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12月4日 15:35
偶一个不爱谈政治的朋友犀利的评论: 看了Time的原文(http://www.time.com/time/magazine/article/0,9171,1931619,00.html),其中提到韩寒指出“在中国谈真正的民主和多党制没戏(hopeless),但是还有些事情更现实,也并非完全没戏 - 比如媒体和文化自由(press and cultural freedom) - 我只希望做那些‘有戏’的事 ”,文章中也提到韩寒博客的影响力(one of the most popular bloggers on the planet),还引张悦然的话说“韩寒就像《皇帝的新衣》中那个说出真相的小男孩”,都还满正面的。 韩寒对Time文章的回应(http://www.yweekend.com/webnews/091112/a03/091112A0301.shtml) 也诚恳而言之有物。 所有人都知道西方媒体有自己的一套固有的报道模式和说话方式,如果刨除“意识形态”差异造成的偏见,他们在报道新闻时- 无论是本国的还是中国的- 最终目的都是要吸引眼球,增加订(购)阅量。当报道一个中国的新生代作家时,使用“Bad Boy"这个词还需要我们大惊小怪吗?在西方人眼中,难道不是所有中国的男孩子都是有点“阴柔”吗(这更多取决于饮食结构的差异吧),这种“阴柔”加“痞气”的混合气质不正迎合了西方读者对东方的某种变态趣味吗,也不用大惊小怪吧(其实这是文学作品中惯用的手法,想起《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马小军在描述王朔演的那个黑社会老大时就特别强调了他那双‘阴柔’的手呢) 所以这个周黎明写出这篇段章取义、哗众取宠、极不靠谱的文章,要么他本来就是一傻X小人,要么就*/是受命于“有关部门”,杀杀近期无知大众和无畏媒体对韩寒的追捧热情(拿辉子的话说,也算使用了当前流行的digital PR - 虽然手法拙劣)。不过这事跟近期所有类似事件的发展轨迹一样,最终结果只能是真正的傻X招人骂。
09年12月4日 12:32
致韩寒的信:你掉进了《时代》设下的陷阱 2009-12-04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2月4日报道:韩寒很聪明,但他接受《时代》采访却非明智之举。他应该把对付敏感话题的机智劲儿同时用于对付海外媒体。下面是本报编辑周黎明就此写给他的一封信。 韩寒:你好! 首先我说明,我不是你粉丝,所以别把这封信当作粉丝追星函扔进垃圾桶。 我碰巧看到11月2号《时代周刊亚洲版》对你的采访,后来又读到你在《青年周末》上的回应。我深表同情。你挣脱了咱们自己的枷锁,但你掉进了西方媒体设下的陷阱。你以为《时代》的文章能让你的事业更上一曾楼,如同《纽约时报》把郭敬明捧成“中国最成功的作家”。但你从《时代》得到了什么呢?你变成了一个满嘴脏话、自我膨胀、阴柔女气、一切为了消费主义的小混混。而这恰好是你为郭敬明所做的画像——当然,郭敬明没有用脏话,所以,经过西方媒体调色后,他现在的形象至少比你更少污秽。 其实,你应该从你的第一对手那里学两招,比如从《时代》文章中请人摘录一两句,掐掉上下文,扩散出去,比如用艾未未和张悦然的话,但让人错以为是《时代》的评语。西方媒体对于他们喜欢的东西从来就是忠实记录,如某些报刊那些被夸大数十倍的发行量;但若不符合他们的框架,那他们可要好好行使记者的权力,又是平衡,又是怀疑,又是质问。对于你的报道,反正我看完之后,对你的疑惑多于欣赏。 郭敬明得到了“最成功”的桂冠,而你却成了“坏孩子”。这“坏孩子”在中文里可不带褒义。好在你不在乎。可是,说你是“无缘无故的叛逆”,那可真会极大地伤害你的自尊心。在西方媒体眼里,你若对上千万青年具有影响力,那算不了什么。即便你为莎朗·斯通辩护,可一脸严肃的西方记者会觉得那是少年的恶作剧。如果你能把高超的文采和诡辩术简化成一句话、一句口号,可以用来在公众场合呐喊或打横幅,那才是西方人看得懂的叛逆。诚然,西方记者都有中国本地的助理、研究员、翻译,但你写的东西并不适合翻译,你用你独特的言外之意,使得你既发表了声音,诱导了舆论,同时不至于被割喉。梁文道先生预测你是“未来的鲁迅”,但即便大胆如鲁迅,他在西方也几乎没有什么读者(况且他的作品有精彩的外语译本)。 《时代》早在2000年就报道过你,那时,你跟卫慧、棉棉是打包在一起的。早知如此,你还不如改写言情小说,多点力比多,加上几张美图,文字让别人操刀都行了,保管比现在的销售量更高。 若想赢得西方媒体的赞赏,你必须把自己包装成“异见分子”,你必须在谈话中不时插入“民主”、“人权”、“我们居住的星球”等字样,你必须动不动提一提千千万万仍在挨饿的人们(当然,那些人不在我国),并且配上沉重的表情,最好是眼中噙着一点泪花。除此,你还可以描述一下消失的冰山和受苦受难的北极熊。这样的话,国际奖项很快就会找上门来,拿到你手软。 或者,你可以动用关系,请人把你的博客关闭一个月,让政府发动一场全民运动,对你进行声嘶力竭的批判。当然,最便捷的方法是把自己整到监狱里。只有这样,你才能摆脱《时代》授予你的“自愿的参与者”的称号——尽管你死活都不愿进入体制内的作协。作协恨你,体制咬牙切齿,郭敬明及其粉丝磨刀霍霍……可他们都不愿出来公开叫板,于是,你就成了一个唐吉珂德,无非是长矛换成了赛车。 如今,《时代》把你唤作“一个阴柔中性、很会算计但没有理想的叛逆者”,这产生的杀伤力恐怕会超过某个学校授你三好学生、活雷锋等称号。这让我联想起网络上拼贴的你跟郭敬明的恋人照。前一阵你说你跟他的区别在于“性别”,按照《时代》的归类,你跟他岂非成了一对拉拉?算来算去,中国最男人的大概要算李宇春了,你看,只有春哥上了《时代》亚洲版的封面。下回你为《时代》拍美人照,先请教一下春哥。 话说回来,你最好别再接受《时代》采访。他们死活要采访春哥,可春哥就不理他们,于是他们把她搁到了封面上。你敢于向奥巴马说不,你跟和菜头不同,你知道所谓的青年对话是对不出什么名堂的。和菜头如今成了怨妇,唠叨着奥巴马如何负了他,不就是人家没说“反对控制”,而只说了“支持言论自由”吗?和菜头那篇文章完全可以隆重推荐给美国的保守派媒体,天天在电台骂奥巴马的Rush Limbaugh一定欢天喜地。 你对奥巴马说不,但心一软答应了《时代》。你把刚刚赢得的叛逆分给输掉了。如果《时代》他们找不到你,就只能依赖周围的人,而他们周围的人未必都是你的粉丝,但一般而言,你越不理会,他们对你越有敬意。另一种方法堪称王小峰法。《时代》把他作为中国代表归到2006年度人物“你”里面,王哥却编了一个故事,说这是他贿赂来的。那才叫叛逆,而且叛得颇有创意。你说你是被《时代》“下套儿”,你该向王哥讨教一下。王哥曾被路透下套,被硬生生打造成“异见分子”。他一气,把博客关了,躲了起来。路透找不着他,便按照自己的思路虚构了一篇报道。可你又不能重复王哥的创意,你必须想一个新招,才能证明你的编故事才智(他们对你写小说的才能似乎也有疑问)。咱们的体制是一个笨拙的巨人,你的灵巧很管用,但西方媒体是所谓的“神牛”,你得先学会斗牛。开赛车能镇住尖叫的女孩,但镇不住没有时尚细胞的记者。 以上建议无偿提供,仅供参考。 祝好。 (中国日报网站执行总编辑 周黎明,编辑 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