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O:“拯救”硬盘!

OSO:“拯救”硬盘!

缘起:

挪动笔记本的时候不小心使移动硬盘插头摇动,好像还是连续几下,硬盘接连断接了几次。当时是否正在读取或写入数据不详。

症状:

插入后,硬盘绿灯亮,持续“咔咔”响,而系统检测不出该盘。试用“PTDD分区表医生”、“Disk Genius”、“Norton PMagic NT”均检测不到该盘。

诊断:

先插入该硬盘,后重启系统,依旧。
硬盘“咔咔”声很大,持续不断。慢慢改变硬盘的空间状态,垂直、旋转、翻转,在某个状态下“咔咔”声停止,绿灯变为红灯。期间系统响起过检测到外设的“噹”,但其实没有检测到,偶尔还出现连续的“噹噹……”声。

判断:

未能读取硬盘0磁道,磁头在不断移动寻道。
既然所有系统工具都不能检测到该盘,应该是硬盘本身问题,而且估计是硬件问题,甚至机械问题。

修复:

曾有过供电不足引起硬盘寻道不止的现象。使用该硬盘连线的并联插头取电,并改变插入的先后顺序,均无效。
换用另一个移动硬盘接口板,两个接口板对另一个硬盘均可用,但是对该硬盘:换用另一个接口板后毫无反应。
考虑将该硬盘接到主板尝试,但接口不同,作罢。

“拯救”:

在想不出任何办法之后,加之顽劣的“好奇”本性,决定拆开硬盘。亦心存侥幸:或许机械问题可以拨弄一下,甚至打开装上之后就好了(这其实也是可以偶遇的);简单说,就是“卡”住了。

图1:

1、硬盘封固螺栓是“内六星”型(不知道专业名称,自命的)。要注意的是:很多电气产品的封固螺栓会至少有一个隐藏在标签封盖之下!
用吹风机吹热后揭开。松开所有螺栓后,用薄口螺丝刀小心沿四周撬起硬盘盖。
图2:

2、这便是硬盘真面目。
给我的第一启发是:如果硬盘彻底报销后,拆下盘片,可以做一面好镜子,而且可以有某种特殊用途。只是还不知道其介质是什么材质,若是玻璃就要小心了。可以看出:现在磁头处在正常位置。小心拨动磁头臂和一些联动部件(左上角),未见异常。
图3:图片[1]-OSO:“拯救”硬盘!-1984bbs
插入电脑,观察其运行:磁头进到磁盘大约一半半径位置既返回,返回原位时撞击声音很大,就是那个“咔咔”声。改变硬盘空间状态,红灯亮时磁头停在磁盘大约一半半径位置不动。
图4:

3、为将此状态存照,用了比较长时间,拍了若干张。因为光线问题,采用遮挡、强闪等方法。结果很悲惨,造成彻底损坏:由于磁头不动,划伤磁盘盘面。
图5:

4、看到磁头只进到磁盘一半位置,马上想:是不是没有进到0磁道?为此反复寻找是不是磁头臂运动受卡。后来查证:0磁道应该是最外磁道。不知是在此过程还是由于前面磁头长期停滞不动,后来磁头不能进入磁盘盘面区域,只能在保持初始位置的那个白塑料架内做小范围移动。仔细检查,发现:磁头臂最前端大约1mm宽2mm长的针状小臂进错了白塑料架轨道而被限。只好拆下白塑料架使其归位,但发现针状小臂已经向下弯曲。小心使其恢复后,能够如前正常移动。当然,原故障如故。

困惑:

一般都说硬盘磁头是悬浮的,与盘面没有物理接触。那么:
为什么磁头停滞不动时,会造成磁盘盘面划伤?
针状小臂到底是什么时候弯曲的?是我的不当操作引起的,还是造成整个问题的初始原因;也就是说当硬盘读取或写入数据时突然断电,引起磁头臂掉电回位造成的?
既然硬盘磁头与磁盘盘面是悬浮而没有物理接触,为什么突然断电会引起磁盘损坏?还是只会引起数据丢失?
注:白塑料架仅仅是个轨道限制,没有任何电信号控制;就是说,是个死家伙。没有观察到磁头臂是否有轴向的移动,似乎没有。那么,不存在磁头臂归位时的选择轨道入位问题。

下场:

好奇心满足了,复位。怀着窘迫小人的侥幸之心,再次重复前面的几个方法。当然,一切如故。
暂时还没有拆下磁盘镜面。一是还没有想出做什么用;二是拆下的其他部件散开后难以保存;三是看着完整的尸体,还心怀留恋:这是我第一个移动硬盘,而且是一直保存我收藏的所有资料的移动硬盘。

既不是求救,也不是经验介绍,只是满足同有此好奇心的朋友的好奇心:)

提醒大家的是:不要小看外设的非法插拔!

几个困惑,还望高手指教。谢谢!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评论 共8条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