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8月7日 00:07
根据现场录音手打,稍微删掉了一些口水话,同时参考了易中天的见报稿(当然删了很多内容)和现场记录稿(不完整)。 -------------- 2010年8月1日 尊敬的龙应台先生,尊敬的各位来宾,欢迎大家来到北大,参加《南方周末》举办的“中国梦”系列讨论,在昨天的中国梦致敬盛典里面,我们的致敬嘉宾代表大家向龙应台先生表示了致敬。我现在谨以以我个人的名义,代表我自己向龙先生致敬。我的致敬词是一幅对联。 * 上联:1949龙应台大江大海 * 下联:2010易中天小打小闹 我今天小打小闹的题目是《中国梦:梦与梦魔》 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1793年,英王乔治三世派出马戛尔尼勋爵率团来华。表面的目的是为乾隆皇帝补贺八十大寿,实际上真正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通商,二是传教。戛尔尼浩浩荡荡的代表团来到中国之后,他们遇到了一个麻烦——官方坚持他们见到皇帝时要行三跪九叩之礼。马戛尔尼说:行礼没有问题,但是根据对等原则,中方必须派和他们特使同等官阶的大臣,向英王乔治三世的画像行三跪九叩之礼。这个要求当然是大清王朝断然不能接受的,于是乾隆指示下属对马戛尔尼“详加开导”,在这个开导当中,乾隆皇帝表现出天朝大国的天子雍容大度,乾隆皇帝说:“朕很体谅你们,英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不容易。朕也体恤你们洋人有打绑腿的习惯,跪不下来不要紧。朕恩准行跪拜礼时解开绑带,拜完了朕还恩准你们再穿上,这不是挺方便吗?有什么不可以?”。这次出使的结果是不欢而散。那么为什么呢?为什么当时的中国当局要坚持行三跪九叩大礼呢?很简单,在当时中国人的概念中我们是“天朝”,天朝的天子是“万民之主”,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英国不过是一个番邦,尔国国王来此亦要躬行此礼,何况你一小小陪臣? 这就是当时的中国人的中国观,他们的中国观和世界观是统一的,只有一个天下,也只有一个天子。这种中国观和世界观在鸦片战争中就被西方列强的炮火炸得粉碎。鸦片战争以后,《南京条约》里面特别有一个条款,以后两国公文来往应称为“照会”。这不是外交惯例么?以前是不知道的,那以前叫什么呢?以前叫“上谕”。我甚至猜测,他们当时是不是还要派一个大太监,过来给外国使节们“下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尔等不远万里,十分辛劳,赐烤鸭一只,钦此——” 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中国人是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学会了与别人平等交往,但我们学会平等交往接下来的屈辱是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对中国人刺激最大的是两件事请,一是甲午中日战争,我们居然被一贯瞧不起的蕞尔岛夷——“倭寇”给打败了;二是巴黎和会,甲午中日战争毕竟我们是战败了,只能含着眼泪签马关条约。可是一战我们是战胜国啊!战胜国在巴黎开会,巴黎和会上把国家分为三等,不同等级国家派的代表数量有差别,一等国五人,二等国三人,三等国两人。中国政府想都没有想就派了五个代表过去,到那儿一打听才发现原来是三等国。最后没办法,只好五个代表轮流开会。我们连巴西、比利时和塞尔维亚都不如,人家一开始也被划分到三等国,后来经过“努力争取”,变成了二等国。这两件事给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太大。从此我们告别了天朝大国,中国中心的这样一个观点。告别了过去的那种“天下梦”——“中国梦”开始了。 “中国梦”的主题当然是“强国”。因为我们受欺侮,我们被蹂躏、我们被歧视。我们必须使自己的祖国强大起来,至少要能够理直气壮的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问题是怎么强国?什么叫强国?什么叫强大的国家呢?非常值得庆幸的是,晚清时代我们当时的一些先驱,一些有识之士,对此有不俗的理解,这些人包括徐继畲、郭嵩焘、谭嗣同等等。他们共同的观点是:一个真正的强大的国家,它的标准绝不仅仅是船坚炮利,也绝不仅仅是财大气粗,首先是政治文明,道德高尚。只有政治文明,道德高尚才配称为强国,也只有政治文明,道德高尚才能够成为强国! 问题是怎么办?先贤们给出的办法是:像西方人一样实现儒家的政治理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念?他们有这样的共识:世界上最文明最先进的国家,三代之前是中国,此刻是欧美。为什么? ——因为我们祖先,我们的先哲们、先人创造的文明,先进的理念被败家子给丢光了,反倒是欧美这些国家把我们这些东西发扬光大了。 * 西方的“虚君共和”,不正是我们孟子的“民贵君轻”么? * 西方的民主制度,不正是《礼记》里面的“选贤任能”么? * 西方议会里的议员,不正是我们“为民请命”的乡绅么? * 美国的那个华盛顿,不正是我们“禅让天下”的尧舜么? 你看,我们的好东西都到他们那里去了! 当时说英国是“仁爱兼至”以至于“寰海归心”,依我看这就有点走火入魔了。那不是靠仁政换来什么“寰海归心”,殖民地都是强抢过来的,美国屠杀印第安人,也不是什么“仁爱兼至”。还有人说西方人礼让,守秩序,秩序井然,彬彬有礼,这不就是中国传统的礼教么?错。西方人是礼让,守秩序,但是和中国不一样啊:西方人礼让那是“女士优先”,中国是“领导先走”! 再说西方还有很多概念没办法套到中国的传统上来,那是西方自己创造的概念。 * 三权分立对应什么?——三省六部? * 政党轮替对应什么?——改朝换代? * 宪法对应什么?——《四书》《五经》? 总不可能最高法院判断是否违宪,法官去念“关关雎鸠”?另外参众两院,根本没有可以对应的。但是我们不应该苛求,更不能苛责先贤。我们应该看到,他们能够这样想问题,已经很不容易了。当我们今天向中国梦的践行者致敬的时候,请不要忘先贤,不忘记他们做过的努力。 问题是何以,这让我想起马克思在《路易· 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写道:“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不能随心所欲的创造历史……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象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在这种革命危机时刻,人就就会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穿着他们的衣服、拿着他们的武器,喊着他们的口号,演出自己的活曲。“所以,我们就要回头看,鸦片战争之前我们有什么梦?中国人有什么梦?——我的结论是鸦片战争前中国人的梦是“天下梦”。“天下梦”后来变成了“中国梦”,这两者的区别是: * “天下梦”想的是“人类怎么样”,“中国梦”想的是“中国怎么样”。 * “天下梦”想的是“社会怎么样”,“中国梦”想的是“国家怎么样”。 鸦片战争前这个“天下梦”的概念又分成两个,就是“大同”和“小康”。 * “大同”是天下为“公”,“小康”是天下为“家”。 * 在政权轮替和权力交接上,“大同”是禅让制, “小康”是世袭制。 * “大同”和“小康”最重要的区分是看权力归谁 这样看就很明白,大同比小康好,所以晚清的先贤们就认为,美国的共和联邦制,好于英国的虚君立宪制,又好于日本的实君立宪制。美国的共和联邦制度最接近中国人的“大同”理想。这当然是一部分人的观点,不是统治者的观点,清朝统治者的观点也很简单,最好什么都别变,万不得已要变就学日本,国家要有一个“万世一系、永远尊崇”的君主;维新派主张学英国虚君宪政,革命派就主张学美国共和联邦。 实际上呢, * “大同”是我称之为由部落联盟向国家联盟过渡的阶段,是文明的开端; * “小康”是西周到春秋这段时期,周公的一个政治理想。就是由宗法、封建和礼乐构成的。宗法是社会制度,封建是政治制度,礼乐是文化制度,三位一体。要做到以人为本,以德治民,以礼为序,以乐促和。 在儒家的眼里: * “大同”是“无忧无虑” * “小康”是“有德有序” 所以孔子说“吾其为东周乎!”就是“大同”回不去了,退一步,回到“小康”总可以了吧?但是不可能。秦始皇一剑定乾坤,一统天下,兼并了其他的主权国家。建立了一个统一的王朝,从此小康也没有了,“百代皆行秦政制”,几千年都是郡县制的帝国主义。“无忧无虑”是指望不了了, “有德有序”也不行了,能过上安生日子也就不错了。 那怎么办呢?开始做第三梦,“治世梦”。“治世梦”就是不要天下大乱,只要天下大治,标准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政通人和。实现“治世梦”要靠谁呢?首先得靠老天爷实现“风调雨顺”,然后“国泰民安”和“政通人和”主要依靠三种人:圣君、清官和侠客。 *最好是有一个好皇上,好皇上的标准是仁慈和明智,仁慈的叫“仁君”,明智的叫“明君”,又仁慈又明智的那就叫“圣君”了。 * 没有“圣君”怎么办?打个折扣,我头顶上的父母官是“清官”也可以。 * “清官”也没有,就只能靠“侠客”了。都希望侠客半夜入衙取贪官首级嘛。 所以你看为什么《三国》中的尊刘贬曹大快人心?在刘备集团里面圣君、清官和侠客都齐了。刘备是圣君,诸葛亮是清官,关羽张飞是侠客。“三个代表三个梦”。但是往往就连“侠客梦”都做不成了怎么办呢?只好读武侠小说,所以说金庸小说大行其道。这叫作越来越没有指望。而且我们可以看出来,从大同梦到侠客梦,这三个梦是王二小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到了1949年,有了一个新版本的中国梦,这个版本的主题仍然是“大同”,标志性的表现是“人民公社”。人民公社这个东西——哦,不是东西。嗯,人民公社这个 “新生事物”,它即使不是按照大同社会设计的,但它很符合“大同”的精神。你看大同是 * “财货不必藏于己”——猪啊羊啊都交公了, *“劳动不为己”——集体生产不为己 * “老有所终”——有敬老院, *“壮有所用”——公社社员都干活 * “幼有所长”——有托儿所, *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有五保户。 *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集体生活 *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东西都交公了,自己什么都没有,闭什么户啊? 人民公社的杰出代表就是大寨,在当时人们心目中那就是“人间天堂”。当年有一首歌,我也会唱,讲大寨的,是这么唱的: 一道青河水,一座虎头山,大寨就在这山下边。七沟八梁一面坡,层层梯田平展展,牛羊胖乎乎,新房齐崭崭,炕上花被窝,屯里粮满尖。银光闪闪喜气多,社员梦里都笑声甜。 要是过上这个生活,那真是“社员梦里都笑声甜”啊。不过后来我一想,这歌词里唱的不就是我们现在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么?这个梦确实是“中国梦”,但它的源头不是儒家,更多是来自墨家。墨家最重要的思想是两个,一是“兼爱”,一是“尚同”。 * 在生产分配方面,讲究自食其力,按劳取酬; * 在人事制度方面,讲究机会均等,能上能下; * 在社会关系方面,讲究互敬互爱,平等兼爱。 * 在组织纪律方面,讲究上之所是,必亦是之;上之所非,必亦非之。就是村民意见不统一,就听村长的;村长意见不统一,就听乡长的;乡长意见不统一,就听大夫的;大夫意见不统一,就听国君的;国君意见不统一,就听天子的。这是“民主集中制”。 所以人民公社思想更多来自墨家。墨子自己,粗茶淡饭,草鞋布衣,劳作不止。他的学生,更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手脚长满老茧,肌肉鼓鼓,面黑如炭。这墨者不就是当时的“知识青年”么?到了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就变成了“公开的执政党”,法家是“暗中的执政党”,道家是参政议政的“在野党”,墨家变成了“地下党”。 农民出身的领导革命的毛泽东对墨家思想情有独钟并不奇怪,奇怪的是他自己不这么说,他说自己是“马克思加秦始皇”,是社会主义+法家思想,那这就跟晚清诸贤不一样了,他们是资本主义+儒家思想。这个事情是很奇怪的,因为晚清诸贤包括谭嗣同,都对法家、秦始皇是恨之入骨的,谭嗣同说得很尖锐:”二千年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从秦汉到明清,中华大地上盛行的就是大强盗统治下的伪君子。谁造的?罪魁祸首是秦始皇、法家。 毛泽东是谭嗣同的湖南老乡,年轻的时候是他的粉丝,他不会不知道这个。何况,这个法家是没有大同梦的,毛泽东他要做大同梦为什么要去找法家呢?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毛泽东他有两个梦,“大同梦”和“强国梦”。“大同梦”更多来自墨家,“强国梦” 就要靠法家来实现,因为法家是讲斗争的。先秦诸子,儒墨道法。墨家讲究逻辑,儒、道、法讲究矛盾。而讲究矛盾的里面,儒家讲究矛盾的统一中和,道家讲究矛盾的转化,只有法家讲的是矛盾的斗争。法家的哲学就是斗争的哲学,毛泽东的哲学也是斗争的哲学。很对他的思想,也很对他的胃口,因为毛泽东说的很清楚:”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他喜欢这些。 而且,能跟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某些说法接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说,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那么马克思的阶级斗争思想和法家斗争哲学结合在一起,这就叫做马克思+秦始皇。于是就有了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就是这种思想的实现,结果众所周知。强国梦没有实现,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大同梦也没有实现,整个国家遭受了空前的破坏和摧残。 当然,我们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但是我们不能不反思教训。教训在哪里?我们来看看人民公社和文化革命。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文化革命的口号是“破私立公”。大同梦的口号是天下为公。一大二公,破私立公,天下为公,一以贯之的,不就是一个“公”字吗?但“大同梦想”的“公”指的是政权乃天下之公器,是讲公权力,而毛要做的事情是要把财产甚至精神都要充公,都要公有化。这就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想法,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宣称,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前提,就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共产党宣言》里面这样说:共产主义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因此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没有个人,没有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就没有共产主义。因此这种破私立公的思想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是法家的,法家的思想很清楚,一个国家,除了君主和官吏,只能允许两种人存在,这就是农民和战士。因为农民可以种田,战士可以打仗。显然,在他们眼里,人民不是个人,是工具和武器。工具和武器,又要什么权利,讲什么自由? 这大概是我们文化背景的原因。中国文化从来都是把集体放在第一位的,个人放在第二位的。有一位叫做金观涛的学者曾经做过专门的检索,“民主”“共和”这样的概念很 早就被引入中国,被中国人所接受,因为这些概念可以和我们的大同思想接轨。但是“个人”“个性”这样的词直到“五四”以后才被介绍到中国。这样一来就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晚清诸贤最推崇的,最接近大同社会的美国联邦制,在西方国家中是最个人主义的。没有他们的个人主义就没有他们的独立宣言,没有他们的独立宣言,就没有他们的联邦宪法,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美利坚合众国。个人,个人的权利和自由,难道是可以小看的吗? 其实如果说起我们传统观念中最早主张个人的权利和自由的,我觉得是道家的杨朱——这里要做一个植入广告,你们可以去看我写的《我山之石》,那里面我 提出了一个观念,就是杨朱的理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人权宣言》。道家也讲“大同”,但与儒墨两家有别。儒家的“大同”,是领导海选、权力禅让的“尧舜之世”。墨家的“大同”,是村长领着大家干活,有意见逐级向上反映的 “人民公社”。道家的“大同”,却是不要领导,或形同虚设。人民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想干嘛干嘛,爱怎么过就怎么过。用庄子的话说,就是“上如标枝,民如野鹿”。这样,同样是“大同梦”,道家的是个人主义,法家的是集体主义,儒家的是折衷主义。这叫做“一个梦想,各自表述”。 说到这里我想给大家说一个我年轻时候的事情。以前中学校园流行喇叭裤,就是上窄下宽的设计,然后当时有个说法叫“问题青年”,形象就是穿喇叭裤,戴蛤蟆镜,手里提着一个收录机,一边走一边放邓丽君的歌:“路边的野花,你不要踩~~~”(笑声)。那个时候学校的老师也是非常郑重的做思想政治工作的,看到学生穿喇叭裤,品行不端,不能不管啊,他们就贴了一个标语:“喇叭裤能吹响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号角吗?”然后有学生在底下贴了一个条: “请问什么裤子吹得响?” 这事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初,听说的人也大多一笑了之。但十年以后,却有了别样的意义。因为改革开放头十年,胆子最大,步子最快,思想最解放,成就最显著,以至于全国人民争相学习仿效的地方,就是最先穿喇叭裤的地方。这当然不能归功于喇叭裤,却应该归功于广东对个人权利和个体自由,给予了最大限度的尊重。直到现在,广东也仍然是舆论最新锐、环境最宽松的地方。这才有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广东经验”,有了关注民生、自由言说的“南方视角”。就没有这样的“南方视角”。没有这样的“南方视角”,就没有现在的南方报业集团,也没有现在的《南方周末》!(掌声) 于是我们发现,尊重个人权利和个性自由,(加强语气)离“大同”最近!(掌声) 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我们为什么要有“中国梦”,我们又为什么要“强国”? 国家富强,是为了人民幸福,而人民是由无数个“有生命的个人”组成的。没有每个个人的幸福,就没有人民的幸福。没有每个个人的未来,就没有人民的未来。这就首先要让全体国民,都成为“人格独立,意志自由”的人。我们说要建设一个强国,那么这个强国里,我话不能随便说,衣服不能随便穿,饭不能随便吃,这样的强国我要它干什么!把这些“个人”都变成既没有“独立人格”,又没有“自由意志”的齿轮和螺丝钉,那么,组装起来的,将是一架没有人性的机器,一架杀人的机器,毁灭人类的机器。在这样思想下建立起来的秦王朝,它二世而亡,活该! 我们改革开放30年来最大的进步,就是我们有了选择的自由。农民可以进城打工,工人可以下海经商,大学生可以自主择业,所有人都可以跳槽。当然,这些选择,未必都成功,也未必都主动。但能够选择,敢于选择,就是成功。我们能选择了,也敢选择了。我们经历了两次解放的过程,第一次是“五四”,让中国人可以自由恋爱,“我的恋爱我做主”;后来是改革开放,让中国人可以自由择业,“我的职业我做主”。这两个“我做主”,背后体现的都是这样一个原则:我是公民,是独立的个人。我的权利我主张,我的事情我做主! 与此同时,中国梦,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就是可以不再集体做梦,可以不在同一个体制下,同一个框架里做梦,可以随便做梦,想怎么做梦就怎么做梦,甚至可以同床异梦。 我们中国人,几千年来,做了三个梦:天下梦,国家梦,个人梦。天下梦就是大同梦,国家梦就是强国梦,个人梦就是幸福梦。这些梦是互为前提,彼此成全的。社会不稳定,个人难发展;国家不强大,个人没前途。但,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又归根结底是为了每个人的幸福,为了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背离了这个目标,则一切均无意义。天下梦,中国梦,个人梦,岂非互为前提,彼此成全?中国的道路这就只能靠我们共同努力了。实际上,中国道路从来就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实现“中国梦”,既要追求,又要反思,更要实践。只要有越来越多的践行者,只要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个行列,我们就总有一天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和个人幸福。 这个梦可以实现。 这个梦应该实现。
10年6月15日 13:36
10年6月14日 08:43
http://news.boxun.com/news/gb/pubvp/2010/06/201006112122.shtml 匿名作者 2012年将是中共换届的时刻,政治局党委将有7人退出,退出的7人中除了胡温会被历史看好外,周永康将是第三位最终会被历史看好的人物,这一点可能有人不赞同,笔者由于和大陆法院、司法部门打过交道,把自己了解到的事情讲出来,一方面是对一个人物的公正看法,另一方面是对今后十八大上位的中共核心领导人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执政方式。 (博讯 boxun.com) 胡温周巧妙避免了重大事件发生 中共在1949年夺得政权后,每十年的后半叶都会出现政治大动荡,50年代的57年反右运动,几十万知识分子被打成右派;60年代的66年文革开始,一直延续到76年;80年代的“8964”惨案;90年代的法轮功;共产党执政形成了每过十年都有一次席卷全中国的重大事件发生,每一次不仅毁掉了一代人,而且还给中共执政带来巨大的冲击。以上归其原因,是由于中共在执政过程中出现了重大失误,邓小平改革开放,的确很伟大,但也没能避免“8964”的流血事件;江泽民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懂经济和建设的领导人,但也没能处理好“法轮功”事件。历史进人到21世纪,特别是05年到09年能否再次发生类似 “8964”和法轮功的事件,能否避免又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伤痛,后来的中共领导人吸取了历史教训,在执政方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胡温亲民执政、疏导民意外,周永康推行的一系列政法新观念和做法,切实保障了亲民政策的推行,碰了很多敏感问题,打破了很多禁区。周认为过去公检法、司法和信访系统像大爷,脱离老百姓,出了问题往上推,周主持工作后,把这些大爷赶出去面对社会问题和底层老百姓,化解矛盾、疏通民意,消除民怨。2012年中共十八大到2022年中共二十大,以习近平、李克强的智慧,如果能够再一次避免出现类似8964事件或者法轮功事件,在保证共产党统治的前提下,习近平、李克强等人极有可能在十年的后半叶像邓小平出山后那样为历史冤案平反,甚至是64惨案,极有可能比照平反57年右派的模式,并留有尾巴。目前胡温周所做的一切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为今后习李有所作为的铺垫。 基层把周比喻成历史上的董必武 笔者08年在从贵阳到湖南的火车上,遇到一位湖南某县检察院院长,聊天时表示:最近他们在学习周永康的一个长篇讲话,其核心内容是观念转变,即法院检察的独立性,程序过程,等等,情不自禁说,周讲话非常清新,很有思想,就像历史上的董必武。周永康阅历丰富,从基层干上来的,曾在中国石油任总经理,懂经济,在国家机关和地方都干过,处理问题不死板,比较开明和公正,甚至敢闯一些敏感区域,我们现在看见媒体的自由度比过去有所进步,政府官员不像过去那样对新闻媒体横加指责,这一改变是从孙志刚事件发生后开始的,周永康7次亲自过问此事,最后取消了不得人心的收容制度。高耀洁到美国,先是美国希拉里带话给胡锦涛,这种美国、英国等政要很多向中共领导人提出各种要求,成功率非常小。河南的朋友告诉我,当地基层政府表示决不能让高到美国,找个理由打个报告上去就可以了,如果是过去的其他人肯定是相信基层,以任何一个理由就可以拒绝希拉里的请求,但这次遇到了周永康,由于周的坚决,高耀洁才可以到美国和再次去美国。大陆的民间对日索赔和保钓是地道的草根运动,,日本政府从清朝以来对中国的政策是,利用中国政府对付中国老百姓,无论与中国老百姓和中国企业发生冲突,首先向政府外交部施压,大陆的外交政府官员以中日友好的理由来处理问题。当周永康主政公安部后,不是采取一刀切的办法来对待大陆的草根运动,对大陆民间对日索赔和保钓采取了默许的办法,没有按照传统的做法,大陆才迎来了保钓和索赔的春天,大陆保钓人士登上钓鱼岛,对日索赔也有所结果,大陆的保钓领袖和对日索赔领袖也深有同感。 大陆社会进步的重要推手 周永康与曾庆红可以说有些相似,有大气魄和雄才,敢作敢为,不拘泥传统模式,但在大陆这种复杂的社会很难有大的作为,再由于大陆的干部体制弊端,没有上级的指示,下级不会碰敏感问题,没想到近来出现的重庆公安局局长王立军和北京公安局局长付政华,这两人有一定的抱负,正好符合周的胃口,王立军周端掉文强;付正华揭开了“天上人间”的神话,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天上人间”之所以有这么强的生命力,一直是披着“引进外资、照顾外国朋友的生活习惯”的合法外衣,而保留的最豪华的“人肉市场”。大陆各地也纷纷效仿,在当地的星级酒店设立“天上人间”,当地的政府官员以陪同外国老板的名义经常光顾本地的 “天上人间”。这实际上是一条不成文的政策底线,搞得不好,会戴上破坏“招商引资”的帽子。如果大陆出现更多的王立军和付正华,这正是周目前所需要的。律师协会的选举,说明周永康有浓厚的民主色彩。据律师协会的朋友透露,现任大陆律协主席于林是地地道道选举的,如果是推荐,肯定是另一位高干子弟当上律协主席,周当时任政法委第一副书记,首肯了律协的选举结果,这在当时是罕见的,因周当时还不是常委。周永康对律师也很关注,当上常委后没几天就见了律师队伍,对台湾法律专家谢启大的关于嫌疑人尽快找律师的建议很重视,谢启大曾当过台湾新党领袖,到大陆后致力改变大陆的司法弊端,大陆犯罪嫌疑人被关后,很久不让请律师,谢启大感到这一做法不符合法理,在大陆走到哪就批判到哪,现在大陆犯罪嫌疑人找律师比以前自由得多已成为现实。 我所听到的事情很多,一时也想不起来了,对大陆任何一个人评价,应该实事求是,做的好的,应该支持,做的不好的应该批判。 [博讯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 估计又是一篇内销转出口的文章
10年5月26日 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