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11月2日 00:00
31日,教育部网站公布《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昨日,新浪微博热搜#教育部发文消灭本科水课# 一边是热衷推行减负,一边是消灭大学的水课,这不是冲突吗? 看似冲突,本质上却不冲突。根据我的观察,越减负学生负担越重,为什么?因为无论减负不减负,考试模式在那里摆着,知识点在那里摆着。负担是减了,但知识点还是要学,不是吗?怎么学?只能业余时间学习。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越减负补习班就越猖狂,因为减负导致课堂质量和学习质量大大降低,为了完成同一水平的考试难度,只能用补习班的形式补回来。这就是减负政策年年喊,学生负担却越来越重的原因。 其次,减负政策造成的教师资源不合格,课堂上光走过程等现象也起作用,但最主要的还是在于教育体制本身。我不瞎说,如今的课本学习模式仍然沿用着90年代的课本~可能内容会有删改,但主体模式仍然没变。 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其实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被定性为失败了,这也是越来越多国内家庭把孩子送出国外的原因,在这里并不是说国外的教育就多么出色,相反,国外的教育质量也在逐年降低,可以不避讳的说,全世界的教育对自身产生的影响比重都在下降。但有一点国内教育是永远无法办到的,那就是自我发展意识,也可以说自主学习。我这里说的是并不是学习上的自律,而是学习上给予学生很广的自主选择权利,这在国内是无法办到的。因为国内有太多东西是学校甚至是大学课堂上不能讲的。 中国教育体制不改革,国民素质是无法提升的,这也是改革开放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辉煌,但素质还是你无法提高的原因,甚至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国力越提升,中国人在外越被瞧不起。没钱的时候很少出去,接触机会比较少,现在有钱了到处旅游,就把低素质播撒到了全世界,导致世界各国看到中国人就产生恶劣印象。 其实我是能理解的,比如黑人在山东大学留学生学伴的事情,你可能没有接触过黑人,但这件事给你的印象绝对无法让你对黑人产生好感。试想,一个中国人在国外低素质被报道之后,你和如今的“黑人”有什么区别吗? 国民素质无法提升,就导致了社会氛围始终无法提升上去,这也导致国内社会竞争非常恶劣,人才也留不住,培养出的人才全跑国外去了。但是教育体制能改吗?不能!这就是一个死亡闭环啊!