior庆祝 60周年,在北京举办了一场名为「迪奥与中国艺术家」( Christian Dior and Chinese Artists)的艺术展,时晓凡为穿着 Dior服饰、由名模杜鹃演绎的一辑「玻璃箱里的陌生人」照片崭露头角,杜鹃处身玻璃箱,在中国旧工厂、旧车站出现,吸引着旧中国人群的目光。

脸孔重复 显现中国人没个性

Dior和时晓凡这次再接再厉推出「上海旧梦」系列广告。广告中,身穿 Dior服饰的白人女模木无表情,置身在一群脸孔重复、身穿古老上海服饰的人群中,色调比起「玻璃箱里的陌生人」的更复古,彷佛女模偶然穿梭时空掉进旧上海。在上海「复制」人堆中, Dior女模更显个性。

但这辑硬照没引起激赞,反而引起种族主义的批判。硬照映入不少观众眼帘的讯息是:脸孔重复的中国人是没有个性的大众, Dior和西方就代表了个性。

面对批评,时晓凡澄清:「我希望展现中国人站在一起时的力量,以及中国历史中的社会主义。那些中国模特儿不但是人,而是 1960至 1980年代中国历史的象征。」

挑文革年代模仿 触动伤痕

岂料越描越黑,艺术新闻网站 Artinfo作家奥戴质疑:「时晓凡特别挑选 1970年代来模仿,那时中国仍处于文化大革命的水深火热中,给无数人民带来不幸、监禁甚至死亡。」英国《衞报》时装专栏作家 Jenny Zhang更以「中国人都像毛泽东思想机械人?多谢了, Dior」为题写评论:「现在的 Dior中国顾客不会从这些照片中获得认同。」

但也有人指批评者反应过敏。时装专栏作家登普西说:「就创作而言,这些照片是天才作品,非常出众。予人迷糊、难以捉摸感觉,就像尘封了数十年的家庭照片,揭示一个久远时代的面目。」新闻网站 BrandFreak也认为,「在一个黑人模特儿经常会被计算机变成白人的行业,这只是一桩小事」。

英国《每日邮报》/《苹果》资料室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评论 共42条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图片
    • luugoo的头像-1984bbsluugoo等级-LV1-1984bbs作者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