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9月9日 15:41
(星島)2010年9月9日 星期四 05:30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 報道)吳德政蜷縮在床上,這名七十三歲的老中醫不斷抽搐。他伸出手像是要抓住甚麼,斷斷續續地喊:「娘呀,我疼呀……」在呻吟了三四天後,吳德政死了,留下一段是兒子為其拍攝的掙扎呼叫片段。臨死前,吳德政被確診為「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由蜱蟲叮咬所致。   從發病到死亡,只有短短十天。看著父親吳德政臨終前的片段,吳玉濤淚流滿面。他承包了商城縣餘集鎮衞生院的一個門診,他後悔指,若早些將父親送去信陽醫治,或許還有救。   兒誤打吊針竟激活病原   六月一日,吳德政發燒到三十八度,到兒子吳玉濤的診所看病。吳玉濤以為只是普通感冒,給父親打了兩天吊針。其間,他還在輸液中加了點激素,以促進藥效。事後才知道,這加速了病原體在體內的繁衍。   六月三日,吳德政已無法站立。次日,家人將他抬到商城縣人民醫院,抽血檢查,發現其血小板檢測值已由正常的一百到三百個下降至二十五個,白細胞值由正常的四千到一萬個降至一千四百個。   「醫生說,這是被蜱蟲咬了,是無形體病,很多人來治,住幾天院就好了。」吳玉濤說,縣醫院繼續給父親掛吊針,高燒依然不退,上吐下瀉更加嚴重。六月七日,吳德政轉院到信陽154醫院。四天後,吳德政不治身亡。吳玉濤被告知,要是父親早點住院,一開始就打強力霉素和多西環素的話,「救回一條命沒問題」。無形體病會導致病人血小板和白細胞銳減,免疫系統趨於崩潰,最後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   吳玉濤認為,只有公布疫情,恐慌才不會蔓延。他還憶述指,父親吳德政出殯的那天,一個十二歲的少年脖子上爬了一隻小蟲子,他的母親發現後,尖叫一聲。人群霎時亂作一團,都慌了。
10年9月9日 15:41
(明報)2010年9月9日 星期四 05:05 【明報專訊】河南商城縣近日爆發一場由小蟲傳播的疫情,已引致多宗死亡案例。由於病症罕見,多名患者被誤診,延後治療時機。當地衛生部 門早在4月就有接報疫情個案,但因「維穩」(維護穩定)而未及時通報。 河南省衛生廳新聞辦公室昨晚通報,該省自2007年5月以來,共監測發現此類綜合症病例557例,死亡18例。據《新京報》報道,河南信陽市商城縣多人今年夏天被一種叫做「蜱」的八爪小蟲咬傷後不治身亡,引起村民恐慌。死者最初徵狀是發高燒,有些伴隨咳血、上吐下瀉,最後體內血小板和白細胞不斷減少,在數天內多個器官功能相繼衰竭而亡。 病徵似感冒 557病例18死 最初發現該病時,很多村醫普遍出現誤診。患者最初多被診斷為感冒,其中一名村民還因為發高燒時胡言亂語,被送到精神病院治療。當地一時傳言四起,令很多農民甚至不敢到稻田裏幹農活。 原來,該疾病為「人體粒細胞無形體病」(粒細胞為血液白細胞之一種;無形體則是一種寄生於細胞內的寄生菌)。目前,內地尚未分離出病原體,亦不清楚其傳播途徑。目前只知蜱蟲攜帶的病原體吞噬人體細胞,致使患者血小板、白細胞銳減,並具傳染性。傳播此病毒的小蟲稱為蜱,僅較芝麻大一點,吸血後狀如黃豆,有8個爪,主要棲息在草叢和樹林中。 延誤治療 被咬者無辜送命 伏山鄉南沖村村主任楊富說,當地2007年前後就有發生過蜱蟲咬人,但人數不多,咬後也沒事,也就出現皮膚瘙癢,塗點清涼油就無事。從去年起,被咬人數增多,造成多人死亡,今年尤其多。 據信陽市衛生局人士透露,市政府曾經研究過病情,但因懼怕大規模宣傳容易造成群眾恐慌,「產生不穩定因素」,而未有宣傳。 據信陽154醫院感染科主任崔寧介紹,只要初期不被誤診耽擱,「這病太好治了」。但出於各種原因,延誤治療的病例卻不斷出現。商城縣人民醫院一名負責人說,農民想省錢,多去找村醫,不排除有村醫為賺錢,「先吊幾天鹽水再說」,延誤治療。本港在2008年也曾出現一例由蜱傳播可致命萊姆病(Lyme Disease)的個案,患者經短期治療後康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