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10月8日 22:00
劉曉波獲獎 大陸很多人不清楚 2010/10/08 19:50:15 (中央社記者康世人上海8日電)中國民運人士劉曉波榮獲諾貝爾和平獎,在消息管制的大陸並未激起太多漣漪,不過一些網友和民運人士,還是透過「翻牆軟體」從海外網站獲知,並觀察北京當局的態度。 劉曉波榮獲諾貝爾和平獎,雖然海外新聞媒體大肆報導,但在大陸卻因為新聞封鎖,上海沒有太多人知道這個消息,甚至一些較年輕的大陸人,還不清楚劉曉波是誰。 一位「70後」從事金融服務業的上海人金先生在被問到劉曉波獲得諾貝爾獎時,第一個反應是「劉曉波是誰?」記者向他介紹劉曉波後,還是一句「沒聽說過」,而且還誤以為劉曉波是逃到台灣的民運人士。 一名曾參加過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並到過海外的不願具名學者表示,在中共當局封鎖下,大陸多數民眾根本就不認識劉曉波,劉曉波最知名年代在1988年因為「河殤」這部片,但影響力也頂多在中國的知識圈子內;「你去問問看,又有幾個人知道劉曉波和河殤之間的關係呢?」 這名學者說,海外高估中國自由派知識分子的影響力,只看到他們在海外中文媒體和社群網站Twitter 的聲音,卻忽略在中國內部,只要是當局不允許的都要管制,即使網路的出現讓人們有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但相信劉曉波在中國的知名度和認同度,可能還不如某個最牛的釘子戶。 不過,這位民運學者認為,劉曉波獲獎還是好事,至少對中共當局是個警告,讓他們明白,箝制言論自由沒有好結果;對言論自由也是鼓勵,但如果賦予過多的意義,則是脫離現實。 他解釋,劉曉波獲獎的消息,中共當局肯定會竭力消毒,讓消息難以傳播,更何況大多數中國人,可能對上海樓市調控的震撼比誰得了諾貝爾獎還大、更實際,劉曉波對中國維權和爭取民主的意義,不會比大陸內部一些反拆遷或維護法律的事件更大。 一名在上海文化事業工作的江先生則認為,大陸民眾如果知道劉曉波獲得諾貝爾獎,肯定會不舒服;因為大陸普通民眾的心態比較複雜,對民主自由的認識已有變化,中國人過去百年來追求民主自由,但現在對民主自由的認識已經「被異化了」。 江先生指出,所謂的「異化」,是許多人認為某些人打著「民主自由」是幌子,其實是反對某某主義和某某制度。 江先生說,由於現在大陸人生活變好了,加上當局的宣傳,民眾普遍相信現在是中國千年來最好的局面,大陸人民反而開始懷疑西方的民主制度,這種對民主真諦認識不清的風氣,讓他感覺「被綁架了」。 一名在在北京報業工作的資深媒體人則認為,只要官方沒有激烈回應,相信劉曉波獲獎的事情不會引起太多人注意,他相信當局肯定是淡化處理。991008
10年10月8日 21:58
劉曉波獲獎陸網站僅登官方回應 2010/10/08 20:54:01 (中央社記者康世人上海8日電)中國異議人士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雖然外國媒體紛紛報導,但大陸官方媒體隻字未提,而大陸一些知名網站僅刊登大陸外交部對劉曉波獲獎的回應。 劉曉波獲諾貝爾和平獎,包括新華社、中央電視台等大陸中央的官方媒體,沒有報導得獎消息。 但包括百度、網易、騰訊、搜狐等大陸各大網站及一些省份的新聞網站,則全文刊登大陸外交部就劉曉波獲諾貝爾獎一事的回應。 此外,一度傳出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因報導劉曉波獲獎新聞而被斷訊,但並未獲得證實,而且飯店內的CNN頻道仍如常播映。 包括路透、台灣聯合、中時等原先未被北京當局封鎖的外國通訊社、媒體的中英文網站,在報導劉曉波獲諾貝爾獎的消息時,仍可聯結。 但一些原先就被封鎖的境外新聞網站,包括BBC中文網、中央社等網站,一樣持續遭到北京當局封鎖。 不過,大陸部份入口網站在鍵入「劉曉波」3個字進行最新消息網路搜尋時,曾一度出現「抱歉,您搜索的內容有可能不符合相關法律,搜索結果將不能被顯示」的訊息。 至於大陸幾個知名網路論壇網站,尚未出現有關劉曉波獲獎的留言與談話,劉曉波獲獎一事似乎尚未引起大陸網民的關注。 對於當局並未全面封鎖連結境外媒體有關劉曉波獲獎的報導,1名曾參加六四天安門事件的大陸學者認為,這應該是當局體認到網路無法全面封鎖的事實。 不過,這名學者說,大陸新聞網站和各大網站還是受到當局的控制,只能刊登外交部有關劉曉波獲獎的回應全文。99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