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4月30日 12:43
原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4 ... el=rela_prevarticle 韩寒拥有话语权,是网络的悲哀【下】 韩寒后续的做法也是效仿的戏子成名的路数,借助于80后代言人的身份,学谢霆锋搞姐弟恋,还整些性感照片张扬色相,至今也没拿出一篇有分量的作品,没有什么真正有助于80后成长的语录感言。作品中没有思想,张扬的也是一种很颓废的生活情绪。 在博客上整天对国家政策说三道四,像个不着四六的孩子学说话,驾驭起来那么力不从心。 不能否认,韩寒唯一具备的是上海人的精明。说的入骨点,韩寒很贼,小小年纪已很会东躲西闪避重就轻扬长避短的保护自己,不过这是上海小混混也具备的智商。 他结交的朋友也多是象徐静蕾这类,比较肤浅和虚荣可以相互利用又不会伤害自己的一类。 韩寒很狡猾,他的博客声明:不参加研讨会,交流会,笔会,不和格子PK,不和石康飙车,不和闻华舰交战,不签售,不讲座,不剪彩,不出席时尚聚会,不参加颁奖典礼,不参加演出,接受少量专访,原则上不接受当面采访,不写约稿,不写剧本,不演电视剧,不给别人写序……。 很多人会误当成他的另类洒脱,其实他就是利用这种歪打正着的方式,躲过了自己知识欠缺和别人正面交锋力不从心的尴尬。 你就在他声明的“不”字后面加个“会”字,那才是他心有余悸的后果。也就是:不会讲座、不会写约稿、不会写剧本、不会演电视剧……等,这就是狡猾的人的手段,先发制人,和象棋高手比跳棋……! 不过,我确信韩寒的这个声明绝非是在作秀,我相信会有帮令人厌恶的傻瓜,上赶着为难个中学毕业的半拉孩子。那些所谓研讨会、交流会、签售、讲座、写剧本……等,也皆是充满了铜臭气的商业活动。所以韩寒才不得不以这种不礼貌的声明方式加以拒绝,这说明韩寒还具有可塑的良知。但韩寒也应反思,招惹来这么帮不着四六的家伙,是不是也有物以类聚之嫌呢! 其实韩寒的内心深处也很自卑、很胆怯、很痛苦,他既无大学的受教育的学历,又无年龄时空的资历,怎么可能会比同龄人拥有更多的自信呢!人啊,除去受教育间接成长,就是到了一定年龄自然的“随心所欲”,除此没有别的渠道。 在文化普及的今天,再要打造扮演韩寒似的无师自通的“天才”,不是无知也是自欺欺人啦。其实韩寒也很可怜,他是被人利用生生被搓到这么个很不适宜自己的高度。小小年纪,就被虚无起来总也消不了肿。所以才挤兑的他,东躲西藏的不敢见人。 这里我得奉劝韩寒不能再虚着,虚着的结果会把人逼得走投无路,同样的话我也给刘翔说过。传媒就是想把人和现实脱节开来,制造神话提高发行量收视率。聪明人要学会摆脱及他们周旋,不要接神话的主人公这一角色,不然会被架空悬置起来活得很累。 象现今美 国第一夫人米歇尔的第一任恋人戴维-厄普丘奇,当意识到和米歇尔的志向距离后及时选择了离开,现在看来是多么的明智。米歇尔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一路走下来,是天生的美国第一夫人坯子。而厄普丘奇中学毕业成家立业,做着客户服务代表,活的同样有滋有味。 韩寒,他们的乐趣就在于活得很真实。 韩寒的语录我就不摘啦,因为就是个孩子搞笑。仅由韩寒的语录的开场白,就可对韩寒无助和悲哀略见一斑: 看开场“天下唯寒堵尊”这句,说明了他的无知者无畏; “韩寒经典语录”与其叫语录,不如叫说话,其实都是些老生常谈,拿来当语录说明了他的敝帚自珍; “看贴不顶者一辈子没钱赚”,说明这是他最在意的。 韩寒最在意的是什么,那就是钱!据说回帖是他唯一能显现自我增加收入的方式,为了钱,所以他才会直白的赌咒。 “有事寄信,上海市邮政信箱……”留下信箱,说明他还没洒脱到真不想见人,只是选择更适于他的更容易被他驾驭的见面方式。 说这些,无非就是希望更多的青年不要效法韩寒,不要进入韩寒的误区。至于韩寒本人,当然也不能否认这是个挺努力挺刻苦的青年。自学之路是很艰辛的,韩寒骨子里很羡慕文化。他选择了写作,也是出于想和文化结缘。我给很多没受过高等教育的朋友出主意,让他们尝试写作,因为这是唯一不需要多高学历就能去尝试的文化活。 《高玉宝》的作者,是边学认字边写作的。 韩寒所说的很多真话,貌似尖锐,其实都点不到要害上,所以没人搭理他。他和鲁迅的真话不在一个档次,不能相提并论。 就像韩寒咒骂大学,为什么没人较真儿。因为大人们都明白,就是个失学的愤青,发几句牢骚而已,也没点到大学的痛楚。 其实韩寒的观念很落伍,都是因为没文化,所以成不了时尚的引领者。韩寒现在张扬的一些东西:姐弟恋、口无遮拦、卖弄色相……都没外乎戏子的路数,说明你静蕾姐对你的影响很大。不过韩寒,郎才女貌,一个爷们还是应以才华立于世上的。 你说花钱大学就可以上,没错,国外哈佛、剑桥等大学,花钱更多。将来知识就得花钱买,你写的那些不着四六的作品也没免费提供啊!就如同克林顿所言,那些仇视文明社会的人,真正仇视的是他们不能成为文明社会的一员。 我说过,韩寒能登上写作平台靠的是自身努力!只是他后来被人利用,如同过去搞运动很多人被别人忽悠利用一样,韩寒也属于上当受骗的年轻人。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浪子回头金不换啊! 韩寒你的心理残缺的阴影,文化人都看得出,不说破是不愿伤害一个热血愤青。没能读大学,有可能会成为韩寒你一生中最大的痛楚和遗憾。但你还年轻亡羊补牢嘛,建议你还是接受高等教育,补上这个心理缺口,以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
09年4月30日 12:43
奇文共欣赏 原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5bb4f40100cej1.html 韩寒拥有话语权,是网络的悲哀【上】 韩寒是个没读过大学,在文化还不够普及的过去,被社会误认为当然也被他自己误以为是“少年写作天才”的一位误入歧途的青年。 写韩寒我有一定压力,担心有肤浅无聊的小人会误以为我要借数落韩寒炒作自己……当然这亦或就是我杞人忧天以小人之心了……,这种下作的想法可能网友中压根儿就不存在!是啊,我也相信大多数朋友包括韩寒和他的粉丝,再看了我的文章后,也不会产生这样的误解的! 我呢就姑妄言之网友们和韩寒就姑妄听之吧! 最近韩寒的博客,言公务员是弱势群体!很多人较真,其实大可不必,和个孩子计较什么呢! 韩寒引用的文章其实说的没错,现今公务员虽然很肥,但也有弱势的一面。如果把权力当成权利的贪官污吏,他就是弱势的,让个反贪局办事员就能给办了。如果公务员把权力真当成为人民服务的权力,他就是有力量的。而且这种力会变为势、威,即权势、权威,而且势力威不可挡! 只是韩寒怎么会懂这些呢,文摘也是门很大的学问,你和个没上过学没工作自言也是个80后的不明事理的孩子,又能说什么呢!童言无欺嘛! 再者说,让个没文化的“毛孩子”拥有那么大的网络话语平台,然后又招惹的一帮“毛孩子”起哄架秧子,原本就是网络的悲哀!能怪孩子们的错嘛! 包括现今很火的一些博客,大伙瞧瞧博主都是些什么人呀!像徐静蕾、郭敬明……都是些干嘛的! 徐静蕾就是打着王朔的绯闻女友走出校门入圈的;郭敬明拿抄袭来的作品炫耀自己的精明和成功;至于韩寒,一堆不着四六的所谓作品,就狂妄片面的把大学骂成花钱买文凭的地方…… 这一切说明什么?戏子、骗子、无知、无耻……都进入网络审美系列啦,这难道不是网络的悲哀吗? 说白了,点破韩寒这类人的把戏挤兑个孩子我都于心不忍,要不是网友的再三要求真就下不了这个口。 这里我说的小可不是个年龄的概念,而是指见识。有志不在年高,有志也不在年少。韩寒的年龄也不能算个孩子了,生理上,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就有了性的需求,按法律十八岁就进入成年了。 看他那身肌肉,和大姐大徐静蕾流畅过招,也都足以说明他已经发育成熟上下器官全长齐整了。 再者说,韩寒也确实得有个人调教,不然孩子说些不着四六的话真出点儿事儿你再较真儿,他又以80后孩子无知为由,给你倚小卖小的撒娇,你也没辙呀! 韩寒是纯种的商业化运作“概念炒作”托生的产物,所以容易给人以新鲜另类的错觉。韩寒这么个“写作天才”概念炒出来,就是为所谓的80后准备的! 这里我说句题外的极端一点的话,谁心甘情愿的把自己当成80后或90后,谁就是傻子,谁就上了商人的当。因为所谓80后90后的概念,都是惟利是图的商人们人为的分类炒作。其实80后生的和90后生的消费喜好上能差哪儿去,商人们刻意分类的目的,就是挑起所谓这两代人之间的消费矛盾,然后分层重复消费,提高他们的利润。80后喜欢的,我90后偏不买,商人高兴啦,于是再给90后备一份。就是打对门的两个卖枣的,其实就是一家唱的双簧成心炒作的竞争事态,卖的都是同一种货色。 那么炒作概念的目的是什么?是利用网络挣钱!经纪糊弄韩寒这样的没受教育不知深浅的年轻人,也比较容易驾驭。 韩寒是个连中学都没正经读完的孩子,某种程度上讲,是当今社会没有话语权的弱势群体。他是靠自学,掌握了写作技能,也算个自学成才的有志青年。是商业化炒作,使他成了另类,迷失了自我。千佛山兴国禅寺门前写的:“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就是用来警示象韩寒这类迷失自我的朋友的。 韩寒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否定高等教育,是为迎合一部分的心理。似乎没文凭可以成才,他韩寒就是个例证!其实韩寒这一看问题极端片面的做法,正是教育缺失的结果。 为何大学生没歧视韩寒,而韩寒反倒歧视否定大学教育呢?就是因为韩寒内心深处是不自信的! 逆境出人才,顺境同样可以出人才。而且实践证明,顺境出的人才更多啊!这些道理韩寒不懂! 成功模式并非你韩寒自学成才一种,也非你韩寒就是所有成功模式的终结者!这些道理韩寒也不懂! 韩寒语录第一条就骂教育,可这是你韩寒压根儿就驾驭不了的一个话题。教育是要改革,可怎么改?你不懂!自由择业是三十年前人们渴望的,可如今真这么干啦,很多年轻人都成了“叶公好龙”者。觉得还不如父母那辈,毕业国家给包分配。 如今中国教育严进宽出,真把它改成西方的宽进严出,是否适用于中国。你觉得宽进你韩寒可以进大学校门了,可寒春、寒秋、寒雪……就都可以进啦,那会儿知识的门槛就又会加高啦…… 自古以来,一朝天下闻靠得都是十年寒窗苦,便宜事没有啊! 你韩寒能有今天,正是得益于中国教育的高难度。你的同龄的精英们都到高考战场上以试高低,不屑于和你争写小说这碗饭。所以你才有机会用写作证明自己,没有大学文凭的压力,也成了你写作的动力。象鲸鱼,因为没有鱼鳔,所以才拼命的运动肌肉,反倒因祸得福成为海中之王。你就是鹬蚌相争的受益者! 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是稍有见识的人就明白的理儿。你韩寒因没受高等教育,才看不到这一点,看问题才会失之偏颇。不受教育是弱点弱势,即使再掩饰也成不了优点优势。只是没人和你较真儿,读书人不会欺负弱势群体。你可不要一个人自我膨胀夜郎自大,真把自己当棵葱。临了没人拿你炝锅,可甭说事先没和你打好招呼! 你就用你写的那几本书,否定高等教育的必要性,这正是你无知的表现。要知道,你写这点东西,要搁到一个受过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人身上,写的会比你更多、更好、更深刻。目前为止,你的经历价值,就是说明了一个自学成才者道路的艰辛。 其实韩寒根本就不具备起码的问题探讨能力,他也没有交流和张扬的资本。尽管他一再标榜鄙视大学和文人,可至今他所能依仗的还是他那堆所谓作品。 用韩寒自己的话说,他是一边当婊子卖淫挣钱,一边把骂婊子当做洁身自好立牌坊的资本。一语双关,一石两鸟! 韩寒作品看半天也搞不懂他在说些什么,就是说韩寒的作品没有什么阅读的价值。它的价值就是印成铅字,摆在书店里,仅供当作炒作的资本和证明韩寒的成功的。 策划人再借助于这个“成功”,玩儿概念多米诺的变化游戏:一堆文字变作品,很多作品是废品,有时废品变精品……这样经概念转换,就把韩寒演绎成了80后的部分人、没文凭的部分人、叛逆年轻部分人的所谓成功代言偶像,让他拥有了话语和被炒作的资本。 象韩寒、郭敬明这类人是没有资格作80后代言的,因为他们没有足以证明他们是精英的成果。而今我们很多人就是这样,不去看写作的内容,仅凭一堆书就做出判断。出版商正是抓住当今青年需要速成“偶像”成名“神话”的心态,印上一堆书,打造出了韩寒这类低素质低成本的成功模式,才使很多80后的人误把他当成自己这代人成功偶像代言,并趋之若鹜大加追捧。 概念炒作就是迎合了一些人,只管结果不择手段盲目跟风的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